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2016全國兩會

全國兩會地方談:陜西需在撤縣設市上下功夫

文章來源: 西部網 發佈時間: 2016-03-03 責任編輯: 蘇向東
+|-

【全國兩會地方談】去“城市病” 陜西需在撤縣設市上下功夫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城鎮化快速推進,陜西的行政區劃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日前,住陜全國政協委員、省政協副主席、民革陜西省委員會主委李曉東表示,他將聯名其他住陜全國政協委員提交提案,建議國家支援陜西行政區劃調整。(3月3日《華商報》)

目前,我省僅有3個縣級市,不及全國縣級市總數的1%,且3個縣級市均在關中,陜北、陜南沒有一個縣。這種行政區劃正在凸顯的一個問題,就是“一市獨大”。近幾年,西安市城市規模迅速擴大,由此引發的許多“城市病”,比如擁堵和霧霾,逐漸地趨於嚴重。

另一方面,剛剛過去的“十二五”,是陜西歷史上經濟增長較快、發展品質最好、民生改善最多、綜合實力提升最快的時期。陜西幾年前謀求的“彎道超車”取得了舉國公認的成效。可以説,“十二五”時期陜西經濟量速齊增,為經濟發展奠定了新的堅實的基礎。這從媒體頻繁出現的“陜西速度”、“陜西效率”等等詞彙,就能一葉知秋,窺見引人注目的影響力。

且看這麼幾個數據:“十二五”全省年均實現GDP是“十一五”時期的2.2倍,是“十五”時期的5.7倍,經濟發展速度連續十年處於全國第一方陣。五年前(2010年),陜西經濟總量就進入萬億元俱樂部,到2014年達到17690億元,五年翻了一番多,鐫刻出陜西歷史的新標高。而2012年,全省城鎮化率突破50%,2014年達到52.6%,這標誌著陜西從農業社會向工業化社會,實現了頗為華麗的轉身。

經濟發展,社會轉型,需要與之匹配的行政區劃。近兩年,國家對陜西行政區劃調整給予了相應的支援,西安市高陵縣、渭南市華縣、榆林市橫山縣相繼撤縣設區。但仍然不能滿足不少地方群眾撤縣改市的願望。這也難怪,市縣的工作重心畢竟不同,管理層級也有差別,比如縣級市可以省級直管,效率就會大不一樣。職能上縣一般以農業為主,市則以工商業、服務業等非農産業為主,因而部門設置也不一樣。更現實的是上級政府轉移支付或者專項扶持資金也有差別。所有這些,則直接關係到市民的幸福指數。

當然,撤縣設市需要硬體軟體到位,設有必須通過的“門檻”。如同高考,不經過努力自然達不到錄取的條件。從這點上説,陜西各市需要在撤縣設市上再下功夫,尤其是下一步各市上報省政府要求調整的旬邑縣、勉縣、富平縣、蒲城縣、靖邊縣、綏德縣、黃陵縣、子長縣、彬縣等9個縣,更要夯實自身的基礎。國家扶持,首先你得不是阿鬥。何況有此夢想的不惟9個縣吧?至於全國,那更不消説了。(雷鐘哲)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