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中國訪談

在人民日報社調研時視頻連線福建寧德赤溪村

文章來源: 人民網 發佈時間: 2016-03-01 責任編輯: 李虹霖
+|-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人民日報社調研時,通過人民網視頻連線福建寧德赤溪村。當他了解到“中國扶貧第一村”令人驚喜的變化,全村的貧困率從上世紀80年代的92%下降到現在的1%時,高興地指出:“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弱鳥先飛,你們的實踐印證了現在的扶貧方針,就是要精準扶貧。扶貧根本要靠自力更生,要靠強勁的內生動力”。

總書記為何一直惦記赤溪村?這其中,既有對鄉親們日子越過越好、越過越紅火的祝願,更有從中找尋脫貧致富樣本的期待。“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赤溪村一村一地的脫貧實踐,生動具體地展示了扶貧攻堅的“最後一公里”——決勝階段,關鍵看內力;弱鳥先飛,需要因地制宜的精準診脈、因時制宜的精準藥方。把握好新時期扶貧工作的精準性,類似赤溪村的脫貧喜訊才會捷報頻傳,才能在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掉隊”。

貧困是人類文明之恥辱。改革開放以來的扶貧工作,先是解決面上的脫貧致富。應當説,在黨的中心工作逐步轉移到經濟建設上後,大多數勤勞的貧困人口都可以通過一己努力擺脫貧困,逐步分享到城鎮化、現代化的發展紅利。然而,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剩下的大多是自然條件惡劣、缺乏“自我造血”功能的特殊地區。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發群眾幹事創業、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乃是“內源扶貧”、根治貧困痼疾的治本之策。

內因是事物變化的依據,內生扶貧才能真致富、才能不返貧。以往,有個別地方的扶貧工作熱衷撒胡椒面,動不動把轉移支付的資金挨個村子平均分,老百姓吃了幾頓飽飯,但還是找不到長久致富路。還有的側重於政府搭臺,搞些項目推介、招商引資,結果路數不對、水土不服,大家的生意經還是念不順溜。這些扶貧中的費力不討好,很大程度上就因為沒有把好脈,沒有找到困難群眾脫貧致富的真正需求。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們今天的扶貧把脈,不能再撒“包治百病”的胡椒面了,而要具體地搞清楚不同地區、不同村落、乃至不同人家的貧困癥結。“精準”二字,深意正在於此。一方面,到底是自然環境的先天不足,還是産業結構的發展不平衡,或者區位優勢的難以釋放,必須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做出戰略分析評判。另一方面,一把鑰匙開一把鎖,針對貧困癥結開出的藥方也註定不一樣,到底缺啟動資金、還是缺項目帶動,先靠政府整體引導,還是提振群眾致富的信心與精氣神,不能簡單一概而論,必須精準施策、精準落地、精準反饋。

扶貧工作千頭萬緒,容易引發簡單化、情緒化的操作。有時候,一兩年下來不見效,很可能讓人心灰意冷。其實,經濟發展有自身的規律,量變到質變得有個過程。奔向全面小康社會,一個老鄉都不能掉隊。拿出這樣的責任心,各級領導幹部不妨靜下心來,重新去審視扶貧攻堅的“堅”到底在何處,弱鳥先飛的“弱”到底在哪,從而開出更加辯證的藥方,全面增強落後地區的內生動力。讓“弱鳥”自身強起來、自己飛起來,是黨中央的要求,是人民群眾的期待,是我們奔向共同富裕的奮斗大方向。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