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4-03-31  內容來源: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基本情況:

醫院名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所在地區:北京市東城區美術館後街23號

醫院等級:三級甲等

是否醫保:醫保

簡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心血管科是衛生部國家中醫心血管病重點專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心病重點學科、重點專科,北京市中醫內科心血管重點學科、北京市中醫心血管病特色診療中心(重點專科)。

心血管科學術帶頭人為許心如教授,在國內較早提出用益氣養陰活血法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思想,率先開展了二參通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觀察工作,療效顯著,並逐步發展為三參通脈口服液。上個世紀60年代許心如教授在國內率先提出了瀉肺利水法治療心力衰竭的理論,此後開發了以心衰合劑為基礎的治療心力衰竭的系列心衰方劑。《中醫瀉肺利水法治療心力衰竭》獲1982年北京市科委學術成果獎。《中醫強心栓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療與藥理研究》獲1989年北京市中醫局科技成果一等獎。

魏執真教授提出涼血活血法治療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理論與實踐,相關研究在國內居領先地位,即“以脈為主,四診合參,分為兩類,十型三證候”的辨證論治方法,組方調脈飲,現為北京中醫醫院院內製劑。魏執真教授同時在糖尿病性心臟病方面亦有其深刻的研究。黃麗娟教授根據《黃帝內經》中“治病必求於本”這一理論,提出了脾胃失和,氣血陰陽失調是導致心血管系統發病的核心這一論點。在“治病必求於本”的基礎上提出了“治心病六法”。其主持醒腦延壽片、清腦平肝片、清血消脂片、三參通脈口服液等多個院內製劑的臨床觀察。在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心絞痛,特別是介入治療後復發心絞痛的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學科在許心如、魏執真、黃麗娟三位國家級名老中醫帶領下,歷經50餘年學術傳承,已經發展成為既具備傳統中醫診療特色,又具備現代診療與搶救技術的綜合性心血管診療中心。金玫院長主持國家十一五攻關課題《益氣養陰活血法對急性心肌梗死血運重建後心肌灌注及長期預後影響的臨床研究》。目前學科帶頭人為劉紅旭主任醫師,學科注重學術傳承和學科團隊建設。學科目前有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許心如名醫傳承工作室”、“魏執真名醫傳承工作室”及北京市薪火傳承“3+3”工程“許心如名醫傳承工作室”、“魏執真名醫傳承工作站”“黃麗娟名醫傳承工作站”,擁有“215”高層次衛生技術人才1人,北京市中醫藥人才培養計劃(“125計劃”)人才2人,市“十百千”衛生人才1人,中醫臨床優秀人才1人,北京市優秀人才1人;重點培養1名學科帶頭人,2名後備學科帶頭人、10名學術骨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繼承工作”繼承人8名,新名醫工程繼承人4名;主要學科骨幹赴美國伯明翰、日本、安貞醫院CCU及阜外醫院進修。

目前擁有正、副主任醫師15名,博士學位人員9名,碩士學位人員14名,博士研究生導師2名,碩士研究生導師8名。年門診量超過16萬人次,年住院患者超過1500人,其中心血管介入診療超過800人次。目前學科科研課題項目共25項,包括國家級項目共5項,省部級項目共6項,局級項目共12項,課題經費共計1000余萬元。近三年發表SCI論文7篇,影響因子最高為4.774;出版論著10余部,先後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6項,2011年獲中華中醫藥學會李時珍醫藥創新獎。

心血管科具有祖國傳統中醫藥治療特色,具有獨特的臨床優勢。在許心如、魏執真和黃麗娟三位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帶領下,歷經幾十年的不懈繼承與創新,心血管科建立了胸痹心痛病、眩暈病、心衰病、血濁、真心痛、心悸等一系列具有中醫特色的心血管病診療規範,擁有三參通脈合劑、參元益氣活血膠囊、調脈合劑和益氣生津袋泡茶等療效顯著、副作用小、價格便宜、覆蓋心血管領域的多個院內製劑,形成專病-專家-專臺-專藥-專項健康教育的系列化服務。

心血管病科同時擁有現代化的心血管病診斷、治療及搶救技術。門診目前擁有10個診室、設有心功能檢查室。病房設有心血管普通病房、心臟重症監護(CCU)病房,擁有最先進的PHILIPS中央監護系統、中央監視系統、床旁彩色超聲、PB840呼吸機、Vision無創呼吸機、除顫器和主動脈球囊反搏泵、超聲心肌速度向量成像(VVI)等診療監護與急救設備,在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惡性高血壓等心血管急危重症方面具有中西醫結合的獨特優勢和良好的臨床療效,為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患者提供了中醫、西醫雙重保護。 心血管科是目前北京市屬唯一一傢具有冠心病、心律失常介入治療資質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從 年到目前為止已完成冠狀動脈造影檢查、球囊擴張和支架植入、腎動脈支架、永久起搏器及CRTD、ICD等各種手術近萬例;具備心力衰竭的三腔起搏治療、埋藏式心內除顫起搏器(CRT/ICD/CRTD)、血管內超聲(IVUS)、冠脈血流儲備分數測定(FFR)及冠狀動脈內旋磨(PTCR)等現代醫學前沿診療手段。同時心血管科充分發揮中醫特色,採取多種中醫治法,改善了介入治療患者的生活品質及遠期預後,綜合效果顯著。

心血管學科注重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每年學科帶頭人及學術骨幹均參加中華中醫藥學會及中西醫結合心血管年會、中華中醫藥學會絡病年會、中華中醫藥學會血栓病年會及中華醫學會舉辦的CSC會議及GW-ICC、國際高血壓年會、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全國心臟病介入論壇、中國心臟大會等,學科帶頭人劉紅旭主任在CICS、CICI、CHC及GW-ICC擔任主席團成員。學科每年舉辦國家級繼續教育培訓班。2013年3月邀請斯坦福大學Allany Yang來我院進行學術交流,2013年8月邀請台灣榮民總醫院介入心血管科主任李文嶺來我院進行學術交流。

在基礎研究方面,心血管科與北京市中醫研究所生化研究室合作建有心血管病研究室。心血管研究室以中醫心血管病辨證論治規律與臨床流行病學研究和中醫藥防治重大、危重和疑難心血管疾病的臨床療效及治療機制的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向進行臨床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心血管疾病臨床流行病學、充血性心力衰竭臨床與基礎、冠心病急性冠脈綜合症與缺血再灌注損傷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及痰瘀演變關係。學科建立了北京地區中醫醫院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十年品質動態資訊監控數據庫,基於《北京地區急性心肌梗死調查協作組》平臺與北京安貞醫院流研室、北京阜外醫院、北京地區三級甲等中醫醫院進行長期的心肌梗死的合作,在此基礎上與全國26家醫院進行心肌梗死的合作項目。心血管病研究室工作人員承擔過國家攻關計劃、國家自然基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北京市自然基金項目,具有較為豐富的應用基礎研究經驗,並獲得過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學科以臨床為基礎,以科研為支撐,使得學科整體水準達到國內先進水準。

 

責任編輯: 劉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