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的新選擇
2022年中國國家癌症中心(NCC)數據顯示,每年肺癌新發約82.81萬例,死亡約65.70萬例,極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使得肺癌成為我國惡性腫瘤之首。肺癌按照病理程度可被劃分成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分別約佔15%和85%。別看小細胞肺癌的佔比少,它可是“惡名昭著”的肺癌之王。
小細胞肺癌的治療策略
小細胞肺癌是一種肺癌的亞型,屬於神經內分泌細胞來源的腫瘤,得名于腫瘤細胞的小尺寸和細胞形態學的細小特徵,具有分化程度低、惡性程度高、生長速度快、侵襲性強、轉移早和獲得性耐藥等特點,是一種極具侵襲性和致命性的惡性腫瘤。根據病情的發展,小細胞肺癌可以被分為局限期和廣泛期,有三分之二的患者確診時已經處於無法治愈的廣泛期,即使是發現較早的局限期患者,超過75%的患者會在根治性治療後出現疾病復發,5年總生存率(OS)也僅為 15%-20%,因此,如何更有效的治療小細胞肺癌是我們急需攻破的課題。
由於小細胞肺癌的特點和病情的階段,根據2023年《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小細胞肺癌診療指南》推薦,整體的治療策略一般被分為一線治療(初識治療)和二線治療。在一線治療中,通常是採用化療和放療的組合,一線化療方案通常採用一種或多種化療藥物的組合,如順鉑(Cisplatin)、卡鉑(Carboplatin)、依託泊苷(Etoposide)等。這些藥物通過干擾癌細胞的DNA合成或分裂過程,阻止其生長和擴散,從而減少腫瘤負載並緩解症狀。
放療通常與化療同時或順延進行,用於控制腫瘤的局部進展和緩解相關症狀。
儘管一線治療在一定程度上對腫瘤産生有效反應,控制了病情的發展,但同時也可能導致部分患者對藥物産生耐藥性;而較高的復發率和轉移率,即使小細胞肺癌在一線治療中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仍然存在疾病進展和復發的風險。因此,為提高治療效果,小細胞肺癌患者需要進行二線治療。
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的新選擇
儘管小細胞肺癌的預後通常較差,但有效的二線治療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並且改善生活品質,通過控制疾病的進展和緩解症狀,幫助患者更好地應對疾病帶來的影響。由於小細胞肺癌具有較高的異質性,不同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和耐藥性可能會有所不同,在一線治療失敗後,醫生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藥物耐受性和分子特徵等因素,選擇更加個體化的二線治療方案。
2020年,基於一項Ⅱ期籃子研究小細胞肺癌隊列結果,蘆比替定(lurbinectedin)獲FDA加速審評批准二線治療小細胞肺癌。改變了二線治療格局。
近期,《Lung Cancer》(IF:5.3)發表了一項事後分析結果,旨在分析Ⅱ期籃子研究中蘆比替定二線治療無化療間隔(CTFI)點30天且未伴中樞神經系統轉移SCLC亞組的療效和安全性,並將同時期一項隨機對照Ⅲ期研究(ATLANTIS)中的拓撲替康數據作為間接外部對照進行比較。研究發現,接受蘆比替定治療的患者,相較于拓撲替康治療組,具有以下優勢:
●客觀緩解率(ORR):蘆比替定組的客觀緩解率顯著高於拓撲替康組(41.0% vs 25.5%,P=0.0382)。
●腫瘤緩解持續時間(DOR)和總生存期(OS): 蘆比替定組的腫瘤緩解持續時間和總生存期均長于拓撲替康組(5.3 vs 3.9個月;10.2 vs 7.6個月)。
●安全性方面,蘆比替定組點3級血液學異常發生率顯著低於拓撲替康組,包括貧血(12.0% vs 54.1%)、白細胞減少(30.1% vs 68.4%)、中性粒細胞減少(47.0% vs 75.5%)和血小板減少(6.0% vs 52.0%),發生率幾乎不到拓撲替康組的一半。
這項研究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證實,蘆比替定與拓撲替康相比,具有更優的療效、更低的毒性和更好的耐受性;對於CTFI點30天且未伴中樞神經系統轉移的SCLC,蘆比替定較拓撲替康具有更好的臨床獲益風險比。
蘆比替定的出現為小細胞肺癌的二線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為患者帶來了更多希望和曙光。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也期待著更多小細胞肺癌的治療方案出現,惠及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