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2015年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老百姓日子過得怎麼樣、獲得感強不強,關鍵得看錢袋子鼓不鼓。令人欣喜的是,2015年,我國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7.4%,跑贏了6.9%的GDP增速。分配也更加公平,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到二○二○年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實行有利於縮小收入差距的政策,明顯增加低收入勞動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未來,居民收入的蛋糕如何做得更大、分得更好?讓我們一道聽聽代表委員們的真知灼見。
儘管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收入翻番能夠實現
GDP由高速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部分企業經營困難……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收入翻番能夠順利實現嗎?
“收入增長的核心在於經濟持續增長。目前來看,收入翻番儘管有一定難度,但也擁有很多有利條件。”南京大學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志彪委員分析認為,未來5年在一系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舉措的支援下,年均GDP增速保持在6.5%以上,“只要在分配政策上注重讓收入增長與勞動生産率增長同步,收入翻番的目標就能夠實現。”
也有人擔心,居民收入的增長會削減我國原有的低成本勞動力優勢。劉志彪觀察到,近年來勞動者工資水準不斷上漲,沿海個別城市的工資增速達到了10%—20%,明顯超過了GDP和勞動生産率的增速。“為化解用工成本上漲對産業競爭力的影響,要讓居民收入增加建立在勞動生産率提升的基礎上。”劉志彪相信,在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的支撐下,我國經濟將逐步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勞動生産率也會大幅提高,“這將使收入分配擁有更大的迴旋餘地。”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和民生改善訴求,各級政府首先要做好‘穩增長’工作,還應堅持公共財政的民生導向,再者,要以創業帶動就業,讓民生改善獲得持久的內生動力。”湖南省衡陽市市長周海兵代表説。
健全工資增長等機制,不斷穩定和擴大就業
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收入翻番就有底氣,而要讓美好願景化作現實,還需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舉措。
對廣大城鄉居民來説,工資佔了收入中的大頭。“讓工資穩定合理地提高,需要完善一系列機制。”劉志彪分析,一是健全工資水準的決定機制,使工資水準與生産力發展相適應;二是建立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工資增幅與勞動生産率提高科學掛鉤;三是完善支付保障機制,防止對農民工等群體的工資支付出現無故的拖延、剋扣、毀約等損害行為;四是完善最低工資增長機制,保障處於弱勢地位的勞動者權利。
就業是民生之本,收入增長離不開一份薪酬可觀的穩定工作。“政府要想方設法擴大群眾就業門路,加大對普通勞動者尤其是下崗失業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升個人競爭能力。”湖北省咸寧市市長丁小強代表認為,還應引導和督促企業在發展生産、提高效益的基礎上適時適度地增加職工工資。
以“提低、調高、擴中”為主線,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縮小收入差距、讓分配更合理,事關社會公平正義、人民共用發展,事關全面小康的順利實現。
“收入分配改革牽扯到不同階層、群體間利益的調整,需要凝聚共識、有序推進。”丁小強認為,理順收入分配關係,既需要提高初次分配中的勞動報酬比重,也需要讓各項再分配調控機制更有效地發揮作用。“在現階段,縮小收入差距要繼續以‘提低、調高、擴中’為主線,兼顧效率與公平,綜合運用財稅、工資、社保、就業等政策,形成組合拳效應。”周海兵説。
“‘提低’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重點。”在劉志彪看來,“提低”的重點對像是農民、城鄉貧困居民、企業退休人員和低收入工薪勞動者,“要根據國家財政能力、生産力發展水準和群眾訴求,不斷提高社會成員尤其是低收入群體享受基本公共服務的範圍和水準,讓大家公平共用發展成果。”
“‘調高’,不是限制人們的高收入,而是限制某些社會成員與其勞動努力不相關的高收入。”劉志彪説。“‘調高’要求我們進一步深化壟斷行業改革,完善對壟斷行業工資總額和工資水準的雙重調控政策,規範國有企業、金融機構經營管理人員特別是高層管理人員的收入。”丁小強表示,我國還應加強稅源監控和稅收徵管,加大對高收入的調節力度。
“提低”“調高”的同時,還要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這樣才能形成更加穩定的“兩頭小、中間大”的橄欖型分配格局。“擴中”如何實現?丁小強認為,一方面要增強市場活力,加快民營經濟發展,進一步拓寬居民經營性收入的增長空間;另一方面要改善居民投資環境,拓寬投資理財渠道,積極為居民創造更多的財産性收入。
《 人民日報 》( 2016年03月05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