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2016全國兩會

政協委員劉玉村:醫療定價“見物”更要“見人”

文章來源: 新華網 發佈時間: 2016-03-08 責任編輯: 李雲鵬
+|-

全國政協委員、北大醫院院長劉玉村做客“新華網兩會訪談”。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李何銘攝

全國政協委員、北大醫院院長劉玉村與網友線上交流。新華網/中國政府網 李何銘攝

新華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黃玥)“號販子”問題成因幾何;公眾對“看病難”是否存在誤解;“醫生流失”有何對策;公立醫院改革如何破局……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北大醫院院長劉玉村做客“新華網兩會訪談”,就醫療改革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一一解讀,並給出了自己的對策建議。

供需矛盾使“號販子”有機可乘

“一升一降”盤活醫院資源

春節前,一則“東北女孩在北京怒斥號販子”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的女子怒斥醫院號販子,將300元的掛號費炒到4500元,讓本就為疾病所困的病人和家庭雪上加霜。一時公眾齊聲討伐,“號販子”成為社會公敵。

“現有優質醫療資源與廣大老百姓不斷增長的醫療需求相比,仍然十分匱乏,”劉玉村指出“號販子”問題根本成因在於醫療資源供需失衡。

劉玉村説,一邊是每週出診幾次、看多少病人都有著明確計劃的醫生,另一邊是能充分自由選擇的患者群體,這兩個主體必然不匹配。

“這種不匹配給了‘號販子’存在的空間”。劉玉村表示,相關部門用入刑打擊“號販子”難有效果,只有從根本上調節供需矛盾,才能剷除“號販子”生存的土壤。

對此,劉玉村建議採用“一升一降”的辦法,解決“掛號難”的供需難題。“升”為提高醫療服務價格,“降”是降低藥價。

“提升‘掛號費’、‘住院費’、‘手術費’等醫療服務價格,保證專家號滿足真正的急需診,就能盤活資源、提高效率;降低藥價則是讓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劉玉村認為,倘若“一升一降”真正落地,將會給醫療行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看病難”問題是相對的

醫院分級診療使患者得到合適治療

“我國‘看病難’的問題是相對的。”劉玉村認為,“難”主要集中在某些專家醫生和某些科目上。

劉玉村説,醫生“忙閒不均”的情況普遍存在。比如在北大醫院,有的專家號醫生一上午看100多個病人,有的普通號醫生診室稀稀落落,乏人問津。

“由於患者缺乏基本醫學常識,只認醫生的知名度,導致掛號、看病很‘難’”,劉玉村進一步解釋,醫生的知名度並不完全代表水準,其實很多不太知名的醫生其實水準不差。

現在老百姓往往通過網際網路等渠道了解醫生情況,但醫療資訊不共用、不對稱,導致老百姓對醫生的醫術水準了解不夠全面。

消除患者顧慮,要改善基層、社區醫院的診療水準,明確不同級別醫療機構的職能定位和疾病診療範圍。“還要通過媒體宣傳,轉變老百姓的就醫觀念。”劉玉村説。

另外,劉玉村還呼籲恢復以往行之有效的掛號制度,即由護士站根據患者病情合理安排醫療資源,保證患者得到恰當治療。

醫生流失的背後是價值失守

定價機制“見物”更要“見人”

“加快培養全科醫生、兒科醫生。”2016年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這一表述,回應了社會公眾關注的“兒科醫生荒”問題。

一千名兒童僅有0.53名兒科醫生,全面兩孩時代來臨對兒科醫生需求迫切……去年以來,兒科醫生緊張、人才缺乏、兒童看病難等問題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

“工作量大、風險大、收入低等原因造成兒科醫生流失,”劉玉村認為,這背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醫生的價值失守。

收入高、受尊重、很體面,本應是照耀在醫生職業上的光環。但頻繁發生的醫患糾紛,紅包、回扣等負面事件,讓老百姓對醫生的評價,以及醫生的自我價值感雙雙下降。

“如今,醫生看病的價值和價格存在分離,定價體系‘見物不見人’,醫療價格常常通過核磁、CT等硬體設施體現,”劉玉村認為,對醫生看病到底值多少錢,應該有一個基本估價,但是現在的掛號費、手術費很難體現醫生的真實價值。

對此,他建議採用“見人為主見物為輔”的定價機制,根據醫生的醫術水準和診療服務確定收費標準,讓付出得到合理的回報,從而使整個行業快樂和高尚起來。

公立醫院改革面臨“慌不擇路”風險

醫改要按規律辦事

自2009年啟動新醫改以來,我國醫改已經走過第7個年頭。“全民醫保體系的建立,讓老百姓看病得到了保障,這是一個很大的成就。”劉玉村説。

在他看來,基層醫院的建設取得重大的階段性成果,但大城市公立醫院的改革卻不盡如人意。

劉玉村認為,公立醫院改革不單是醫院的事情,財政、教育、編制等多部門均是改革的外部環境。面對太多的現實制約和束縛,改革可能會面臨“慌不擇路”的風險。

例如,為解決兒科醫生緊缺問題,醫科大學等機構最近紛紛開設兒科系,但倉促批量開工的兒科系,實際上違背了成為一名兒科醫生需要5年本科、3年研究生、3年臨床規範化培養以及5到10年臨床經驗的培養規律。

“醫院‘圍墻’之內屬於機制性問題,相信醫院管理者能夠處理好;而醫院‘圍墻’之外屬於結構性問題,需要政府部門的推動和協調。”劉玉村説。

劉玉村十分讚賞福建三明公立醫院改革模式,稱其運用了“三個一”舉措促使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果顯著。“三個一”即:一個有責任敢擔當的人、一套有效的改革辦法、一群積極性高的醫護人員。

劉玉村介紹,“三明經驗”中敢擔當的人是懂“藥”的領導,方法是以擠壓藥價虛高水分為抓手,同時提高醫護人員薪酬水準,培養積極專業的醫護人員。

劉玉村希望“三明經驗”能在相關部門的支援下得以全國推廣,也希望相關部門能遵循醫學發展規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規律制定政策,從而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

“希望下一個五年的醫療改革,能進一步淡化醫院的逐利機制,實現公立醫院向公益性的回歸,促進健康中國的實現。”劉玉村説。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