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國癌症發病率之首—肺癌
中華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2023版)指出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簡稱肺癌,是我國及世界各國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已成為人類健康的“殺手”,肺癌究竟為什麼高發?出現哪些身體信號要重視?如何“瞄準”肺癌精準治療延長生存期?為此,為此記者專訪了陜西省腫瘤醫院黨委副書記、主任醫師姚俊濤,一起來聽聽她的“肺”腑之言。
姚俊濤介紹,肺癌嚴重威脅國人健康,在我國,2020年肺癌新發病例高達81.56萬例,死亡約71.47萬例,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國惡性腫瘤之首。肺癌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吸煙、大氣污染、職業接觸、電離輻射、既往肺部慢性感染、遺傳、基因突變等。
肺癌,全稱原發性支氣管肺癌,起源於各級支氣管分支的表面黏膜上皮。病理科醫生根據肺癌細胞在顯微鏡下的形態,將其分為兩大類: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又分為腺癌、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癌及其他細胞類型。非小細胞肺癌佔所有肺癌的85%,小細胞肺癌佔15%。
什麼原因導致了肺癌高發?
眾所週知,吸煙是導致肺癌的最主要危險因素,吸煙過程中可産生40多種致癌物質。
研究發現,吸煙者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比不吸煙者高5-10倍。 且吸煙量越大,吸煙時間越長,風險也越大空氣污染,包括室內空氣污染和室外空氣污染、汽車尾氣和工業排放等這些空氣中的污染物含量與患肺癌的概率成正比。室內空氣污染包括裝修材料,廚房油煙等,女性肺癌的發病率上升目前認為與廚房油煙關係較密切;工作中接觸到煤焦油或石棉的人患肺癌的危險性也會增加;長期接觸帶電離輻射的礦物質或長期接觸輻射線也可能患癌。有肺癌家族史的人比沒有肺癌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肺癌。既往肺疾病史。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擴張症和結核等是肺癌的危險因素,其中肺結核的關係最密切。
出現哪些身體信號要重視?
肺癌發病隱匿,早期肺癌多數無明顯症狀,大多數是在薄層胸部CT檢查時發現;常見症狀有痰中帶血點、血絲或斷續的少量咯血。
中、晚期,肺癌壓迫、侵犯臨近器官、組織或發生遠處轉移時,可産生下列徵象:1.壓迫或侵犯喉返神經,引起聲帶麻痹、嗆咳、聲音嘶啞; 2.壓迫上腔靜脈,引起靜脈怒張,甚至暈厥; 3.侵犯胸膜及胸壁,引起持續性劇烈胸痛; 4.侵入縱隔,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5.侵入縱隔和壓迫位於胸廓上口的器官或組織,引起頸交感神經綜合徵; 6.淋巴轉移後,可出現體表淋巴結腫大; 7.産生內分泌物質,呈現非轉移性的全身症狀:如骨關節病綜合徵、Cushing綜合徵、重症肌無力、男性乳腺增大、多發性肌肉神經痛等。
如何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隨著胸部低劑量薄層CT掃描的推廣應用,肺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已不是難題。關鍵在於每個人首先要有體檢意識,和汽車定期保養一樣,我們自己的身體也需要定期“保養”。體檢時應常規接受胸部低劑量薄層CT掃描。其次,身體有不舒服,特別是出現經久不愈的咳嗽、咯血、消瘦、乏力等症狀,要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警惕肺癌發生。
肺癌的治療效果與發現的早晚有密切關係,早期發現的肺癌,通過手術切除或消融治療可治愈,術後不需化療,治療效果好;但中、晚期才發現的肺癌,需要手術、藥物治療、放療、中醫藥治療等綜合治療,有些患者甚至失去手術切除機會,治療效果遠遠不如早期肺癌。因此,肺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至關重要。
如何“瞄準”肺癌精準治療延長生存期?
到目前為止,肺癌已經進入了精準治療的時代,在所有的惡性腫瘤中已經是走到了前面,既往肺癌治療是放療、化療、手術三大手段,但現在又有了精準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當患者確診肺癌以後,除了進行病理學診斷的鱗癌、腺癌、小細胞肺癌的診斷之外,有些還需要進一步進行基因檢測。通過基因檢測可以找到相應的驅動基因,即治療靶點,採用相應的靶向藥物進行治療,這些靶向藥物不但療效比傳統的化療、放療的療效要好,副作用相對也比較小,患者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品質。(通訊員 柴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