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醫治療惡性腫瘤的歷史進展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中醫 -

科普|中醫治療惡性腫瘤的歷史進展

2024-08-06 13:20

來源:東方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近幾十年以來,中醫腫瘤領域不斷吸收並利用現代醫學技術,從實驗和臨床方面對腫瘤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在注重西醫辨病的同時,強調中醫辨證,主張辨病與辨證相結合、扶正與祛邪相結合、局部與整體相結合。隨著時代的進步,中醫學對惡性腫瘤的認識與現代醫學不斷接軌,不停開拓中醫治療腫瘤的新方法,在腫瘤多學科綜合治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腫瘤的發病是由於多種因素長期共同作用引發的身體內部環境紊亂,如果改變這種環境或狀態,去除有利於腫瘤細胞生長和轉移的相關條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自然受到相應抑制,而中醫則恰恰長于調整機體各系統功能紊亂。我們在臨床上注意到,目前存在許多年老體弱或因其他原因不能進行手術以及放、化療的患者,也有手術後復發或經多次放、化療後腫瘤再次生長並出現耐藥的患者,也存在不少發現疾病時即處於廣泛轉移的晚期患者,而中醫則對相應患者的治療存在一定潛力,有待進一步發掘。中醫治療惡性腫瘤毒副作用小,對身體條件的要求不高,耐受性佳,且療效持久。此外,中醫對於中藥的煎煮方法十分講究,並存在膏、丹、丸、散等劑型多樣,內服、外用、針灸等方法靈活、多樣、適用,能滿意患者的不同的需求。

一、中醫治療腫瘤的文獻淵源

當今認為,惡性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我國古代文獻中雖然沒有“腫瘤”一詞的直接病名記載,但根據其相應文字描述,我國古代先民對該類進展快、消耗大、預後差的疾病早有記載。目前中國醫學史認為,古人對腫瘤的認識最早始於3500多年前的殷周時代,在同時代的甲骨文上已書寫有“瘤”的病名,這是迄今為止中醫記載腫瘤的最早文獻。至先秦時期,治療腫瘤類疾病的專科醫生“瘍醫”主治的“腫瘍”,不但包含中醫外科常見的瘡瘍類疾病,同時也包含了目前臨床上的腫瘤相關疾病。在當時針對該類疾病,其治則治法就已經主張內外結合,內治“以五毒攻之,以五氣養之,以五藥療之,以五味調之”,外治則用藥外敷、腐蝕惡肉,這種治療方法也是現代治療癌症(腫瘤)的常用方法。

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專著《黃帝內經》中所記載的約7種病症,如筋瘤、腸瘤、骨瘤、積聚、石瘕等就與現代醫學中某些腫瘤的症狀類似,其中對於腫瘤類疾病的症狀、病因、病機和治療都有較為系統的認識,從而奠定了中醫腫瘤學形成與發展的基礎。

漢代張仲景(醫聖)在《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中亦記載和提示了腫瘤的病機、預後及其治法。對反胃、婦人癥瘕等與現代腫瘤相關疾病的病因病機、治療法則、處方用藥等均有較為詳細的闡述,還較明確地指出了某些腫瘤的鑒別及其預後,書中所記載的方劑如鱉甲煎丸、大黃蟄蟲丸、下瘀血湯、桂枝茯苓丸等至今仍是臨床治療腫瘤相關症狀的經方、時方、驗方,療效滿意。

同時期的著名醫家華佗則認為,腫瘤一病乃是由臟腑“蓄毒”而生,邪毒積聚,耗氣傷血,氣血淤滯,濕毒瘀互結,癥瘕自生,而有臨床諸症。華佗治療噎膈反胃方中就有丹砂等腐蝕藥物,是一種對體表、黏膜腫瘤具有明確治療效果的外治方法。而在南朝宋范曄所著的《後漢書·華佗傳》中亦有關於使用外科手術割治胃腸腫瘤類疾病的最早記載,提示其開創了人類運用手術切割內臟腫瘤從而達到治療目的先河。

隋代巢元方所撰《諸病源候論》則記載了腫瘤類疾病相關病因證候共169條,其中分門別類地詳細記載了多種腫瘤疾病的病因、病機與其表現症狀,更是記載有運用腸吻合術、網膜血管結紮法等外科手法治療腫瘤疾病,這在使用我國傳統醫學治療腫瘤的學科歷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

