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院校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現實思考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中醫 -

中醫藥院校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的現實思考

2024-09-03 10:43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摘要:在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中文化是靈魂,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文化自信更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撐。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中醫藥院校是傳承和弘揚中醫藥文化的重要陣地,是實現中醫藥院校“立德樹人”教育教學目標的根本要求,如何培養大學生的文化自信是關乎國家前途命運的關鍵所在。因此,培養醫學生的中醫藥文化自信是中醫藥院校教育教學應有之義。本文通過闡述文化自信和中醫藥文化的基礎上,從制度引領、教育引領、實踐引領和環境引領等四個維度對中醫藥院校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進行探討。

文化是人類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在中國,“文化”一詞是“人文化成”一語的縮寫,此語出於《易經》賁卦。彖曰:“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它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區別於別的國家、別的民族的重要標識。“四個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最根本、最廣泛和最深厚的自信。

一、文化自信是四個自信中最根本的自信

在中國5000年的文明史中,中國人民在偉大的社會實踐中形成了“艱苦奮鬥,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一片丹心圖報國,兩行清舊為忠家”的愛國情懷,“慷慨捐軀,舍生取義”的奉獻精神,“公而忘私,捨己為人”的價值取向,“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責任擔當,“扶危濟困,助人為樂”的公德理念,“超越自我,永不言敗”的堅定信仰,“團結一致,共克時艱”的精神動力等;中國共産黨百年的光輝歷程形成了一系列的精神譜係,這些精神理念奠定了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強大的底氣。

當今世界正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黨的二十大提出: “從現在起,中國共産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看到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在應對變化多端的世界形勢時的領導力、決策力以及面對錯綜複雜形勢的處理能力,我們深刻感知中國共産黨、中國制度、中國經濟、中國文化的顯著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堅持“四個自信”最根本的是堅持文化自信。從微觀層面上看,文化自信的樹立和踐行,人們的心態應該要更加自信、胸襟應該更加寬廣、膽識應該更加過人、方式應該更加多樣,要積極參與世界文化的交流對話,彰顯中國作為大國的風範;要大膽學習和借鑒世界各國的文明成果,推進與打造中國精神力量。

文化是民族振興的重要源泉和動力,人類文明的每一次提升都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飛躍。中華民族幾千年來歷經各種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如蝗災、汶川地震、SARS以及新冠肺炎等,每次考驗都推進了社會的進步,每次洗禮都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涵,歷久彌新,越挫越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已證明了中華文化具有強大的創造力。

二、中醫藥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醫藥學源遠流長,蘊含著豐厚的哲學智慧,其底蘊愈厚、韻味愈醇,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來積極的探索生命健康的瑰寶,同時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典的金鑰匙。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它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的原創文化,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符號。因此,為了推動民族文化發展與繁榮,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和自覺,中醫藥院校首先就要堅定中醫藥文化自信。

中醫藥文化自信取決於其核心價值觀的生命力。《中醫醫院中醫藥文化建設指南》(2009年7月頒布)指出: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主要體現為以人為本、醫乃仁術、天人合一、調和致中、大醫精誠等理念,可以用“仁、和、精、誠”四個字來概括。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體系“仁、和、精、誠”的構建,總結了中華民族對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認識與理解。中醫藥文化蘊含著整體觀念、辨證施治、大醫精誠的哲理,“仁和精誠”是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仁”是古代文化價值觀的核心之一,意為關心、愛護他人,體現了醫者仁心、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倫理思想以及救死扶傷、濟世活人的基本使命。“和”是指調和、和諧,使之平衡,使得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身心的和諧,體現了中醫崇尚和諧的價值取向。“精”是追求精勤治學、精研醫道、謹慎治學、追求精湛的醫術。“誠”是至誠藏于內心,仁愛坦誠、襟懷若谷、誠篤端方,切忌弄虛作假,體現了中醫藥人人格修養的最高境界。中醫藥文化核心價值理念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中醫藥文化中的集中體現,對社會的進步發展,人類的生命健康和繁衍傳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因此,培養中醫藥院校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就要從中醫藥文化自信開啟。

三、中醫藥院校培養大學生文化自信的探討

中醫藥學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的有機統一體。中醫藥文化是中醫藥學人文精神的重要體現。一般來説,中醫藥學人文精神包括中醫藥學專業素養、職業精神、行為規範、醫學心理、醫學倫理、醫患關係、醫德醫風、醫學相關法法規等豐富內容。因此,中醫藥文化是中醫藥學的靈魂所在,反映了人類對生命的根本態度,集中體現了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精神資源,這是學醫人、行醫人應該追求的人生價值觀。然而,樹立和鞏固醫學生的文化自信不是自發實現的和一勞永逸的,必須把中醫藥文化教育作為基礎性、戰略性任務,做到常態化開展、制度化推進,將中醫藥學理論教育、正確價值觀引領融入其中,通過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于內,從而教育引導醫學生不斷將中醫藥文化內化於心、外顯于形,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培養醫學生的文化自信,本文從四個維度提出對策性思考。

