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具體措施研究
摘要:本文旨在探討中醫藥文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融合問題,分析在理念上的契合點以及在實際操作中面臨的挑戰。中醫藥文化的抽象理念轉化為具體教學內容和方法存在難度,特別是對於非中醫藥專業背景的學生。基於此,本文提出了適配性、創新性、整合性、文化差異與接受度等問題,並針對這些問題探討了相應的解決策略。本文還強調了教學方法創新、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並討論了教學實施中的挑戰與應對措施。最終,本文旨在通過系統工程,實現中醫藥文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融合,以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力。
關鍵詞:中醫藥文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適配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引言
1、研究背景與意義
中醫藥文化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五千餘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智慧。在新時代背景下,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是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中醫藥文化中蘊含的“以人為本、和諧平衡、濟世救人”等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對於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2、研究目的與問題
本研究旨在探索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具體措施,以期解決當前教育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如中醫藥文化傳承不足、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教育脫節等。研究的主要問題包括:如何將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有效結合?如何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認知和興趣?以及如何評估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效果?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深入研究,本研究力圖為中醫藥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融入提供理論支援和實踐指導。
二. 中醫藥文化概述
1、中醫藥文化的定義與內涵
中醫藥文化是指以中醫藥學為基礎,融合中華民族傳統哲學、倫理道德、人文精神等元素,形成的獨特的文化體系。它不僅包含了中醫藥學的醫學理論和實踐技術,還涵蓋了中醫藥與中華民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的密切聯繫。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體現在“天人合一”的整體觀、“陰陽平衡”的健康觀、“辨證施治”的治療觀以及“大醫精誠”的道德觀等方面。
據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文化分會在2005年提出的定義,中醫藥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體現中醫藥本質與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總和。這一定義強調了中醫藥文化在維護健康、防治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突出了其在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意義。
中醫藥文化的內涵豐富,它不僅包含了對人體健康和疾病的認識,還包括了對自然、社會和人的整體理解。中醫藥文化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倡導生活方式與自然環境的平衡,以及通過調和陰陽、五行來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此外,中醫藥文化還強調醫者的道德修養,倡導“醫者仁心”,即醫者應以仁愛之心對待患者,體現了深厚的人文關懷。
2、中醫藥文化的歷史與發展
中醫藥文化的歷史可追溯至遠古時期,經歷了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早在《黃帝內經》中,就已形成了較為系統的中醫理論體系,奠定了中醫藥學的基礎。隨後,歷代醫家不斷對中醫藥理論進行補充和發展,如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孫思邈的《千金方》等,都是中醫藥文化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醫藥文化的發展與中華民族的歷史緊密相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中醫藥文化不僅在醫療實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還在社會文化、哲學思想等方面産生了深遠影響。例如,中醫藥文化中的“治未病”理念,強調預防為主,與現代社會倡導的健康生活方式不謀而合。
進入現代社會,中醫藥文化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隨著全球化的推進和現代醫學的發展,中醫藥文化需要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同時,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實現創新發展。我國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通過制定相關政策和措施,推動中醫藥文化的現代化和國際化。例如,國務院發佈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明確提出了中醫藥發展的目標和任務,為中醫藥文化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援和方向指引。
3、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
三.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標與作用
1、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目標
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教育目標在於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的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旨在通過系統的理論知識教育,使學生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定理想信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目標可以進一步細化為以下幾個方面:
知識傳授:向學生傳授思想道德與法治、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近現代史等基本知識,使學生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能力培養: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其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價值塑造: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取向,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情感培育:通過情感教育,激發學生對國家、民族的熱愛之情,培養其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
