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失禁”規範化治療基層行啟動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中醫 -

“女性尿失禁”規範化治療基層行啟動

2024-05-27 15:02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5月26日,由中國抗衰老促進會女性生殖整形及修復分會、北京婦産學會聯合主辦的“新質醫療 普惠基層——‘女性尿失禁’規範化治療基層行”在京啟動,以普及女性健康知識,特別是尿失禁的規範化治療。

根據國際尿控協會和國內多項流行病學調查的數據顯示,中國女性尿失禁的發生率在30.9%左右,其中,中老年女性是尿失禁的高發人群,特別是60歲以上的老年女性,嚴重影響了女性的生活品質。

4f91970ba99629eee84b878df2a03253_.jpg

為此,本次基層行活動旨在通過提升基層醫療單位的診療水準,普及尿失禁的規範化治療知識,讓更多的女性患者受益。

資料顯示,尿失禁是一種不自主地經尿道漏出尿液的現象,主要是由於膀胱括約肌損傷或神經功能障礙導致排尿自控能力下降或喪失,引起的不自主漏尿,造成尷尬和痛苦,被稱為女性的“社交癌”。尿失禁在女性中常見的類型包括壓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以及混合性尿失禁。壓力性尿失禁是最常見的類型,佔到50%左右,在咳嗽、打噴嚏、大笑、提舉重物等腹壓增加的情況下,發生漏尿。

據介紹,目前在尿失禁的治療過程中,存在一些亂象。首先,部分患者因漏尿尷尬羞于就醫,盲目使用各種所謂的“特效藥”或“偏方”,引發不良反應;其次,部分醫療機構或個人存在過度治療或治療不足的情況,如濫用抗生素、過度手術等;此外,一些非正規醫療機構或個人利用患者急於求成的心理,進行虛假宣傳或誤導性治療。

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盆底泌尿科教授劉祿斌在啟動儀式上介紹,女性尿失禁規範化治療將從這幾方面開展:

——醫療機構嚴格按照診療規範進行診斷和治療,避免過度治療或治療不足。同時,醫生應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避免鑒別診斷不準確,導致誤診誤治。

——相關部門將加強對醫療機構和個人的監管力度,打擊虛假宣傳和誤導性治療行為。對於違規行為,應依法進行處罰和糾正。

——提高公眾對尿失禁的認識,了解其臨床表現、治療原則和常見誤區,引導患者正確就醫。

——加強尿失禁的科研工作,探索新的治療方法和手段,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活品質。通過規範治療和管理措施的實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生活品質。

中國抗衰老促進會女性生殖整形及修復分會副主委賴愛鸞教授提到,女性尿失禁基層行將從以下幾方面重點展開工作:

科技融合創新:該項目積極響應政府對尿失禁問題的重視,融入AI等前沿科技,利用大數據分析與智慧穿戴設備,實現尿失禁的早期預警與個性化管理,提升治療效率與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質。

專業醫療團隊下沉服務:匯聚國內外資深醫療專家,將直接進入基層,提供技術支援,舉辦專題培訓、會診、健康知識講座,為基層醫護人員傳授最新的尿失禁規範化診療流程與技術。安排學員到標桿單位進修和專業技能培訓,為基層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提供學術交流,助力基層醫院或衛生服務中心建立或提升尿失禁專科能力,使之成為當地尿失禁規範化診療的標桿。

圓桌論壇環節,大家圍繞“女性尿失禁”共解疑難,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陸葉教授闡釋了壓力性尿失禁與急迫性尿失禁的區別及分別治療,北京醫院、國家老年醫學中心齊海梅教授講述老年運動醫學與尿失禁的關係,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康復醫院張峰教授就再生醫學應用於女性尿失禁發表了觀點。

該項目還通過一系列公益活動直接惠及廣大患者,讓她們在家門口就能獲得專業的診療服務,從而減輕病痛,提高生活品質,促進健康、自信的老年生活方式。

中國醫師協會創會會長殷大奎、中國抗衰老促進會秘書長熊吉瑩、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産醫院教授盧丹、北京婦産學會秘書長何賢周等,出席本次活動。(完)

【責任編輯:李哲】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中醫腫瘤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致力於促進中醫腫瘤學術思想落地生根,宣傳腫瘤行業最新資訊動態,促進中西醫結合理論多維度落地幫扶,發揮中醫藥服務能力。

投稿郵箱:zy_zhongliu@163.com

品牌合作:88828053   QQ:225414277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