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4-01  內容來源: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基本情況:

醫院名稱: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所在地區: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117號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是否醫保:醫保

簡介:

安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腦病中心是安徽省同類學科中建科最早的學科,60年代未成立神經內科病區,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神經內科整體實力不斷增強,科室規模不斷擴大。2009年成立腦病中心,下設5個病區,床位增至近210余張,擁有的專科床位數居國內“三甲”醫院前列,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神經內科,也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重點專科建設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五”、“十一五”重點專病(肝豆狀核變性)建設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一五”腦病重點專科協作組疑難病協作分組組長單位,國家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臨床藥理研究基地,安徽省重點學科,安徽省衛生廳重點專科。2011年被評為衛生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 2012年被評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國家中醫重點專科、國家中醫重點專病(肝豆狀核變性),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中醫腦病協作組組長單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國優勢病種(肝豆狀核變性、帕金森病)協作組組長單位。負責制定2個病種(肝豆狀核變性、帕金森病)全國中醫臨床路徑及診療方案。

腦病中心技術力量雄厚,設備先進,擁有Siemens 64排128層螺旋CT、Siemens 1.5T超導磁共振、Philips平板DSA等大型現代化治療設備,除了開展常規的CT及MRI平掃和增強掃描外,還可開展CT血管成像(CTA)、CT灌注成像(CTP)、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彌散加權成像(DWI)、彌散張量成像(DTI)、灌注加權成像(PWI)、血氧水準依賴(BOLD)、磁共振波譜(MRS)等新技術新項目。此外還開展了全腦血管造影術、頸動脈支架植入術、顱內動脈瘤栓塞術等介入診療技術。神經電生理方面開展了腦彩超、腦電圖、動態腦電圖、肌電圖、體感、視覺、聽覺誘發電、重復電刺激、H反射等檢查項目。腦病科以國家級重點專科(專病)建設為契機,充分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圍繞提高臨床療效為核心,提升學科建設的整體水準,實現本學科建設水準跨躍式的發展,在肝豆狀核變性、腦血管病、帕金森病、癲癎、神經變性病、脫髓鞘疾病、睡眠障礙、眩暈、肌病、神經遺傳病、頭痛、頸椎病等病症的診治有獨到的方法,特別在肝豆狀核變性、帕金森病、腦梗死等疾病臨床診治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具體體現在:(1)肝豆狀核變性:建立了國際上肝豆狀核變性最大的基因庫,揭示該病中醫證候學特徵及其演變規律,提出新的病機學説,突破了傳統的“肝風內動”的致病觀;採用中醫、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肝豆狀核變性,療效居國內外先進水準,已成為國際上肝豆狀核變性最權威的臨床基地;(2)腦梗死:運用中醫藥治療,特別是傳統的湯劑辨證施治、注射液的辨證及早期康復干預,提高了臨床療效,降低了腦梗死的致死率、致殘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品質,同時應用現代技術,特別是介入技術開展對腦動脈狹窄、動脈瘤等的介入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療效居國內先進水準;(3)帕金森病:採用柔肝法治療帕金森病明顯地提高了臨床療效,且減少西藥用量,降低副作用。此外,運用針灸、推拿、足部按摩結合運動訓練、刺血療法、穴位注射、音樂電療、氣功、食療等治療方法,配合中藥使早期病人的臨床症狀減輕,推遲多巴胺類製劑的使用。而對於中晚期患者,採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進行治療,發揮中藥增效減毒的作用。療效居國內領先水準。目前學科已創制出臨床療效顯著的肝豆靈片、抗震止痙靈膠囊Ⅰ號、抗震止痙靈膠囊Ⅱ號、黃芎抗栓膠囊、復方棗仁安神膠囊、黃枳膠囊、黃蒲通竅膠囊、智腦膠囊、腦絡欣通等系列院內製劑,到目前為止已收治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港澳臺地區、東南亞國家以及日本、南韓、美國、加拿大、義大利、西班牙、巴西等14個國家和地區的大量患者。並且主持制定了肝豆狀核變性和帕金森病國家中醫臨床路徑和診療方案,並在全國推廣應用。

在老一輩專家帶領下,學科不斷創新,快速發展,學術影響不斷擴大。近年來,腦病中心人數逐年增加,現有醫護人員120余人,人員結構也以高學歷為主,高級職稱人員22人,具有博、碩士學位共30人,博士後1人,在讀博士3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5批全國中醫藥學術繼承人3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8人。

腦病中心以打造研究型的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和中西醫結合臨床重點學科為抓手,通過科研來解決臨床實際問題,以科技創新帶動臨床療效的提高。中心先後承擔了50余項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其中“中西醫結合診治肝豆狀核變性的基礎及臨床科研”獲得省科技成果三等獎;“老年證候調查及壽星寶延緩衰老的臨床和實驗研究”,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肝豆狀核變性基礎與臨床研究”獲安徽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中國人Wilson病基因診斷技術平臺的構建及在神經遺傳病中的應用”獲安徽省科技成果證書。經顱多普勒超聲對腦血流動力學指標的檢測技術,特別是腦動脈血流中微栓子數量檢測技術填補了省內空白,在國內處於領先水準。加強了對重點專病如肝豆狀核變性、帕金森病、腦血管病、老年期癡呆等研究,特別是肝豆狀核變性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發表學術論文400余篇,其中在國家核心期刊及國家級期刊發表150余篇,主編或參編著作28部。先後與德國海德堡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國內外學術單位建立學術協作關係。先後承擔了10多項藥物臨床工作,較好地完成了藥物臨床試驗工作。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