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中國訪談

扶貧戰線上的"搬山人"--記寧夏同心縣扶貧辦主任馬希豐

文章來源: 新華網 發佈時間: 2016-02-18 責任編輯: 李虹霖
+|-

“搬遷扶貧不單單是把窮苦老百姓從大山裏搬出來,更重要的是搬走老百姓心頭上的落後觀念之山。我願一生都做一個‘搬山’的人。”寧夏回族自治區同心縣扶貧辦主任馬希豐在獲得中國消除貧困感動獎之後這樣説道。

7年來,馬希豐像愚公一樣,努力把貧困群眾從大山中搬出,把貧窮從人的心頭搬走,前後使11萬人走上了脫貧道路。

寒冬時節,馬希豐惦記著同心縣王團鎮紅溝陽洼村還沒有搬遷出來的46戶村民,決定趕在下雪封山前再去看一次。

同心縣地處寧夏中部乾旱帶,年降水量250毫米左右,年蒸發量卻達2300毫米以上。年復一年的乾旱將同心旱成了“最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馬希豐就生長在這片旱垣之上,他深知如果讓父老鄉親繼續在這十年九旱的黃土地上生活,脫貧無異於天方夜譚。2007年,還在縣人大工作的他撰寫了一篇關於異地搬遷扶貧的調研報告交給上級,這和同心縣委、政府的生態移民構想不謀而合,縣裏隨後決定調他任縣移民辦主任,負責全縣的移民搬遷工作。

移民是一個系統工程,老百姓背井離鄉,衣食住行、柴米油鹽都要安排妥當,從那時起,馬希豐的所有時間和精力就放到了移民身上。

有人捨不得離開故土,老馬挨家挨戶地到府勸説;村民對分房抓鬮有意見,老馬扯著嗓子解釋政策;移民遷到新家缺少生計,老馬到處跑著找項目要資金。7年多來,他幾乎每天只睡4個小時覺,跑遍了全縣所有自然村,跑報廢了兩輛車。

“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和兒女沒有説話的時間,和親戚沒有聯繫的時間,我的時間為什麼總是這麼緊張。”老馬在他的部落格裏這樣抱怨“時間太少”。

在老馬的努力下,居住在大山裏的村民一撥一撥地搬遷出來,並逐漸脫離貧困。同心縣河西鎮同德新村安置著1100多戶生態移民,搬遷出來的移民每戶分到54平方米的新房,1畝庭院溫棚。交通、上學、飲水條件都得到了極大改善。

搬遷前居住在甘草掌村的村民馬英武在山裏種地、放羊,一年家裏收入不到5000元。現在,他成為移民村旁邊一家枸杞種植企業的管理員,為企業提供枸杞管理服務。“我手底下有二三十個人,每年3月到11月帶著他們給企業打工種植枸杞,收入是以前種地的十倍。”馬英武説。

把人搬出來容易,把落後的思想從村民腦中搬走難。在馬希豐看來,改變老百姓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才是扶貧的關鍵。在紅溝陽洼村,馬希豐正巧發現已經搬出去的移民苗老姐又搬了回來,他趕忙上前詢問。

“為啥又回來了?”

“下面房子院子小,不好養羊。回來能多養幾隻,還能種地。”

“搞養殖不能光看規模,最重要的是效益,在山裏養純粹靠羊自己找草吃,幾年才能育肥出欄?還有你説種地,山裏種小麥一畝打十幾斤,還不夠你的種子錢呢,種它幹啥?”

馬希豐算了一筆賬後,讓苗老姐儘快搬回新家去。“山裏人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導致思想落後,致富辦法少。把他們搬出去,最重要的就是開眼界,改變觀念。”馬希豐説。

從紅溝陽洼村的山溝溝裏出來,馬希豐站在高處回望那片黃土中的村莊感慨道,“十三五”同心縣還要搬遷一萬多人,時間太緊迫了。儘快把大山深處的父老鄉親們都搬遷出來,把貧困戶都送到脫貧致富的路上,這是他現在最大的心願。

分享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