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2016全國兩會

融入生活,改變産業——代表委員眼中的國家大數據戰略

文章來源: 新華社 發佈時間: 2016-03-13 責任編輯: 李雲鵬
+|-

共用讓大數據更給力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市工業和資訊化委員會主任李朝興表示,大數據産業發展如果能解決好共用和認識的問題,就可以更好地為我所用。

大數據專家、國家資訊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寧家駿認為,大數據産業目前面臨的最大發展瓶頸,就在於數據的開放和共用。國內很多關鍵數據掌握在政府主管部門和部分大企業手中,然而很多時候數據已與固有利益關係綁定,嚴重影響共用和流通。“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出要加快政府數據開放共用切中了要害,只有打通數據和體制鴻溝,讓資訊“活”起來,才能為國家經濟社會和産業健康發展增添強勁動力。

全國政協委員、長江大學副校長鄭軍説,大數據時代,數據資訊共用機制能夠為長江經濟帶沿線政府和企業的決策、改革、管理提供資訊支撐,也有助於增進區域內的交流、合作、優勢互補,打通沿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資訊“大動脈”,推動沿線地區協調、持續發展。

從2013年起,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每年以平均150%的增速不斷發展壯大。未來,大數據在各行業的應用將進一步完善,實現更精準、簡單、靈活的配置。“大數據將為企業帶來更多商業價值和競爭力。”中關村大數據産業聯盟副秘書長陳新河説。

“很多企業還沒有看到大數據將帶來的價值。”陳新河表示,大數據的應用和推廣對於國家提出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中國製造2025”具有重要意義,但不少傳統企業還停留在粗淺層面使用,沒有意識到大數據將帶來的真正價值,人力物力的投入尚有很大提升空間。

産業發展,標準先行

目前,我國大數據産業“百花齊放”,但缺乏統一的管理和相關的制度法規。

“産業發展,標準先行。” 全國人大代表、民建天津市委會主委歐成中説,有了標準大家才會有一致的發展方向,這是産業健康發展的前提。

利用大數據,可以發展數字健康遠端醫療、基因檢測等新興健康産業。全國政協委員駱沙鳴建議,在大數據背景下,應加快制定統一的標準和數據格式,建立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立多層次、多元化、資訊化、網路化、國際化的健康服務産業體系。

“我們瀏覽網頁、發微信,存在郵箱、雲端甚至電腦終端裏面的數據,都有可能洩露出去,但目前的法律對此沒有明確規定,這些數據的所有權歸誰?”李朝興説,數據一旦洩露,稍加分析和加工就變成了有用的資訊,對個人而言是隱私,而對企業乃至國家機關而言則可能是機密,加強監督和管理才能守衛大數據産業的安全發展。

“發展大數據産業,要處理好資訊安全監管和産業規範發展之間的關係,而立法則是關鍵。”李朝興説。

寧家駿認為,維護資訊安全首先要做好頂層設計,把建設資訊安全體系提升為國家戰略,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明確數據歸屬權和相關監督、管理機制,才能進一步推動産業發展和運作。“立法既是健康發展大數據産業的突破口,也是提升資訊安全的‘防火牆’。”他説。

   上一頁   1   2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