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營養示範病房達379家,覆蓋29個省份 患腫瘤營養一定要跟上
■7月1日,手術臺上躺著的是48歲的李屏(化名),腹腔內的腫瘤像八爪魚一樣緊緊地趴在她的直腸、輸尿管、髂動脈、子宮附件及腹膜後等多個臟器上。石漢平的每一刀都小心避讓,手術超過6個小時,失血量僅600毫升,最終切除的巨大腫瘤,重量達6.3公斤。剝除腫瘤後的李屏,體重不足40公斤。
■為何腫瘤患者普遍營養不良?石漢平解釋説:首先,腫瘤患者因疾病本身就處於高代謝消耗狀態,容易造成營養不良,還會出現厭食、早飽;其次是治療所帶來的毒副作用,外科手術可導致負氮平衡與營養不良的發生,多表現為能量或營養素的不足或缺乏,造成患者體重、肌肉等嚴重丟失,導致死亡率增加。
■何時開始營養干預和治療?“越早越好!”石漢平表示,“臨床上傳統的治療思維是化療、放療、手術相繼或者聯合使用,都不行了,再來營養支援。而現在我們主張營養治療跟抗腫瘤要同步進行,全程介入。營養不良可導致疾病提前惡化,腫瘤患者的營養不良要儘早干預。”
“最開始推廣腫瘤營養理念的時候,很多醫生甚至營養學專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如今腫瘤營養病房建起來了,患者的生存率提高了,就是最好的印證。”北京世紀壇醫院腫瘤營養與代謝中心主任、普外四科主任石漢平告訴健康時報記者。
“規範化腫瘤營養示範病房”由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專業委員會于2016年發起。當時設立的第一批規範化腫瘤營養示範病房只有10家,截至2024年7月,已經達到379家,覆蓋29個省、市、自治區。
營養補足了,才敢談論腫瘤患者的“生存品質”
7月1日,手術臺上的石漢平顯得小心翼翼。手術臺上躺著的是48歲的李屏(化名),腹腔內的腫瘤像八爪魚一樣緊緊地趴在她的直腸、輸尿管、髂動脈、子宮附件及腹膜後等多個臟器上。
石漢平的每一刀都小心避讓,手術超過6個小時,失血量僅600毫升,最終切除的巨大腫瘤,重量達6.3公斤。剝除腫瘤後的李屏,體重不足40公斤。
2023年10月,因劇烈的腹痛到醫院檢查,李屏被確診為結腸癌,並伴有肝臟轉移。化療未能有效抑制腫瘤的增長,2024年3月,腫瘤像野草般瘋狂生長,盤踞在她的腹腔裏。她出現了典型的腸梗阻症狀,腸腔日漸縮窄,直到完全吃不下飯。
今年6月,剛到北京世紀壇醫院腫瘤營養示範病房的李屏未能通過第一輪營養評估:她表現為嚴重的營養不良、惡液質、低蛋白血症、嚴重貧血及及多種電解質紊亂。在營養極度缺失、重度貧血、多種電解質紊亂的情況下進入手術室,意味著李屏大概率挺不過去。
營養治療迅速啟動。最初是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結合補充,後來腸道完全梗阻,就採用了腸外營養輸液維持。當營養狀態提高後,蛋白質指標提升了、能量上去了、凝血功能增強了、術中術後的並發癥可能性降低了,石漢平才決定通過手術為李屏“賭”一把。
腫瘤切除後,李屏只剩下一截2.3米的小腸。正常人的小腸長達4.5米到5米,而李屏只有普通人一半的小腸,受損的腸道功能還需要更多時間恢復。而營養支援,在術後仍然是必要的。能量經過精密計算,為了將營養提上來,李屏每天需要大約1000大卡的能量。大夫首先給予患者腸外營養,腸道吸收和代償功能逐步恢復後,慢慢過渡到腸內營養,最後恢復為日常飲食。
這是一場持久戰。最開始是通過人體代謝成分分析、抽血結果、免疫指標進行營養診斷,再根據營養狀況評分進行營養治療,有了營養才有了手術的底氣,術後仍需進行營養評估隨訪。“一旦體重下降超過6%,要擔心營養不良的情況,死亡的風險也增加了。”李屏的管床醫生王林介紹,營養治療應該成為貫穿整個腫瘤治療的一線療法,沒有營養治療,消滅腫瘤只能淪為紙上談兵。
在查房時,李屏已經能夠自主進食,她像個第一次嘗到人間美味的小孩子:“石大夫,我已經三四個月沒吃過飯了。不過是最普通的家常菜,竟然這麼好吃。”生,是以嘗到第一口飯菜延續的。在石漢平看來,營養補足了,外科醫生才有了介入的機會和餘地,才敢去談論腫瘤患者真正需要的“生存品質”。
營養不良是很多腫瘤患者抗癌路上的巨大威脅
腫瘤治療主要依靠手術、放療、化療等方式。2005年,石漢平發現,雖然腫瘤治療的方式不同,患者卻表現為一系列相似的特徵:骨瘦如柴、脫髮嚴重,很多人在治療過程中經常嘔吐、吃不下飯,營養問題堪憂,而營養不良帶來的後果是致命的:對放療、化療、手術的耐受力下降,敏感性降低,患者死亡風險升高,生存時間縮短。