(一)文化自信的制度引領

作為一個學校,規章制度是不可或缺的。正如一首歌曲需要音樂符號和旋律一樣,學校的規章制度是學校教育目標、實現師生員工的規範行為的必要條件。學校的規章制度還要確保師生員工的行為符合國家的核心價值觀,以便達到立德樹人的學校教育目標。因此,加強制度的頂層設計和完善規章制度是學校培養人才的重要工作。對於醫學生教育而言,管理制度具有行為激勵與約束的功能作用。將中醫藥文化的要求,融入中醫藥學院校有關規章制度、公約或紀律之中,宣揚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價值,使之符合當代價值觀要求,朝著符合培養目標的方向發展。學校應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通過制度引導大學生對是與非、善與惡、美與醜的準確理解與掌握,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相應的價值判斷能力,能夠促進學生優秀品德養成和人文情懷的內化,起著發揮管理和導向作用。

(二)文化自信的教育引領

文化自信教育引領的重要目標就是培養醫學生的真善美。“真”強調的是中醫藥文化的真精神,指真正具有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並能熟練地運用它,表現為客觀理性的科學精神。“善”體現了中醫藥文化的道德情操,也是醫護人員職業道德的源泉。善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奉獻精神,是極其堅定的人道主義理想、醫學職業道德信念和醫學理性精神,是堅持公益性和公共衛生性的精神,是德才兼備,彰顯醫學人文服務取向的精神。“美”是中醫藥文化高貴靈魂的光輝,折射出醫學與醫護人員至美的精神境界。他們用生命譜寫自己的華麗人生,用生命全力救護同胞的生命,踐行著醫學對生命的尊重,履行著醫護對生命的善意與幫助,這些都閃耀著醫學人文美的品質。可以説,中醫藥文化是中醫藥學教育的靈魂,要將中醫藥文化貫穿于醫學教育的全過程。思想政治理論課是中醫藥院校文化自信培養的主渠道,要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緊緊圍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等重要內容,結合中醫藥學教育的特點,採取現場教學、專題講授、多媒體展現和互動討論等方式,廣泛開展醫德教育,大力弘揚“仁和精誠”的中醫藥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引導大學生汲取中醫藥傳統文化的豐富滋養,增強思想認同,培養健全人格,提升綜合素質。中醫藥學專業課也是引領中醫藥文化的重要陣地,通過課程思政的方式著力於樹立正確的中醫藥文化價值觀,利用古今中外醫藥名家名句、治病案例,通過專題授課、課堂討論、論文撰寫等多種方式,將中醫藥文化引入專業學習課堂,幫助醫學生深刻理解中醫藥文化的深刻內涵,提高對中醫藥文化社會價值、道德價值的判斷能力以及中醫藥學行為抉擇能力,把握中醫藥學發展的正確方向,確保中醫藥學技術永遠造福於人類。

(三)文化自信的實踐引領

實踐是大學生成才的重要途徑。知識、能力來源於實踐,素質更需要在實踐中養成,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將中醫藥文化內化為醫學生的品德修養,也需要經過社會實踐的鍛鍊。一方面,大學生通過開展社會調查,進一步加深對基層社會、基本國情的了解和認知,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社會問題和現象,促使學生將課堂所學理論知識和科學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增強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大學生通過參加“三下鄉”“四進社區”與勤工助學、志願者服務等活動,醫學生可以真切觀察社會、體察民情、體味勞動、感受生活、思考做人做事的道理。總之,社會實踐作為醫學生接受全方位教育鍛鍊的重要途徑,不但能夠讓醫學生在社會實踐中樹立對人民的情感、對社會的擔當和對國家的熱愛與忠誠。只有這樣才能樹立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高度認同,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高度認同,對中醫藥文化的高度認同,自覺地樹立起文化自信。

(四)文化自信的環境引領

優美和諧的校園環境是教育的源泉和動力。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用環境、用豐富集體精神生活的一切東西進行教育,這是教育過程中最微妙的領域之一 ”。在校園環境建設中營造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讓優秀校園文化對高素質醫學人才培養産生熏陶和滲透輔助作用。當師生置身於整潔、優美、文化品位高的校園環境中時,能使人精神愉悅,在潛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積極向上。如廣西中醫藥大學仙葫校區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醫藥文化寓于校園環境的每個細節,融于建築與自然景觀中,形成山丘、樹林、藥圃等十多處自然景觀,並在道路、廣場、教學樓前立石刻字、雕像賦意,使中醫藥文化氛圍濃郁。走進校園,耳濡目染“仁義禮智信”和“仁和精誠”的名言警句,在品味“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任重道遠”和“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等文化石刻中激發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擔當精神。

總之,理論是實踐的先導,思想是行動的指南。中醫藥文化自信的底氣在於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作為行動指南,在於百年黨史形成的革命文化的精神激勵,在於改革開放以來創造的先進文化的成功實踐,更在於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是中醫藥優秀傳統文化的厚重深沉。醫學生文化自信教育關鍵在於在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和深度內化下功夫。在中醫藥學院校培養醫學生的文化自信,必須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以強信心為重點加強正面教育,通過機制度、教育、實踐和環境等方面的有效引領,醫學生的文化自信定能確立。

(作者簡介:黃學政,男,講師,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學工處處長,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研究)

【責任編輯:李哲】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中醫腫瘤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致力於促進中醫腫瘤學術思想落地生根,宣傳腫瘤行業最新資訊動態,促進中西醫結合理論多維度落地幫扶,發揮中醫藥服務能力。

投稿郵箱:zy_zhongliu@163.com

品牌合作:88828053   QQ:225414277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