2、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教育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其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價值引領: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思想政治理論課通過傳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思想啟蒙:大學階段是在學生思想形成的關鍵時期,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夠通過啟髮式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文化傳承:思想政治理論課承載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任務,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了解和認同中華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社會適應:通過對學生進行社會責任感和法治意識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論課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
道德修養:思想政治理論課強調道德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判斷力和自我修養能力,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自覺踐行道德規範。
綜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教育中不僅承擔著知識傳授的任務,更在價值引領、思想啟蒙、文化傳承、社會適應和道德修養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可以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果,使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深刻理解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必要性
1、增強文化自信
中醫藥文化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對於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根據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指示,思想政治理論課旨在培養學生的國家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而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文化資源和精神支撐。
文化認同感提升:通過中醫藥文化的教學,學生可以更深入地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據調查數據顯示,開設中醫藥文化相關課程,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普遍得到提升。
文化傳承意識強化:中醫藥文化的融入不僅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更重要的是激發他們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意識。一項針對中醫藥院校學生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學生表示通過學習中醫藥文化,他們對傳承中華文化有了更強烈的責任感。
2、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中醫藥文化中蘊含的“以人為本、和諧平衡、濟世救人”等理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等價值目標不謀而合,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對於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價值觀念的內化:中醫藥文化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例如,中醫藥文化中的“大醫精誠”道德觀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誠信、友善”相呼應,通過具體案例的教學,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踐行這些價值觀。
道德行為的引導:中醫藥文化中強調的醫者道德修養,如“醫者仁心”,可以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社會主義道德規範。實踐教學顯示,通過中醫藥文化教學,超過85%的學生表示在學習和生活中更加注重道德修養和行為規範。
綜上所述,中醫藥文化的融入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還能夠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對於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品質和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五、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具體措施
1、課程內容的融合
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首要任務是實現課程內容的深度融合。根據實踐教學顯示,中醫藥文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之間存在多個契合點,這些契合點為課程內容的融合提供了理論基礎和實踐路徑。
中醫思維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結合:中醫藥的哲學基礎如精氣學説、陰陽五行學説等與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存在相通之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可以將這些理念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相結合,如通過中醫的“整體觀”來解釋馬克思主義的全面發展理念,以此加深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解和認同。比如: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物質是世界的本原,意識是物質的反映,而中醫藥的精氣學説強調天地萬物的物質統一性,認為人體是由精氣構成的,這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主義觀點有相似之處。又如:馬克思主義哲學也強調事物的發展變化和矛盾的對立統一,而中醫藥的陰陽五行學説則體現了辯證法的思想,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繫、相互制約的,這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辯證法思想相吻合。在中醫藥文化中,精氣學説和陰陽五行學説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辨證施治和藥物配伍上。例如,根據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可以指導藥物的選擇和配伍,以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辯證法被廣泛應用於社會革命和改革中,強調通過實踐不斷推動社會進步。
醫學美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中醫藥文化中的“仁、和、精、誠”等價值觀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在課程內容中,可以結合中醫藥文化中的具體案例,如古代名醫的醫德故事,來具體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學,使學生在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醫藥事業發展歷史經驗與“四史”教育的結合:中醫藥文化的發展歷史與中國共産黨的歷史緊密相連。通過將中醫藥文化的歷史發展融入“四史”教育,可以增強學生對黨和國家發展歷史的認同感,同時強化中醫藥文化自信。
2、教學方法的創新
為了提高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教學方法的創新顯得尤為重要。
案例教學法:通過中醫藥文化中的具體案例,如名醫故事、經典醫案等,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思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思考能力。
情境模擬教學:利用現代資訊技術,如虛擬現實(VR)技術,模擬中醫藥文化的歷史場景和醫療實踐,使學生在沉浸式學習中體驗中醫藥文化的魅力。
互動式教學: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等互動式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參與中學習中醫藥文化知識,增強教學的互動性和趣味性。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結合網路教學資源,如線上開放課程,以及線下的實踐活動,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模式,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
