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2016全國兩會

全球媒體梳理十大關鍵詞 關注中國政府工作報告

文章來源: 中國網 發佈時間: 2016-03-07 責任編輯: 郭素萍
+|-

中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于5日在北京開幕。

中國網3月6日訊(記者王月博李智 戚易斌綜合報道)中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于5日在北京開幕。今年是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開局之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上代表國務院做工作報告,回顧2015年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並介紹“十三五”時期的主要任務目標和2016年工作安排。

中國的全國 “兩會”引起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全球主流媒體用十個關鍵詞對今年中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進行了解讀。

一、創新

英國《金融時報》 3月4日報道指出,比較工作報告中高頻詞的變化,可以發現“大力”、“加快”等高頻報告用語,在歷年工作報告裏出現的次數逐漸降低,而“創新”、“增長”等詞出現頻率則有微幅增加。

二、經濟增長目標

英國廣播公司(BBC)3月5日在其國際新聞的頭條位置發表了題為《中國全國人大設定經濟增長目標》的報道。報道中説:中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將2016年的國家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6.5%至7%,這是中國第一次將經濟發展目標設定為一個區間。英國經濟學家表示,增長範圍可能是一個向急需的結構性改革更寬容的立場轉變。

《華爾街日報》5日就中國的最新經濟目標指出:“這是近20年來中國政府首次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一個區間,此舉使政府在計劃執行方面有了更大的靈活性。”

新加坡《聯合早報》6日分析認為,區間概念讓中國政府保有宏觀調控的彈性空間,一旦滑出增長區間下限,調控力度就會加大。

《德國之聲》5日援引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的觀點,設立區間更加科學。設立區間提供了彈性空間,不必強行完成某個數字目標。因為如果要強行達到具體數字,就會為此不惜大量投入,造成有GDP而沒有效益的局面,最後導致産能過剩。現在設立空間後,就沒有必要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最主要還是考慮民生問題,考慮民眾能得到多少好處。

三、發展品質

日本NHK新聞網3月5日的報道稱,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中國的經濟政策正由重視發展速度轉向重視發展的品質和效率。報道引用李克強報告中的語句“發展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稱這表明中國政府對達成目標的堅定決心。

南韓SBS電視臺5日報道稱,中國政府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既可以保證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同時有利於進行經濟結構性改革。在新常態下,結構性改革效果已經逐步顯現,政策更具彈性,政府對企業和社會的調控能力增強,種種成果可以消除此前對中國經濟“硬著陸”的擔憂。

四、基礎建設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5日稱,預計“十三五”期間仍有新的巨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大約8000億人民幣將用於鐵路投資,16500億人民幣用於公路投資,與大型的核電站及輸氣工程建設並行,“再開工20項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水電核電、特高壓輸電、智慧電網、油氣管網、城市軌道交通等重大項目。”李克強表示。中央預算內投資增加到5000億人民幣。可以預料,當局還將推出多種投資計劃,包括地鐵、高速公路、在農村鋪設電網等等。

五、金融改革

俄羅斯衛星網3月5日援引中國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黃守宏表示,儘管中國進行金融改革,但有能力防範風險。“中國金融整體上是穩健的,儘管有一些金融工具使用過度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他同時指出,“我們對防範金融風險工作,從中央到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各個金融監管部門也採取了很多措施,銀行和金融機構也都做了充分準備。”

六、産能過剩

《日本經濟新聞》 3月4日報道,中國的全國人大會議于3月5日開幕。對於眼下的中國來説,化解煤炭和鋼鐵等國有企業的過剩産能成為緊迫課題。在兩會開幕前的2月29日,中國政府明確了解決産能過剩的改革方針,也提到了可能會對就業造成的影響,並計劃在兩年間撥出1000億元用於上述失業者的就業對策。

七、環境治理

香港《文匯報》6日報道,“十三五”規劃綱要對環境污染治理提出多個約束性指標。李克強表示,今後5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23%、15%、18%,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特別是治理大氣霧霾取得明顯進展,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超過80%。

八、五位一體

俄羅斯《消息報》網站稱,“兩會”期間,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已經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中國不打算一直充當最大的能源、技術和投資消費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五位一體”發展理念喻示著,中國經濟將從製造大量廉價商品的出口型模式,朝生産優質商品面向國內外市場、主要是國內市場的模式轉變。

九、小康社會

日本《産經新聞》5日指出,在長達約兩個小時的報告中,李克強就“改革”一詞共提出了70次,這釋放出了中國政府勢必要打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戰役決心。

十、軍費

路透社在報道中國“兩會”時重點關注了中國軍費增幅下降的問題,指出是多年以來漲幅最低的一次。

報道稱,近年來中國軍費基本保持兩位數增長,2010年的增長率為7.5%,首次出現個位數的增長。報道還稱,按照財政預算,2015年中國的軍費預算僅是美國國防支出的約四分之一。

英國廣播公司(BBC)指出,國際社會對中國不斷大幅增加軍事開支分外關注。但儘管每年增幅較大,中國2016年軍費仍將遠遠低於美國2016軍費預算。

《紐約時報》援引美國陸軍退役中校卜思高(Dennis J. Blasko)的觀點稱,2016年軍事預算個位數增長,符合中國政府每年在軍事開支安排上的習慣性做法,即要和國內生産總值加上通脹的情況保持一致。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