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王樹理建議,國家在精準扶貧過程中,支援加快山東黃河灘區居民外遷和安置。
王樹理説,黃河灘區土地肥沃,過去老百姓居住在那裏,不願離開。黃河水來了,把房子沖走了再建,衝壞了再修,他們的居住環境一直得不到改善。同時,為保障黃河安全運作,在灘區發展工業、旅遊等産業受限,交通不便、産業單一、上學不便的灘區已成為山東貧困人口最集中區域之一。對於異地遷建,政府早已有決心。同時,老百姓經過試點和宣傳,現在不少人已經認識到,老守著泥巴房和原來固有的生活方式不行,現在的脫貧標準變了,要有現代生活元素。遷建,既是為了保證安全,也是為了實現永久脫貧。因此,大部分群眾願意搬遷,渴望遷建。
記者了解到,山東黃河灘區面積1702平方公里,涉及沿黃九市、25縣(市區),91個鄉鎮782個自然村,65.5萬人。其中54.5萬灘區群眾居住環境達不到20年一遇的防洪標準,省定貧困線以下居住人口多達10萬人。2014年12月,國家同意山東“在適當範圍內開展灘區居民遷建試點工作”,給予首批試點戶圴7萬元補助政策,2015年山東省在東平鄄城開展了首批試點,共搬遷安置三個村1595戶,5019人,工程正式啟動建設。
王樹理認為,黃河灘區居民遷建是關係灘區群眾民生改善的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地方財力有限,資金落實困難很大。他建議,國家應充分考慮灘區群眾對外遷解決防洪安全、實現脫貧致富的願望和實際需要,在一期試點的基礎上,同意並批准山東2016年開展灘區居民遷建二期試點工程,給予與一期試點相同的中央資金政策補助政策。同時,把試點縣的經驗推廣到全省25個縣,讓灘區幾十萬人在精準扶貧中真正享受到現代元素的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