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葉天士“濁邪害清”理論的淺析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中醫 -

關於葉天士“濁邪害清”理論的淺析

2024-03-14 18:53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濁邪,指濕濁邪氣;清,指輕清的陽氣上通于頭面的孔竅,如耳、目、口、鼻等。濕為重濁的邪氣,與熱邪相結合,濕熱蘊積而上蒸,輕清的陽氣被阻遏,以致孔竅壅塞,出現神識昏蒙、耳聾、鼻塞等症狀。《黃帝內經》指出濁氣的生理性質與發病特點,以及涉及的主要臟腑,揭示中焦發病可致濁氣升降失常,其致病廣泛,不僅涉及腸胃中焦證候,並可因濁氣上擾而使心、肺、腦之功能失司而出現神志異常,為葉天士提出“濁邪害清”理論奠定了病因病機與發病認識的基礎。張仲景參合《黃帝內經》“濁”“清”的論述,根據邪氣的致病特點,將致病邪氣稱為“濁邪”“清邪”。《內經》中就有濁邪的記載,並已認識到濕邪與濁邪關係密切。濁邪還與痰飲、血瘀息息相關。《醫學正傳》雲:“津液稠粘,為痰為飲,積久滲入脈中,血為之濁。”張景岳有言:“痰乃津液之變……水谷所成。濁則為痰。”《血證論》載:“血在上,則濁敝而不明矣。”濁邪的産生機理可歸納為水濕、痰飲、瘀血等蘊積體內,日久釀生。“濁”為陰邪,黏膩結聚,纏綿多變,多有夾雜,濕濁、痰濁、瘀濁等常相兼為患,難以速愈。祛濁之法主要有芳香化濁于上,或淡滲導濁于下,或化痰排濁于外,或活血散濁于內,務使濁邪不相兼夾,留戀機體。“濁邪害清”一詞,首見於葉天士《溫熱論》第3條,即“濕與溫合,蒸鬱而蒙蔽于上,清竅為之壅塞,濁邪害清也”,指出溫熱夾濕的證候特點。“濁邪害清”理論源於《溫熱論》,指濕溫病濕熱相搏,熱蒸濕動,蒙蔽于上,阻遏清陽,是葉天士對上焦濕溫病病機和證候的高度概括[5]張仲景參合《黃帝內經》“濁”“清”的論述,根據邪氣的致病特點,將致病邪氣稱為“濁邪”“清邪”。如《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指出:“清邪居上,濁邪居下”,此中“濁邪”乃指濕邪,並進一步指出具有“濕傷于下”“濕流關節”的致病特點,即濕邪重濁下流,以傷于身體下部或流注關節為主[3]。《傷寒論·辨脈法》亦明確記載清邪、濁邪的發病特點。

濕為重濁有質之邪,其性類水屬陰,有趨下特性而易襲陰位。《素問·太陰陽明論篇》稱:“傷于濕者,下先受之”。而濕氣瀰漫,在一些情況下,亦可致上焦為病,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篇》謂:“因于濕,首如裹”。葉天士《溫熱論》認為若“濕與溫合”,可致清竅壅塞見症,精闢地概括為“濁邪害清”,指出了濕熱邪氣致病的證候特點。

《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為“濁邪害清”理論奠定了病因病機、發病認識的基礎。《丹溪心法》指出濕痰化熱生風而蒙蔽清竅,《內經博議》認為清濁失位倒置則神明壅閉,《醫方考》記載濁邪失于所降以上幹清陽等認識。在臨床上為“濁邪害清”理論提供示範。而“濁能害清”“濁害清和症”等名詞的提出,為“濁邪害清”理論最終名稱的確定提供借鑒。濕熱濁邪蒙蔽于上而阻遏清陽,以致清竅為之壅塞而出現耳聾、鼻塞、頭目昏脹甚或神識昏蒙等症狀,多伴見胸悶、嘔惡、不渴或渴不多飲、苔膩、脈濡等症狀。如“濕熱穢濁”結于頭面清竅,可致耳腫;暑必夾濕,暑邪未盡可致“清竅不利”,而神識如迷;暑濕氣蒸瀰漫三焦,濕阻氣結以致神昏,為“諸竅阻塞之兆”。

濕為濁邪,兼證最多,故當“審其為清邪濁邪,知部分,辨其病在何經”。《溫熱論》注重從舌苔辨別濕熱濁邪,反覆強調“必驗之於舌”。若濕熱痰濁阻滯于中焦,則舌苔“或黃或濁”,且須有“地之黃”,即有根舌苔。舌苔白厚黏膩,吐出濁厚涎沫,乃濕熱邪氣與谷氣相搏;白鹼苔者,為胃中宿滯挾濁穢鬱伏。至於邪氣入于營血分,病當舌質紅絳少苔或無苔,若挾穢濁,則舌面即有徵象。舌質絳而有黏膩似苔非苔者,辨為挾穢濁之氣;若白苔絳底者,則為濕遏熱伏之兆。後世醫家基於《溫熱論》的辨舌要點,進一步總結以辨舌苔為主的濁邪判斷依據。濁邪壅閉,如霧氣瀰漫,則“為舌苔、為頭目矇混”。濕熱證初起,舌必有白苔,其時譫語,乃“濁邪蒙閉上焦”,清陽之氣不舒則脘悶懊憹,眼欲迷閉。若舌苔黃膩,則屬“氣分濕熱內蒙包絡清竅”。若感濁邪,如瘟疫及濕溫之重者,則必“舌苔厚膩”;瘟疫穢濁之邪客于膜原,則“舌苔厚滯”。另外,若濁邪挾熱者,舌苔雖白,而其舌本必紅赤,強調要綜合舌苔、舌質以辨證。至於脈象,認為凡六氣外邪之病,其脈有可憑、不可憑者,如暑濕、瘟疫等證,氣血為濁邪壅蔽,則“脈道不清”。《濕熱病篇》總結濕熱之證為“脈無定體”“或洪或緩,或伏或細,各隨證見,不拘一格,故難以一定之脈”。