營養不良是很多腫瘤患者抗癌路上的巨大威脅。2012年,中國抗癌協會腫瘤營養治療專業委員會啟動了一項涉及18個癌種,涵蓋近8萬腫瘤患者的大型調查,發現我國腫瘤患者總營養不良發生率高達80.4%,中度及重度營養不良的發生率為58.2%。營養不良增加了45%以上的死亡風險,但在當時,我國68.78%的腫瘤患者、55.03%的重度營養不良腫瘤患者並未獲得任何營養治療。
每一個數據背後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這意味著,過半重度營養不良的腫瘤患者,是被“餓”死的。
為何腫瘤患者普遍營養不良?石漢平解釋説:首先,腫瘤患者因疾病本身就處於高代謝消耗狀態,容易造成營養不良,還會出現厭食、早飽;其次是治療所帶來的毒副作用,外科手術可導致負氮平衡與營養不良的發生,多表現為能量或營養素的不足或缺乏,造成患者體重、肌肉等嚴重丟失,導致死亡率增加。腫瘤患者的“忌口”等認知誤區也進一步造成阻礙。
“最開始不少醫生都以為腫瘤患者就是該餓著,瘦是正常的。有些腫瘤患者體重下降十公斤、二十公斤,醫生卻認為是正常現象,只知道上化療、放療,直到很多患者的身體完全垮了,並未想到應該逆轉體重丟失。”該院腫瘤營養與代謝中心主任醫師張展志告訴健康時報記者,成立腫瘤營養示範病房前,醫生們對營養的概念還很模糊,腸內營養、腸外營養也大多被當作輔助治療的臨時手段。
為讓營養治療的理念深入人心,石漢平已奔走呼號近20年。在此期間,石漢平創立我國腫瘤營養學科,積極開展腫瘤營養學培訓和營養教育,完成全國最大的腫瘤隊列研究、生活方式干預研究、營養KAP(知信行)隊列研究,建立腫瘤患者營養狀況數據庫,制定了覆蓋營養診療全過程的專家共識與指南,創辦《Journal of Nutritional Oncology(腫瘤營養學雜誌)》《Precision Nutrition(精準營養)》《醫學參考報—營養學頻道》《腫瘤代謝與營養電子雜誌》四本權威營養學雜誌……
2023年,石漢平帶領團隊進行了一次腫瘤營養治療示範病房建設現狀調查,涉及94家單位,發現“示範病房項目使患者切實受益,具體表現為腫瘤患者總營養治療率上升13.5.%,營養不良發病率下降11.5%,30天死亡率下降24.6%,住院醫療費用下降13.4%。”當營養成為腫瘤患者的一線治療方案,患者因不想吃飯、吃不下去、消化不良、吸收不全造成的營養不良“路障”被清除,無需在對抗病痛的同時忍饑挨餓,“生存品質”得到了實實在在的提高。
“營養診斷”是第一環,要列為入院常規項目
腫瘤營養示範病房並非外科醫生單打獨鬥的地方,需具備由臨床醫師(含營養醫師)、營養(技)師、護師、臨床藥師等組成的營養支援小組。同時,根據醫院具體情況,可以建立多學科綜合診治工作模式。
腫瘤患者的營養狀況如何管理?石漢平將營養治療劃分為營養診斷、營養治療和療效評價三個階段。在他看來,“營養診斷”是第一環,“所有患者在入院時都應接受營養診斷,把營養狀況的調查列進入院患者常規項目。”
為了實現營養治療規範化,石漢平把營養治療五階梯原則加入到了“腫瘤營養示範病房”標準裏,從下至上依次為:飲食+營養教育、飲食+口服營養補充、全腸內營養(口服或管飼)、部分腸內營養+部分腸外營養、全腸外營養。如果可以正常吃飯,那按照營養需求正常飲食;如果通過吃飯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就需要開始飲食+口服營養補充(口服特醫食品),還不行就要通過口服或者管飼進行腸內營養治療;腸內營養還不夠,再上靜脈腸外營養。具體實施過程中,五階梯的原則依據不同的患者情況補充細化、調整,依託病房內的營養支援小組一一落實。
何時開始營養干預和治療?“越早越好!”石漢平表示,“臨床上傳統的治療思維是化療、放療、手術相繼或者聯合使用,都不行了,再來營養支援。而現在我們主張營養治療跟抗腫瘤要同步進行,全程介入。我們整理蒐集的大型腫瘤營養數據庫顯示,營養不良可導致疾病提前惡化,腫瘤患者的營養不良不僅發生在後期,而且發生在早期,所以要儘早干預。”
“在腫瘤營養示範病房,有了營養的鋪墊,很多的不可能變成了可能。”石漢平感嘆,現在的379家腫瘤營養示範病房大多落戶在大的三級甲等醫院,但只有大三甲是不夠的。下一步應儘快部署基層醫療機構規範化營養治療示範病房的建設工作,探索醫院-社區-家庭全程延續營養管理試點,保證和實現患者的全程延續營養治療及管理,實現患者的疾病防診治康一體化。
“怎樣強調營養對健康的重要性都不為過,不管是患者還是正常人,我們都要做營養均衡的踐行者、健康的第一責任人。”石漢平在他出版的散文《醫者禪心》中寫道:“醫者禪心也就是平常心,其核心是仁愛,以同一顆仁愛的平常心對待不同的患者,維護生命的至高無上,追求治療的至善至美……”,或許“營養治療”能為“至善至美”的治療抹上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