唐代孫思邈(藥王)則在其重要論著《千金要方》中開始按發病性質和部位對“瘤”進行了分類,對現在我們研究中醫治療各種腫瘤的相關歷史提供文獻支援。而同時代的《外臺秘要》中亦記載了諸多治療腫瘤的方藥,其中更是使用了大量蟲類藥物如蜈蚣、全蝎、僵蠶等,為後世使用蟲類藥物治療腫瘤提供了借鑒,特別是用羊甲狀腺治療癭瘤的病例,開創了內分泌治療腫瘤的方法。可見在璀璨耀眼、各種文化交鋒的唐代,中醫治療腫瘤的相關方法及理論研究亦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可見其一直在隨著歷史的洪河不斷進步。

宋代東軒居士所撰《衛濟寶書》中第一次提及“癌”字並系統論述了“癌”的相關證治,把“癌”列為癰疽“五發”之一,其中更是提到用麝香膏外貼治療“癌發”,屬於外治法之一。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李東垣則提出“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論點,認為“養正積自除”,並被後世醫家所推崇,逐漸形成以扶正補虛為主治療惡性腫瘤的相應學説流派,該學説認為通過補益正氣治療腫瘤,不但可以控制腫瘤的進展,而且可以調節免疫功能,從而達到改善症狀等治療目的。

隨著時代的進步,歷史的洪流不斷向前,時間來到豐富多彩的當今,腫瘤的發展亦越來越豐富,中醫治療的方法也越來越全面,併為廣大受腫瘤困擾的患者提供多樣化的治療手段。

二、中醫治療腫瘤的現代進展

中醫中藥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貢獻,祖國傳統醫學治療疾病的理論和方法奇妙而獨特,沒有任何一個其他古老的醫學體系能夠望其項背。于現代而言,中醫藥理論體系完善,博大而精深,治療方法亦是靈活而多樣,對於治療某些疾病諸如流痰、走注、頑瘡、惡癬等,療效滿意,是現代西醫藥所無法達到的,可見中華中醫藥的明顯優勢。傳統醫學在固本培元、活血行氣、抗癌解毒等方面具有其獨到的作用,在臨床上應用中醫中藥來治愈各種“癌症”的也不乏其例,但仍缺乏具體的科學依據和臨床推廣價值。中醫強調“整體觀念、辯證論證”的原則,其正好對應了“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的病因基礎,在此原則大綱上,綜合運用“四診”、“八綱"的理論依據,通過分清臟腑陰陽、表裏、寒熱、虛實、氣血、痰濕等,使用中醫中藥進行整體調理,使機體達到陰陽平衡、氣血流暢、臟腑功能協調、新陳代謝如常,從而令體魄強健,以達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的真正目的!

現代中醫腫瘤學中的基礎理論體系對惡性腫瘤發生的病因、病機有了很多新的認識,目前普遍認為正虛邪實是腫瘤發生發展的基本病機,“虛”“痰”“毒”“瘀”則是腫瘤發生的基本病因元素,由此認為扶正培本法是腫瘤治療的基本法則,扶正祛邪乃是中醫治療惡性腫瘤的總綱,應貫穿腫瘤治療的始終;現代醫學對“證”的內在本質不斷加以闡釋,對轉移學説亦不斷加強創新研究,如目前認為“癌毒傳舍”是惡性腫瘤復發轉移的基本病理過程,而正氣虧虛、餘毒未盡、伏邪流注經絡臟腑則是其重要的病因病機。

中醫中藥是我國針對惡性腫瘤治療的重要特色,其在腫瘤治療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關注,伴隨著現代醫學的進展,中醫藥治療腫瘤在臨床研究方面取得了優良的成效,其治療以循證醫學為指導,遵循個體化、規範化的治療原則,逐漸形成完整的中醫療效評價體系,同時中醫腫瘤基礎理論的不斷創新與發展亦極大地豐富了中醫腫瘤理論體系的內涵;在腫瘤基礎研究方面,隨著免疫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等基礎學科的現代發展,目前將惡性腫瘤的研究從過去簡單的中藥抗腫瘤實驗日益深入到細胞、蛋白、分子基因、相應靶點等機制水準,中醫藥治療腫瘤從提高生存治療到中醫藥逆轉多藥耐藥機制、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等多方位研究。這為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走向國際、走向世界,併為全世界人類提供更廣泛的健康服務提供了契機和挑戰。也在為維護人類健康起到不可或缺的綜合作用。

作者:嚴桂英 范蓮 沈璟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醫醫院腫瘤科

(嚴桂英 范蓮 沈璟)

【責任編輯:李哲】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中醫腫瘤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致力於促進中醫腫瘤學術思想落地生根,宣傳腫瘤行業最新資訊動態,促進中西醫結合理論多維度落地幫扶,發揮中醫藥服務能力。

投稿郵箱:zy_zhongliu@163.com

品牌合作:88828053   QQ:225414277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