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通報》發表散寒化濕顆粒與Paxlovid臨床研究
4月24日,權威期刊《科學通報》(Science Bulletin)發表了中日友好醫院教授曹彬、中國科學院院士仝小林團隊《評價散寒化濕顆粒與奈瑪特韋片/利托那韋片(Paxlovid,以下簡稱“P藥”)對照治療輕型/中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隨機、開放、多中心臨床研究》的研究成果。研究顯示,散寒化濕顆粒在改善輕/中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相關症狀至持續臨床恢復的時間,顯著縮短患者咳嗽、咽痛、乏力的消失時間,顯著縮短患者體溫復常時間方面均優於P藥。P藥在抗病毒效果上優於散寒化濕顆粒。
2020年初,仝小林在湖北武漢抗疫前線根據多年中醫臨床經驗,結合地域氣候特點、患病人群臨床特徵研製出中藥通治方——寒濕疫方。此後,康緣藥業按照相關製劑註冊要求,結合疫情期間臨床實際使用藥物的生産工藝,研製開發成散寒化濕顆粒,于2022年10月獲批上市。中國工程院院士肖偉介紹,該藥在全國新冠疫情防治中廣泛應用於臨床。
2022年2月, 由美國輝瑞公司研發的口服小分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療藥物P藥獲我國國家藥監局應急附條件批准。它由奈瑪特韋和利托那韋兩種抗病毒藥物組合而成,在臨床上用於治療伴有進展為重症高風險因素的輕至中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成人患者。
散寒化濕顆粒與P藥哪個療效更好?為了搞清楚這一問題,我國的科研團隊對二者展開了頭對頭研究。
頭對頭研究,是指採用臨床上已使用的治療藥物或方法作為直接對照,在同等試驗條件下開展的臨床試驗,可視為兩種藥物的直接“單挑”。這類研究的目的是對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進行更直接、細緻的研究與對比,通過頭對頭試驗的直接對照,能夠為醫生和患者提供準確的臨床證據。
該研究納入了400例年齡在18~70歲之間的輕型/中型患者,試驗組與對照組各200例。試驗組服用散寒化濕顆粒,對照組服用P藥,兩組皆連續服藥5天,隨訪至第28天。
研究結果顯示,與P藥相比,散寒化濕顆粒顯著縮短輕型/中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症狀恢復中位時間(6.0天 vs 8.0天);顯著縮短患者咳嗽、咽痛、乏力消失的中位時間(6.0天vs 8.0天、3.0天vs 5.0天、3.0天vs 5.0天);顯著縮短患者體溫復常中位時間(23.9小時 vs 39.75小時);在用藥5天內,服用P藥患者核酸轉陰率高於散寒化濕顆粒(65.6% vs 46.4%),抗原轉陰的中位時間P藥也短于散寒化濕顆粒;散寒化濕顆粒組及P藥組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安全性良好。
“這是全球首個多中心輕/中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中西藥頭對頭研究成果。”仝小林説,研究為散寒化濕顆粒的療效提供了高級別的循證醫學證據,證明了中醫藥在治療傳染性疾病的時效、實效、高效、速效。更重要的是,它用科學數據證明了中藥通治方的臨床優勢,為打造中醫藥防治傳染病長效機制提供切實可用的臨床方案和科學研究的範本。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劉保延介紹:“當時在社區向隔離人群發放寒濕疫方的時候,我們在中藥袋上貼上了二維碼,服用方劑後的人群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填報問卷反饋。並且我們還組織了志願者進行隨訪。”該項研究結果顯示,用藥7天后,散寒化濕顆粒可緩解咳嗽、咳痰、氣短、食欲不振、腹瀉、發熱、乏力、情緒緊張等症狀,這成為散寒化濕顆粒臨床新藥審批的重要參考。
“認識到中醫藥是未來新發突發重大傳染病的第一道防線”是仝小林認為此項研究的最大意義所在。他認為,這個研究證實了在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開具中藥方劑的有效性。當國家面對未來新發突發重大傳染病的不確定性時,應當首選中醫藥,築牢社區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可以讓民心安定、減輕症狀、減少重症、減少傳播。
這項研究還鼓勵我們,要加強我國新發突發傳染病中醫藥應急防控體系建設。長期以來,社會上對中醫形成了“慢郎中”的慣性認識,認為“中醫臨床療效緩慢,治不了急症和傳染病”。以“中藥通治方+社區+網際網路”為框架的創新社區防控機制“武昌模式”可以成為一種可推廣的模式應用到未來的新發突發傳染病防控中,讓中醫藥在基層防控的第一道防線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