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李修松談文化創新
中國網3月2日訊(記者 于亞男)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首次提出“五大發展理念”,創新發展位居首位,這體現出創新對未來國家發展的突出重要性。今日,全國政協委員、安徽省政協副主席李修松接受媒體訪問,就當前國內文化創新的現狀、問題及未來發展發表了自己的見解。
李委員認為,現階段我國文化創新能力偏弱,保守性強,而這種現狀的改變需要一個過程。“我們這一代人應該有緊迫感和危機意識,強調文化創新的重要,去推動文化創新,想辦法探究促進文化創新的理論和方法。經過五年、十年、二十年,這種情況就會得到一種根本性的改變。”
談到如何進行文化創新,李委員認為首先要打好我們文化創新的底氣和基礎。“如果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基礎沒打好,那將是一種畸形的、頭重腳輕的創新”,李委員説道,“只有打好本民族文化的底氣和根基,才能甄別西方文化的優劣。”其次,要虛心學習和借鑒國外文化創新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先學習、再借鑒,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為我所用。李委員特別強調,“學習借鑒之後,要根據我們的國情和文化特徵,本民族的消費需求和消費心理去創新,從根本上形成自己的文化創新理論方法,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的文化産業發展之路。”此外,他還認為,文化創新應該是實打實的、質的創新,要防止糊弄百姓的、畸形的創新。
在回答中國網記者提出的應對外來文化的衝擊,中國傳統文化如何化被動為主動、成功“走出去”的問題上,李修松委員認為,必須要通過文化創新打造我國的文化品牌産品,甚至是經典品牌産品。他堅信,“在中國十幾億人之間流行的,就肯定能走出去,受到世界的歡迎。當中國的各種類型的文化産品在世界流行起來後,中國的文化話語權、文化影響力就全發展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