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1日電題:培育全方位對外開放新優勢——代表委員熱議落實新發展理念之四
新華社記者
開放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動力,開放是深化改革的催化劑。
在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如何提高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自覺性和能力,提高對外開放品質和水準?如何形成對外開放的新體制、新局面?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在會場內外展開熱議,謀佈局,議新策,出實招。
——把握用好發展機遇期,推進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著力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實踐告訴我們,要發展壯大,必須主動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堅持對外開放,充分運用人類社會創造的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和有益管理經驗。要不斷探索實踐,提高把握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自覺性和能力,提高對外開放品質和水準。
在我國同世界聯繫日益緊密的今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必須汲取各方發展動力。全國政協委員孫蔭環説,目前我國已在全球開發運營70多個境外産業園區,有效促進了國際産能合作,推動了國內産業梯度轉移,也有力帶動了東道國的就業和區域發展,增進了雙邊關係,從而實現了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勢互補。
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需要企業深度融入全球産業鏈、價值鏈、物流鏈。
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吉林敖東藥業集團時,勉勵他們跟蹤生物制藥前沿動態,加強技術研發合作,努力打造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更高的産品。
“我們正在編制出口規劃和計劃,先向東南亞市場開拓,再逐步向世界其他地區拓展。”全國人大代表、吉林敖東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秀林説,公司正在謀劃將他們的優質中藥産品推向世界。企業還與美國的一家製造公司開展合作研發,引進先進技術,一方面提高自身研發能力,另一方面為企業走出去積蓄力量。
——緊抓“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豐富對外開放內涵,提高對外開放水準,協同推進戰略互信、投資經貿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開創對外開放新局面。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政府參事蔡建國説,“一帶一路”戰略對大型企業的推動作用顯著,特別是對當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以及“供給側”改革方面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海陸內外聯動、東西雙向開放帶給中西部內陸地區巨大的發展機遇。全國人大代表、喀什地委書記曾存説,位於祖國西大門的喀什將全力打造“一橋一線一通道”,在新疆跨越式發展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連通東北亞經濟圈,輻射南亞、東南亞,“一帶一路”建設正在激發我國東北地區、西南腹地的開放熱情和內生活力。去年9月開通的吉圖琿高鐵成為我國向東開放的標誌。
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金碩仁表示,未來還將通過高鐵和中俄交通設施建設,使東北地區成為面向東北亞的大通道。
——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當前,世界經濟格局變化和全球貿易規則重塑對我國有著深遠的影響。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委統戰部長沙海林説,我國要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加速建設自貿試驗區,為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探索路徑和經驗。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傳統貿易結構已經很難貢獻更多增長動能,必須加快優化升級。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兩江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湯宗偉説,重慶的傳統支柱性汽車産業在經濟下行壓力下,轉向自主智慧財産權研發。長安汽車在6個國家9個地區建立了自己的研發中心,並開始向歐洲出口汽車技術。
引領新常態,需要營造更加公平、更為透明、更可預期的投資環境,鼓勵外資更多投向先進製造、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和中西部及東北地區。全國人大代表、西安市市長上官吉慶説,在産業發展中,西安市加快“引進來、走出去”的步伐,在裝備製造、能源機械、地質勘探、農業技術等領域的項目合作不斷增強,南韓三星高端存儲晶片等一批項目正式投産。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共創人文交流新局面。
日益走向國際舞台中央的中國,理應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獲得更多話語權。今年,我國將主辦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沙海林委員説,面對新一輪國際貿易投資格局調整,我們要積極引導全球經濟議程,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平等公正、合作共贏的方向發展。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提出,在增強國家硬實力的同時注重提升國家軟實力。全國人大代表曹可凡説:“如何用海外受眾喜歡的方式來演繹、傳播中國傳統文化,彰顯文化大國實力,是我們在‘十三五’時期需要完成的一道必答題。”
加強人文交流是增強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途徑。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文化廳廳長劉寬忍説:“絲綢之路是經濟之路、商貿之路,同時也是文化之路。”陜西省通過連續舉辦豐富多彩的國際文化活動,促進了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在哈薩克設立的“陜西之家”讓中國的傳統文化走向世界,陜西腰鼓、秧歌等民族藝術在當地很受民眾歡迎。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代表委員表示,“十三五”時期要厚植開放,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在為全球提供公共産品的同時,堅決維護我國發展利益,積極防範各種風險,為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執筆:劉東凱,參與采寫:許祖華、何軍、龐明廣、何欣榮、侯麗軍、高敬、段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