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出版:閱醫者心聲,摹大醫心境,構築“雙向奔赴”的醫患情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中醫 -

《醫心》出版:閱醫者心聲,摹大醫心境,構築“雙向奔赴”的醫患情

2024-03-12 15:46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圖書作者:白劍峰


《醫心》是醫學人文暢銷書《暖醫》的姊妹篇。本書分為醫心、醫患、醫者、醫改、醫道、醫國等6章,包括《願每位患者都被溫柔相待》《請給醫生一個冒險的理由》《醫生的眼淚為誰流》《讓病人看見醫生的臉》等篇目。

本書通過一篇篇直抒胸臆的評論、一幕幕發生在醫院內外的感人故事,展現出白衣天使的迷人風采和忘我境界,講述了醫患之間的深情厚誼,具有廣闊的醫學視野和深厚的人文情懷。著名漫畫家徐鵬飛為本書繪製了漫畫插圖,提升了本書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作者從近年來醫療衛生領域的熱點事件入手,體恤患者之苦,體諒醫者之難,解答社會之惑,推動改革之舉,深情呼喚最暖最美醫患關係。本書視角新穎,觀點犀利,情理交融,文風質樸,既有專業的深度,又有人性的溫度,是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必備“人文讀本”。

本書看點

●醫學界頂流大咖聯袂推薦。“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天津中醫藥大學名譽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定宇,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辰,北京大學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喬傑,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名譽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郎景和,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張抒揚等醫學界頂流大咖交口稱讚,熱情推薦。

●人民日報主編心血之作。作者白劍峰,人民日報高級記者、經濟社會部主編,文學博士,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曾兼任清華大學醫療研究中心學術顧問、中國醫院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醫師協會道德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友誼醫院理事等,曾獲得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中國新聞獎、中華人口獎等榮譽。本書是白劍峰老師多年心血之作,融入了白劍峰老師對醫者之心、醫患關係、醫療政策等的深刻思考與感悟。

●為成就大醫指明道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醫之大者,匡時濟世。一旦成為醫者,就不再是凡人,因為必須承擔公眾的道德期待。醫學的高度,取決於醫生心靈的高度。醫學不是商業交易,醫生如果只計較于商業收益,那就不再是醫者,而只是會醫術的商人。醫者不僅要幫人解除痛苦,還要讓人活出喜悅。本書蘊含了作者對醫者深沉的愛與期許,並通過多個實例為醫者指出了成就大醫的煌煌大道。

●緊貼時政,暢談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作者站在醫療衛生事業最前沿,以記者獨有的敏銳,以多年沉浸于醫療衛生事業的經驗,結合作者的深刻思考與感悟,解讀我國出臺的多項醫療衛生政策法規,發出倡議,提出建議,寫出思考。讓讀者站在作者的肩膀上,以作者的視角去理解、體悟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真情、真心、真性。作者與醫者共情,為醫者發聲;作者與患者共情,為患者呼號。作者以真情、真心、真性,傳遞著醫者心聲、體恤著患者疾苦,字裏行間充滿了溫暖的正能量。只有真,才能打動人;只有真,才能感化人;只有真,才能與讀者心靈相通,而無論讀者是醫者還是患者。本書突出一個真字,以真情、真心、真性,直抒胸臆,書寫出最真的文字、最真的感人故事,展現出白衣天使的迷人風采和忘我境界,展現出患者與醫者間的溫情,讓醫者暖,讓患者暖,讓社會暖。

●名家漫畫插圖,提升閱讀體驗。著名漫畫家徐鵬飛為本書繪製了漫畫插圖,大大提升了本書的趣味性和可讀性。徐鵬飛,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委會主任,人民日報《諷刺與漫畫》主編,中國新聞漫畫研究會常務理事。本書中,徐鵬飛以徐氏幽默將書中的某些情節以漫畫形式加以表達,讓讀者在受到文字的感動之餘,看到漫畫會心一笑。這大大提升了讀者的閱讀體驗。

目錄:

醫者的心(自序)

第一章 醫心

請對醫生好一點

給醫生一個冒險的理由

像愛護親人一樣愛護醫生

願尊醫重衛蔚然成風

一瓶葡萄糖引發的誤會

一張字條為何感動醫生

善緣相續皆歡喜

培植醫患信任的“善根”