濁邪為陰邪,以濕邪為主,可由外感而受或內生而生,其中外感疾病中有時特指某些疫癘穢濁之氣。濕屬地氣,氤氳黏膩為濁邪,以濁歸濁,故傳裏者居多,多蘊結于下焦。若外感濁氣,亦從口鼻傳入,以傷肺經氣分。肺主一身氣化而為邪阻,則無以行水而濕無由化。濁邪歸濁道必傳胃腸,濁中清者必傳膀胱。至於內傷雜病,多因臟腑功能失調以致濕濁內生,而濕濁邪氣性趨下為病,而之所以侵害清竅,除部分清竅自病或本自受邪外,需與其他邪氣相合為病,或隨臟腑失調之氣逆而致病。無論是外感病抑或內傷雜病,濕熱性疾病均有內生濕熱的病理基礎。其中外感致病相對發病急,病情以邪氣盛為主;內傷發病相對較緩,病情以實證或虛實夾雜為多,或以臟腑功能失調為主。若以濕熱濁邪為主,其所致清竅失常機制類似。外感疾病中濕濁之邪與熱相合,易於蒙上流竄致病。濕與熱合,或濕土鬱蒸之溫邪,濁邪由內蒸而外溢,所謂“濕熱濁邪,混入清氣之中,無路可出,外則肌膚生瘰,上則頭眩”。濕為濁邪,最善瀰漫三焦,“上蔽清竅,內蒙膻中”。將膻中與清竅並列,均屬於廣義之清竅,而被濕熱濁邪蒙蔽。若濕重於熱,無形邪熱與有形之濕蒸騰瀰漫,致使胸中清曠之地遂成煙霧之區。濕之如霧迷蒙,有蒙閉心包之虞,可見神情呆鈍,時帶錯語,似糊非糊,似爽非爽。濕熱熏蒸三焦,可致耳竅不聰,此為“濁邪之害清”。濕熱初起之“濁邪蒙蔽清陽”,可致眼欲閉、時譫語,“濁邪上幹”則胸悶。濕熱性內傷雜病所致清竅失常,若以臟腑功能失調為主,則須辨別不同的臟腑差異。肺位最高,為清虛之臟,喜通利而惡壅塞,肺臟肅降失司可導致濁犯清竅。如若肺氣不振則“濁邪蒙竅而耳聾”,氣虛不能生津則嗌幹。中焦為氣機升降之樞紐,脾胃屬主濕土之臟腑,中焦脾胃有恙,易致內生濁濕之源。若中陽不足,則陽氣不旋,而濁氣不降。濁邪上犯與氣機逆亂關係密切,其中肝主疏泄氣機,易於橫逆上衝,所致疾病最為常見。厥氣並於上而清濁倒置,則“濁邪幹乎天君”,神明壅窒而令人悶亂無知。清陽在上而濁陰在下,則清濁各得其位而無暴仆,若濁邪風涌而上,清陽倒置,則痰涎壅盛,而致“暴仆”。如寒邪濁邪蘊結或逆氣夾寒濁者,可致胸痹心痛;若“寒飲濁邪”,上衝膻中,可致不臥迷呆。

《臨證指南醫案》謂:“濕溫不能自解,即有昏痙之變”。濕濁邪氣淹滯黏膩而氤氳難解,針對溫熱夾濕的治療,《溫熱論》提出“滲濕于熱下”之“孤邪”療法。若溫邪在表挾濕,則用辛涼輕劑伍以蘆根、滑石等甘淡滲濕之品,以使濕濁從下分利。若濕熱穢濁邪氣、上蒙清竅而致神識異常,當分其濕邪、熱邪孰輕孰重以及氣分、營分之病位差異情況。其中濕熱穢濁鬱閉上焦氣分擾亂心神者,治以清熱開鬱必佐芳香逐穢;濕濁窒塞氣分而邪熱蒸騰者,當以“芳香通神,淡滲宣竅”。濕蘊熱蒸,邪熱竄入心包營分,治當透熱轉氣配伍芳香逐穢開竅;濕熱痰濁內閉心包,則須借芳香逐穢利竅,輕者用菖蒲、鬱金,病重則“須用牛黃丸、至寶丹之類以開其閉”。濕濁上蒙清竅,濁邪害清,則頭暈脹沉重,如蒙如裹;濕濁上蒙心包,則見神志不清,意識朦朧。針對濕濁鬱結所致清竅閉阻神昏,提出了完備的理論闡述及其相應治法方藥。

綜上所述,《溫熱論》將濕熱濁邪侵犯清竅的病理變化概括為“濁邪害清”理論。在葉天士其他著述中,揭示濁邪導致清竅為病的舌象診斷意義,並在醫案中運用諸多化濕祛濁開竅治法。(作者:河北中醫藥大學 崔博偉)

【責任編輯:李哲】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中醫腫瘤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致力於促進中醫腫瘤學術思想落地生根,宣傳腫瘤行業最新資訊動態,促進中西醫結合理論多維度落地幫扶,發揮中醫藥服務能力。

投稿郵箱:zy_zhongliu@163.com

品牌合作:88828053   QQ:225414277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