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鑒的話
3月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一年一度的“兩會時間”再次開啟。如今,兩會已經不僅僅是中國的大事,它也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今天, 鏡鑒(微信號:jingjianpd)就為你講述幾個外國人與兩會的故事。
哈薩克學生的兩會“心願”
▌人民日報哈薩克分社記者 謝亞宏
別克達爾是哈薩克阿拜國立師範大學中國文化方向的研究生,他平時對於中國發生的時事十分關注。
一年一度的兩會作為中國的大事,別克達爾自然不會錯過。他告訴筆者:“我知道,中國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即將實施。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情況下,中國提出‘經濟新常態’,並提出以創新支撐和引領經濟結構優化升級。而據我所知,哈薩克目前也將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因此 中國經濟改革中的一系列成果和經驗都可以為哈薩克借鑒。”
談到對今年兩會有何期待,別克達爾説出了他的兩個“心願”。
“一帶一路”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別克達爾關注的一個重點。他説:“眾所週知,哈薩克是中國的好鄰居、好夥伴,也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地方。近年來哈中兩國圍繞國家發展戰略對接與産能合作成果層出不窮。 我希望通過這次兩會,中國能夠就落實‘一帶一路’出臺更多具體措施,讓和我一樣的年輕人未來也有機會參與到這個造福兩國乃至世界的宏圖中。”
別克達爾對教育及文化方向也有濃厚興趣。“我希望兩會在對外教育及文化交流方面能有一些積極的成果。在引進更多國外的先進文藝作品、吸引留學生的同時,也讓中國的留學生與先進的文化成果走出去,增進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了解和感情。”
來自俄羅斯的兩會“忠實粉絲”
▌人民日報歐亞中心分社記者 曲頌
亞歷山大·伊薩耶夫是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俄中關係研究與預測中心副主任。這位老資歷的中國通,可謂是中國兩會的“忠實粉絲”。他告訴筆者,一年一度的兩會在他職業生涯和個人生活中都佔據著重要地位,“這並非溢美之詞”。
一位外國學者如此看重兩會,倒是讓筆者有些好奇。
伊薩耶夫説,從工作角度來説,研究中國歷史、政治、文化是每日必修,兩會作為中國政治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面研究中國這個大國並預測其發展趨勢提供了寶貴全面的資料。
從個人情感出發,伊薩耶夫曾在中國長期工作。他告訴筆者:“從上世紀90年代後期到2008年我多次旁聽過兩會,有機會近距離觀察中國人大代表們是如何工作的。 回想在中國工作的那段日子,我每年三月都會走進人民大會堂,坐在外國嘉賓、記者和外交官席位,每年如此。而兩會的氣氛一直在變化,一年比一年熱烈和隆重。保障兩會順利進行的後勤工作也越來越精確到位。外國人也越來越容易理解中國國家領導人的決策了。”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外國媒體關注兩會,傳遞會議資訊的技術手段也越發完善,世界各國的受眾都有機會聆聽中國兩會的聲音。伊薩耶夫説,中國的廣播、電視和網路從很早起就開始直播兩會,不用走出家門就可以看到代表們在人民大會堂開會的情況,聽到國務院總理的報告。“但是對我和我的同行們來説,在兩會期間親臨現場,親身經歷這一重大事件是非常重要的體驗。” 能見證中國人民選出的代表們規劃中國未來的發展方向,伊薩耶夫覺得自己很幸運。“我看到了中國政府如何深化改革,如何一步步完善工作。”
“如果將中國現狀與15或20年前的情況對比,就能清晰地看到中國在這些年取得的巨大成就。”伊薩耶夫説,當前中國人民面臨著更複雜的任務,必須克服發展中出現的新問題,今年的兩會正是拿出這些問題解決方案的時機。“十三五”規劃、綠色發展理念、“一帶一路”、制度反腐措施等熱議話題也是俄羅斯研究中國的專家們關注的重點。 伊薩耶夫深信,規劃項目一定能夠落實,社會發展也將取得新突破。
埃及媒體也愛用“供給側改革”
▌人民日報中東中心分社記者 韓曉明
6個小時的時差、11個小時的直航飛機……作為“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的埃及,雖然與中國相隔千山萬水,但對中國的關注,對兩會的關注,絲毫不輸給世界的其他國家。正走在穩定與發展之路上的埃及,特別關注中國經濟的走向,中國已經成為了埃及不可或缺的戰略夥伴。
“中國正在推進結構性改革”,《華夫脫報》用這樣的標題關注中國如何推進製造業的改革,優化供給結構。“供給側改革”毫無疑問將是兩會期間的熱詞,在埃及,這個詞同樣被當地媒體頻頻使用。中國經濟新常態如何破題、中國如何引領世界經濟發展舉世矚目。
“埃及正在掀起‘中國熱’,我們需要學習中國的經驗,增進對中國的了解。”埃及教育和科研部副部長説,埃中之間已經共同進行了超過1615項學術研究。 而想要更好地了解中國,把好中國發展的“脈”,是不能不關注和深入研究兩會的。
埃及前駐華大使努埃曼·賈拉勒説:“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中國的絲綢之路通向埃及。”中埃兩個國家如今被“一帶一路”緊密聯繫著,相互關注、深入合作。正如筆者的埃及朋友、媒體人阿迪勒·薩博裏所説的那樣:“世界很大,也很小。 關注中國,關注中國經濟,關注兩會的資訊,就是關注我們自己的未來與發展。”
本期編輯:嘟不勒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