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膳,開啟舌尖上的養生!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中醫 -

中醫藥膳,開啟舌尖上的養生!

2024-03-20 11:20

來源:南太湖號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把買來的排骨洗凈,切成約3cm的大小備用,再將枸杞、菊花用冷水洗凈,待水燒開後,依次加入排骨、姜及枸杞……這不是菜譜,而是中醫食養藥膳門診開出的首張藥膳方子——菊花麥芽枸杞排骨湯。

▲ 坐診醫生現場把脈

日前,記者跟隨市民王琳(化名)走進湖州市中醫院,體驗用最傳統的“中式養生”調理身體。

挂完號,王琳來到中醫食養藥膳門診,向坐診醫生趙景陽訴説了自己的困擾。原來,隨著季節的更疊,年近60的她感到自己有一點“虛”,不僅食欲不振,情緒不佳,消化功能也顯得不那麼順暢。

作為臨床中藥師兼中醫助理執業醫師的趙景陽細心聆聽,觀察王琳的氣色與舌象,詢問了她的生活習慣和飲食情況,經過辨識體質、病情綜合分析,趙景陽認為王琳的症狀與體內臟腑的功能失調有關,需要疏肝清熱,補腎益精,這才有了開頭菊花麥芽枸杞排骨湯的藥膳方子。

▲ 琳瑯滿目的中藥材

“山藥、杏仁、黑豆、枸杞、桑葚、蜂蜜、生薑、八角、茴香,中餐的許多食材和香料都屬於藥食同源類,它們既是食材,同時也是中藥材。但藥膳不是藥,它強調的是一個膳字,是以食物為主,配以少量藥材,平時一日三餐都是可以吃的。”在開方過程中,趙景陽詳細解釋了藥膳的配比原理和每一種食材、藥材的作用,還特別叮囑王琳在烹飪食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要正確清洗和處理食材,控制火候和時間,確保藥膳的最佳效果”。

▲ 配藥

王琳表示,雖然之前通過網際網路對食療藥膳有所了解,但這次親身經歷讓她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醫文化的博大精深。

“以前總覺得中醫離自己的生活還很遠,但這次體驗讓我認識到,原來生活中處處都有中醫的智慧。”她説。

據了解,增設中醫食養藥膳門診在我市尚屬首次,旨在將傳統中醫理論與現代營養學相結合,為市民提供個性化的健康指導。

“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中醫食療作為一種天然、綠色的養生方式受到大家的青睞。近年來,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發佈了100余種藥食同源中藥材,經過長期的實踐檢驗和論證,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該院藥劑科主任王青華告訴記者,自3月18日門診正式開放後,市民可在每週的週一至週五上午就診。

同時,該院還將積極開展各類健康講座和義診活動,普及中醫食療藥膳知識,提高市民的健康素養和自我保健能力。


【責任編輯:李哲】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中醫腫瘤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致力於促進中醫腫瘤學術思想落地生根,宣傳腫瘤行業最新資訊動態,促進中西醫結合理論多維度落地幫扶,發揮中醫藥服務能力。

投稿郵箱:zy_zhongliu@163.com

品牌合作:88828053   QQ:225414277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