願手術臺充滿溫暖

醫生的眼淚為誰流

讓病人看見醫生的臉

願每位患者都被溫柔相待

“膠囊賓館”傳遞人性溫度

良醫當有工匠心

一束光的力量

醫生,請多一點耐心

第二章 醫患

莫讓紗布遮住信任

用良法為救人者撐腰

還醫生一間安靜的診室

讓“醫鬧”付出失信代價

魏則西留下的生命考題

善終也是一種權利

請呵護醫生的善意

包容醫學的不完美

信任是最好的託付

醫生看病更要看人

呼喚更多全科醫生

全科醫生不是“低端醫生”

別被西方標準牽著鼻子走

驗光配鏡的煩惱

看病體驗感不是“奢侈品”

滿足人民健康新期盼

第三章 醫者

醫生為啥這麼“拼”

醫生“累並快樂著”

別讓醫生“兩頭燃燒”

有一種情懷叫“舍家”

醫生,你的姿勢有多美

用制度保護奮鬥者的健康

願禮遇醫生成為常態

莫讓醫學生吃苦又吃虧

你願意讓子女學醫嗎?

不能淪為論文的“奴隸”

評職稱須破除“唯論文”

醫生不流動,患者下沉難

醫生會被機器取代嗎?

留住鄉村醫生的心

讓鄉村醫生“後浪推前浪”

培養高品質的健康守門人

“大師搖籃”看協和

群星璀璨,照亮醫學的天空

一顆糖丸一座豐碑

離開白求恩的日子

但願天下無疾苦

柳葉刀上鑄醫魂

心中有光天下無盲

第四章 醫改

病雖罕見,愛不能罕至

“機器互認”應成慣例

狗洗澡與人看病

醫生豈能為病人欠費“背鍋”

讓醫生的技術更值錢

用治水思維治理藥品

“北京樣本”不是“孤本”

莫讓耗材再“耗財”

掀翻“號販子”的奶酪

守規則才有高效率

傾聽支架的嘆息

外國人為啥點讚中國醫療

醫聯體,“聯體”更要“連心”

“爭上游”與“向下流”

社區醫院建設重在接地氣

半夜生病愁煞人

從“簽而不約”到“簽而有約”

從“醫不叩門”到“主動到府”

醫改如逆水行舟

三明醫改星火燎原

打通老年人就醫“梗阻”

為老年人留一扇溫暖的窗

“窗簾之約”凝聚“敬老之力”

讓老年人長壽更健康

健康老齡化是長遠大計

激活銀發浪潮的發展潛力

第五章 醫道

堅持中西醫並重不動搖

讓中醫古籍“活”起來

莫讓針灸成“古董”

讓道地藥材不負綠水青山

遵循規律,讓中醫藥永遠姓“中”

守正創新,為中醫藥注入源頭活水

中西醫並重,讓古老瑰寶重煥光彩

發揮優勢,為健康中國貢獻力量

走向世界,讓“中國處方”造福人類

讓中醫兒科大顯身手

用療效證明中醫實力

提升中醫藥的話語權

讓中醫藥文化更有魅力

喚醒更多沉睡的經典名方

讓中醫代代薪火相傳

中醫的底氣來自哪

給你一個相信中醫的理由

瞧瞧咱的“中醫答卷”

一張抗疫良方的貢獻

第六章 醫國

醫生是健康科普主力軍

醫生不能等人生病

“健康禮包”經濟學

健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共用健康中國紅利

奏響健康中國“進行曲”

將愛國衛生運動融入日常生活

持續提升全民健康素養

共繪健康鄉村新畫卷

莫讓“財神跟著瘟神跑”

築牢公共衛生防線

涵養全民健康素養

“救命神器”彰顯生命尊嚴

誰掏空了你的身體

莫忘“舌尖上的健康”

樹立科學文明的飲食觀

珍惜糧食,合理膳食

管住孩子“第一口煙”

還孩子一雙明亮的眼睛

莫讓“宅生活”毀了眼健康

“看得見”更要“看得清”

解除後顧之憂,釋放生育潛能

補齊普惠托育服務短板

牢牢掌握抗疫的戰略主動權

極不平凡的歷程來之不易的成果

後記

【責任編輯:李哲】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中醫腫瘤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致力於促進中醫腫瘤學術思想落地生根,宣傳腫瘤行業最新資訊動態,促進中西醫結合理論多維度落地幫扶,發揮中醫藥服務能力。

投稿郵箱:zy_zhongliu@163.com

品牌合作:88828053   QQ:225414277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