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2016全國兩會

“十三五”發展路徑 改革絕不能退縮

文章來源: 中國網 發佈時間: 2016-03-06 責任編輯: 肖冰
+|-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圖片來源: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3月6日訊(記者陳曉芬吳起龍)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3月5日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2015年的工作、闡述了“十三五”時期主要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並就2016年重點工作進行部署。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年均增長將保持在6.5%以上,到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十三五”期間我國將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著力化解過剩産能和降本增效。政府工作報告中對2016年我國經濟發展也提出了預期目標,經濟增長目標為6.5%到7%。

對此,多位專家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十三五”開局有良好的基礎,而對2016年的中國經濟,專家們也表達了滿滿的信心。

“十三五”開局面臨困難挑戰 但“並不可怕”

2016年是“十三五”的第一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坦承,今年中國發展面臨的困難更多更大、挑戰更為嚴峻,“要做打硬仗的充分準備”。

李克強表示,從國際看,世界經濟深度調整、復蘇乏力,國際貿易增長低迷,金融和大宗商品市場波動不定,地緣政治風險上升,外部環境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對我國發展的影響不可低估。從國內看,長期積累的矛盾和風險進一步顯現,經濟增速換擋、結構調整陣痛、新舊動能轉換相互交織,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儘管困難和挑戰重重,但李克強認為,“並不可怕”。李克強強調,中國的發展從來都是在應對挑戰中前進的。

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曹鳳岐也認為,困難雖然很多,但努力依靠市場力量、依靠改革創新、制度保障等措施,相信“十三五”各項目標一定能夠得以實現。

而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則指出,“十三五”期間面臨的挑戰非常嚴峻,比如國際形勢越來越複雜等,在新的挑戰下,我國要做大量工作、做很多準備,把創新轉化為經濟增長動力。

去産能痛苦但改革一定不能退縮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持續增長動力。著力化解過剩産能和降本增效。重點抓好鋼鐵、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産能,堅持市場倒逼、企業主體、地方組織、中央支援,運用經濟、法律等手段,嚴格控制新增産能,堅決淘汰落後産能,有序退出過剩産能。

對此,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高善文在3月5日作客中國網財經時表示,去産能是今年很重要的工作。2015年煤炭、鋼鐵價格走的較強強,但壓力和問題仍然比較大大。高善文認為,去産能需要充分考慮三個問題。首先是就業壓力,勞動力就業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第二是地方政府稅收,去産能會導致地方政府的稅收收入直接減少。最後,把企業關門,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積極性可能也不充分。

高善文指出,從微觀層面看,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大刀闊斧去産能,會面臨很多問題和阻力。雖説去産能,是市場優勝劣汰的問題,但現在,地方政府都在儘量延緩國有企業淘汰速度,為國有企業提供扶持,而民營企業很難享受這種補貼。“最後的結果,民營企業成本更低,但或許更早淘汰。”高善文認為,如果下一輪經濟再復蘇,民營企業或許又能捲土重來。

高善文強調,去産能過程中,市場力量應該發揮絕對性作用,政府要採取激勵兼併的政策,要有一定措施。“這個過程一定是很痛苦的,但真正的改革一定不能退縮。”

而趙錫軍則對中國財經記者表示,2016年貨幣政策會相對穩健、靈活、略微寬鬆,目的是為供給側改革、結構調整等營造相對寬鬆環境。

美麗中國的“十三五”發展路徑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將提交全國人大審查。《綱要草案》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針對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問題,強調要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

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推動形成綠色生産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態環境。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今後五年,單位國內生産總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別下降23%、15%、18%,森林覆蓋率達到23.04%,能源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特別是治理大氣霧霾取得明顯進展,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超過80%。“我們要持之以恒,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李克強總理強調。

對此,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環境保護,要求治理大氣污染,地級城市要達到很高的標準,意味著未來不是簡單要發展,而是有品質的、長遠的發展。

宗良分析指出,經濟增長不光要重視數量,更要重視品質。“十二五”期間,我國國際地位有不錯提升,貿易投資發生很大變化,成為全球最大貿易體,投資從以前吸收外資到雙向基本平衡,服務業成為中國經濟發展更重要一部分,經濟結構得以優化。

宗良認為,未來5年高鐵和城鎮建設,將有廣泛的市場,會帶來巨大的投資和消費需求,能為“十三五”發展注入動力,為中國未來合理的城鄉分佈和發展提供條件。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