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4-23  內容來源: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基本情況:

醫院名稱: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

所在地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嘉峪關西路732號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是否醫保:醫保

簡介:

成立於1991年的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是全國針灸研究中心甘肅分中心,甘肅省中西醫結合腎病治療中心,中國醫院管理協會會員單位。醫院前身是甘肅省中醫學院暢家巷門診部,經過幾代領導和全院職工的努力,醫院的規模不斷擴大,近幾年增設了皮膚瘡瘍科、風濕骨病科、內分泌科、ICU等特色科室,並相繼完善了理化檢驗、影像功能檢驗等輔助科室,2000年醫院克服重重困難建成了5780平方米的門診大樓,2004年新建了7000平方米的製劑綜合大樓及職工公寓,2007年被審定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

醫院設置病床400張,共有30個臨床醫技科室,30個專病門診,呼吸科、骨傷科、兒科、心腎科4個省級重點學科,神經心理科、腎病科、骨傷科、兒科、針灸推拿科5個省級重點中醫藥專科,2個省級重點中醫藥專科建設單位,1個國家級重點中醫藥專科建設單位,消化腫瘤科、腎病科、心內科3個國家二級臨床實驗室。現有正式職工469人,其中副高級以上職稱技術人員94人。如今甘肅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已經成為一家醫療體系完善、技術力量雄厚、醫療服務優質,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康復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中醫醫院,2006年被評為甘肅省醫院管理先進集體。

心血管科成立於1991年,現已發展成擁有心血管專科專病門診、普通病房、高血壓睡眠障礙病房、心血管監護病房、心血管實驗室、心臟功能檢查室、心血管研究所等多個部門的專科。2003年被甘肅省衛生廳批准為醫療衛生重點學科、同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為中醫藥科研心血管二級實驗室。目前擁有病床30張。全年收治住院病人近1000人,年門診量12000余人。

科室團隊: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1名,甘肅省名中醫1名,甘肅省領軍人才1名,甘肅省衛生廳領軍人才1名,博士生導師2名,碩士生導師3名;高級職稱5人,有博、碩士學歷9人;護士18人,醫護人員配備能夠滿足專科臨床的需要。

診療範圍: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心臟瓣膜病、肺源性心臟病、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疾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暈厥、急性心包炎、血管疾病(多發性大動脈炎、周圍動脈疾病、靜脈疾病)及血脂異常、糖尿病、葡萄糖耐量減低、高尿酸血症、痛風等。

    優勢病種:高血壓、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已成為心內科應用中醫中藥和中西醫結合治療治療的主要病種和優勢病種,有“ 降壓鎮眩湯”、“降壓1號膠囊”、“ 蘇心膠囊”、“參桂強心顆粒”、“降脂導滯膠囊”、“歸芪膠囊”等多個院內製劑。

    新技術新業務:多年來團隊人員圍繞心血管疑難危重病臨床中的診斷治療難點開展臨床研究,尤其對高血壓及其並發癥、冠心病心絞痛、慢性心力衰竭的中醫證候診斷標準、治療方案、臨床路徑、療效評價、院內製劑研製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顯著成績。心腎臨床研究室開展動態心電圖、心率變異性分析、QT間期離散度、心室晚電位,心肌壞死標誌物,心衰生化指標等項目檢查,明顯提高了疾病診斷和預後判斷的準確性的。積極開展的繼發性高血壓包括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腎動脈狹窄的實驗室檢查工作,使心血管科診斷水準再上一個新臺階,也為大量繼發性高血壓患者的準確治療奠定基礎。儘管介入治療技術近年來取得了快速進步,但由於溶栓治療具有“快速、簡便、經濟、易操作”等特點,仍然是再灌注治療的重要方法,心血管科開展第三代溶栓劑瑞替普酶(重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腦梗塞、急性肺栓塞治療,減少了致死率和致殘率,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特色護理及服務理念:心血管科護理工作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護理工作流程合理詳細,實行床位到人的責任護士工作模式。責任護士為患者提供基礎護理,檢查治療,監護觀察,飲食、鍛鍊、心理健康指導等連續、全程的整體護理服務。工作中,護士們將中醫理論運用到每一個臨床護理環節,建立、健全了高血壓、冠心病、慢性心衰的中醫辨證施護護理常規及艾灸、穴位注射、耳穴埋豆、刮痧、足浴、蠟療等中醫傳統療法操作規範。根據病情不同選擇使用。病人滿意度逐年增高,達到96%。

門診介紹:(特色專病門診)開設了高血壓、冠心病、慢性心衰三個專病門診,根據詳細的病史採集及必要的相關檢查結果,作出明確診斷,對疾病程度、預後進行分析、判斷,制定出中醫或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實施治療,同時給於健康指導。對病情嚴重患者,如急性冠脈綜合症、急性腦卒中、重度心衰、嚴重高血壓病患者,如高血壓合併有心、腦、腎、眼並發癥、高血壓危象、惡性(急進型)高血壓等收住院治療,以提高醫療效果、保證患者生命安全。

責任編輯: 石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