3、師資隊伍的建設
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另一個關鍵點是師資隊伍的建設。根據《“十四五”中醫藥人才發展規劃》和相關教育政策,以下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具體措施:
專業培訓:加強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中醫藥文化知識培訓,提升他們的中醫藥文化素養,使其能夠更好地將中醫藥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中。
交流合作:建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中醫藥專業課教師之間的交流合作機制,促進雙方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相互學習和借鑒。
激勵機制:建立和完善師資授課、臨床帶教的激勵機制,將授課、帶教情況作為教師職稱晉陞、績效工資分配的重要依據,提高教師的教學積極性。
教學團隊建設:構建具有中醫藥文化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通過團隊合作,共同開發教學資源,提高教學品質。
通過上述措施的實施,可以有效推動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為培養具有文化自信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時代大學生提供有力支援。
六、實施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與挑戰
1、理論與實踐的脫節
在將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過程中,一個主要問題是如何避免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脫節。儘管中醫藥文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在理念上存在契合點,但在實際操作中,如何將抽象的中醫藥理念轉化為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仍是一個挑戰。
教學內容的適配性:中醫藥文化中的許多概念,如“陰陽五行”、“天人合一”,對於非中醫藥專業背景的學生來説可能難以理解。因此,如何將這些概念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相適配,使其既保持中醫藥文化的特色,又能夠被學生接受和理解,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教學方法的創新性:隨著時代進步與文化傳承創新的需要,傳統的教學方法還未能充分展現中醫藥文化的魅力和深度。因此,需要創新教學方法,如採用情境模擬、角色扮演等互動式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同時,如何評估這些創新教學方法的有效性,也是實踐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教學資源的整合性:中醫藥文化的教學資源分散在不同的學科和領域,如何整合這些資源,構建一個系統的教學體系,是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關鍵。此外,如何利用現代資訊技術,如線上課程平臺,來輔助教學,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2、文化差異與接受度問題
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另一個挑戰是文化代溝和學生的接受度問題。中醫藥文化深植于中國傳統文化之中,而一部分成長于現代文明語境中的當代學生對這一文化了解不深,甚至存在認知上的差異。
學生認知差異:不同背景的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接受程度不同。一些學生可能對中醫藥文化持開放態度,而另一些學生可能由於缺乏了解而持懷疑或拒絕態度。因此,如何根據學生的認知差異調整教學策略,提高他們對中醫藥文化的接受度,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文化差異的彌合:中醫藥文化與現代科學文化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在教學中,需要找到兩者之間的共通點,如強調中醫藥文化中的科學精神和實踐價值,以彌合文化差異,增強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可。
教學效果的評估:評估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效果,需要考慮學生的態度變化、知識掌握程度以及行為改變等多個維度。如何設計一個全面、客觀的評估體系,以準確反映教學效果,是實踐中需要關注的問題。
綜上所述,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理論與實踐脫節、文化差異與接受度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教師、學者和教育管理者的共同努力,通過創新教學內容、方法和評估體系,以實現中醫藥文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融合。
七、總結
本研究系統探討了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具體措施,旨在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解決教育實踐中的現實問題。通過深入分析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歷史發展以及其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契合點,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具體的融合路徑,包括課程內容的融合、教學方法的創新以及師資隊伍的建設。
課程內容融合的成效:課程內容的融合是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礎。通過將中醫藥文化的核心理念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相結合,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也提高了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例如,中醫思維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結合,醫學美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融合,以及中醫藥事業發展歷史經驗與“四史”教育的結合,都為學生提供了更為立體和深入的學習體驗。
教學方法創新的實踐:教學方法的創新是提高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效果的關鍵。案例教學法、情境模擬教學、互動式教學以及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等方法的運用,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和興趣,也增強了教學的互動性和實踐性。這些創新教學方法的實踐,有助於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中醫藥文化的精髓,同時也為教師提供了更多的教學選擇和空間。
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師資隊伍的建設是確保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順利實施的保障。通過專業培訓、交流合作、激勵機制以及教學團隊建設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教師的中醫藥文化素養,促進教師之間的相互學習和借鑒,提高教學的積極性和教學品質。
實施中的挑戰與應對:儘管中醫藥文化的融入帶來了諸多積極效應,但在實施過程中也面臨著理論與實踐脫節、文化差異與接受度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本研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如教學內容的適配性調整、教學方法的有效性評估以及學生認知差異的考慮等,以期實現中醫藥文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有效融合。
綜上所述,中醫藥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一線教師、專家、學者和相關主管部門的共同努力。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可以逐步完善融合措施,提高教學效果,為培養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援。
作者:廣西中醫藥大學 謝錦榮 劉小江 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