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2日電 題:讓全體人民在共建共用中有更多“獲得感”——代表委員熱議落實新發展理念之五
新華社記者李延霞、吳雨、許晟、鮑曉菁
全面小康,必須是改革發展成果真正惠及十幾億人民的小康。
如何深化對共用的認識?實現共用發展,從哪些方面入手?連日來,代表委員談認識、議重點。
——決勝全面小康,共用是出發點和落腳點。
中央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指出:共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
獲得感是共用的評判標準,也是全國兩會上熱議的焦點。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社會主義學院副院長李霞:“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發展不是為了發展而發展,最終落腳點在民生福祉。”
“共用發展理念回答了‘發展目標是什麼和發展成果如何共用’的問題,突出了發展的公平性,主要任務是解決好就業、收入和社保等民生問題。”經濟學家辜勝阻代表説。
在共用發展理念指引下,“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明確了諸多與百姓密切相關的民生舉措:從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到縮小收入分配差距,從更完善的社會保障到更廣泛的基本公共服務,從提升教育水準到健康中國戰略……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山聯村黨總支副書記朱虹説,中央把縮小城鄉區域差距,作為釋放發展潛力的重要一環。“這為激發農村活力、推動三農發展提供了指南。”
——實現共用發展,將為全面小康提供強大動力。
由人民共用發展成果,全面小康才能凝心聚力。
全國政協委員周新生表示,近年我國民生保障力度不斷加大,但在公共服務、社會保障、收入分配等領域,與百姓期待仍有差距。共用發展,就是更加注重公平、GDP含金量和老百姓的獲得感。
全面小康,不僅是量化指標的完成,更體現在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只有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不斷提升,才能聚合人心、激發力量,同心同德向目標衝剌。
民生問題,千頭萬緒。落實共用發展理念,要從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入手。
“在我看來,共用發展很具體,首先要解決好教育、醫療等民生難題。”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靈璧縣高莊村村民彭偉平告訴記者,“村裏診所、鄉鎮衛生院醫療水準有限,只能看個頭疼腦熱,我們離宿州很遠,離徐州比較近,但報銷很麻煩,報銷比例也低。”
“統一城鄉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鼓勵普惠性幼兒園發展”、“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改革醫保支付方式,加快推進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結算”……彭偉平關心的問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有回應。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財政投入要更多傾斜于擴大社會保障、改善醫療衛生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公共服務短板。
“江蘇省2017年對衛生計生投入將達到1000億元,這需要每年增長20%左右。”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王咏紅説,“我們免費為百姓提供12大類43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並擴大範圍覆蓋到流動人口身上。”
——落實共用發展理念,要橫下心打贏扶貧攻堅戰。
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全面小康最艱巨的任務,也是共用發展最緊迫的體現,必須重點攻堅。
“與已脫貧人口相比,現有貧困人口集中分佈在生産生活條件差、自然災害多、基礎設施落後的地區,貧困程度更深,環境更惡劣,脫貧難度更大。”全國人大代表、清華大學教授蔡繼明表示。
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實施扶貧搬遷、對喪失勞動能力的實施兜底性保障政策、探索對貧困人口實行資産收益扶持制度……“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給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路線圖。
脫貧,最重要的是內生動力。
“涼山是四川脫貧攻堅的主戰場。我們有1920個幫扶工作隊,近6000名工作人員進駐到村,走鄉入戶進行精準識別,一戶一策發展産業。我們立下軍令狀,今年力爭脫貧165000人,到2020年和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全國人大代表、涼山州委書記林書成説。
——落實共用發展理念,要有更有效的制度安排。
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歸根到底要通過制度來落實。
養老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制度,是人民群眾生活的基本保障。“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明確,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實現職工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
“養老金年年增是社會期盼。”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社會保險學會會長胡曉義表示,“今年是第12次連續調整退休金,既包括企業也包括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兩方面統籌起來考慮,公平性更強。”
收入增長是共用發展最直接的體現。實現到2020年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要健全科學的工資水準決定機制、正常增長機制、支付保障機制,完善稅收等再分配調節機制,讓老百姓收入增加更快,差距更小。
共用發展,要加強重點群體的權益保障。“深化戶籍制度改革,解決上億農民工市民化的問題。”辜勝阻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建立健全“人地錢”掛鉤政策,有助於破解農民工公共服務供給中的資金瓶頸。
人人參與,人人盡力,人人享有。讓全體人民在共建共用中有更多獲得感,必將凝聚起決勝全面小康的強大力量,邁向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