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擠踩踏事故防範小科普
中國網訊 擁擠是一種在很短的時間內,因為某種突發的原因,在人員集中的場所內引起的情緒亢奮、行動過激、人群大量聚集的失控現象。擁擠是突發事件,人們難免遇到,當我們遇到擁擠情形時應該保持冷靜,沉著應對,謹防因為突發的擁擠致使人身傷害發生。公共場所發生人群擁擠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險的,當身處這樣的環境中時,一定要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在行進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後面不知情的人若繼續向前進行的話,那麼人群中極易出現像“多米諾骨牌”一樣連鎖倒地的擁擠踩踏現象。在人多擁擠的地方發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種,一般來講,當人群因恐慌、憤怒、興奮而情緒激動失去理智時,危險往往容易發生。此時,如果你正好置身在這樣的環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傷害。因此如何判別危險,怎樣離開危險環境,如何在險境中進行自我保護,就顯得非常重要。人群在擁擠踩踏時,可以採取六條安全逃生方法。
1、先觀察地形和疏散通道,同時注意地面上的地標箭頭,箭頭指示一般都是逃生的正確方向。
2、如果發現大量人群向自己擁過來,儘量避開或者躲在一邊,或者蹲在旁邊的墻角下,等人群離開後再走。自己陷在擁擠的人流中時,一定要先站穩,不要彎腰撿東西、繫鞋帶,有可能的話,儘快抓住堅固可靠的物體慢慢走動或停住。
3、在人群中走動時,要保持鎮定,穩住重心,防止摔倒,儘量向側方移動,移出人群。遇到臺階或樓梯時,儘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4、一旦進入人群中,千萬不要在人流中突然停下或逆著人流前進,否則很容易被人流推倒,一旦倒下,就沒有機會站起來。一定要順著人流走。
5、當人群非常擁擠時,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手腕,雙肘撐開,雙肘與雙肩平行,彎下腰,雙肘在胸前形成三角保護區,這樣可以防止被前後擠壓而窒息。當看到別人摔倒時,應停止前行,告訴後面的人不要靠近,不要往前擁擠。
6、一旦自己在人群中被推倒,要設法靠近墻體,身體蜷縮成球體,雙手在頸後緊扣以保護身體最脆弱的部分。具體做法是:十指交叉相扣,雙肘向前;雙膝前屈;側躺在地。
二、造成校園擁擠踩踏事故的原因
1、時間多在放學或集會、就餐之時,學生相對集中,且心情急迫。
2、事故發生地點多在教學樓一、二層之間的樓梯拐彎處。上面樓層的學生下到此處相對集中,形成擁擠。
3、學生不易控制自己的情緒,遇事慌亂,常常出現擁擠並大喊大叫的現象,使場面失控。
4、學生不善於自我保護,在擁擠時或彎腰拾物被擠倒,或被滑倒、絆倒,造成擠壓事故。
5、學生平時缺乏對事故防範知識的學習和訓練,無應急措施。
6、有個別學生搞惡作劇,遇有混亂情況時趨勢亂喊亂叫,推搡擁擠,惡意取樂,致使慘劇發生。
7、晚上突然停電或樓道燈光昏暗,造成擁擠事故。
三、擁擠踩踏事故起因
1、人群較為集中時,前面有人摔倒,後面人未留意,沒有止步。
2、人群受到驚嚇,産生恐慌,如聽到爆炸聲、槍聲,出現驚慌失措的失控局面,在無組織無目的的逃生中,相互擁擠踩踏。
3、人群因過於激動(興奮、憤怒等)而出現騷亂,易發生踩踏。
4、因好奇心驅使,專門找人多擁擠處去探索究竟,造成不必要的人員集中而踩踏。
四、校園如何預防擁擠踩踏事件
1、上下樓梯要相互禮讓,靠右行走,遵守秩序,注意安全。
2、在上操、集合等上下樓活動中,不求快,要求穩。
3、不準在樓梯間打鬧、搞惡作劇等。
4、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教育學生上下樓梯靠右行,不擁擠,對學生上下樓梯故意打鬧等不良現象給予制止,防止踩踏不安全事故的發生。
5、樓梯發生踩踏等安全事故時,教師要及時組織疏導、上報,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
6、上下樓梯應該注意安全的問題,教師要經常講,以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
五、防踩踏安全知識
上下樓梯安全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上下樓梯要注意;
不要打鬧不嬉戲,靠右行走是規矩;
遇到危險腳步急,你推我擠最危機;
有人跌倒快扶起,大家一定要牢記;
瞻前顧後莫擁擠,安安全全下樓梯。
防擁擠踩踏歌
出教室,查鞋帶,人與人,不緊湊。
下樓時,要慢走,手在外,腳放實。
不説話,不回頭,不推搡,不打逗。
跑步時,隊整齊,當排頭,壓住步。
繫鞋帶,到圈內,聽指揮,齊行動。
守法紀,講安全,愛生命,重預防。
不打鬧,不擁擠,勿推搶,少張望。
不停留,人暢通,遇險情,不驚慌。
聽密碼,不喧嚷,按次序,排好隊。
三字歌,要牢記,創平安,促和諧。
一旦發生踩踏事故,要立刻採取有效的應對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對群眾造成的傷害。踩踏事故發生後,要立即啟動《擁擠踩踏事故應急預案》。迅速撥打120、110電話呼救,搶救受傷人員。在救治過程中,要遵循先救重傷者的原則,判斷傷勢的依據有:神志不清、呼之不應者傷勢較重;脈搏急促而乏力者傷勢較重;血壓下降、瞳孔放大者傷勢較重;有明顯外傷、血流不止者傷勢較重。要利用一切有效手段快速疏導現場人讓群眾儘快疏散到安全地點,禁止無關人員滯留現場,防止有人故意製造恐慌氣氛,避免再次發生事故。當群眾受傷後,在事發現場應積極採取正確有效的救助措施,為救治傷者贏得時間。在專業醫務人員到達之前,要抓緊時間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自救和互救。當群眾受傷後,在事發現場應積極採取正確有效的救助措施,為救治傷者贏得時間。
1、大量出血不止的處置
受傷者被傷及較大的動、靜脈血管,流血不止時,必須立刻採取止血措 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加壓包紮止血法和指壓法。加壓包紮止血法是用乾淨、消過毒的厚紗布覆蓋在傷口,用手直接在敷料上施壓,然後用繃帶、三角巾纏繞住紗布,以便持續止血。指壓止血法是用手指壓住出血傷口的上方(近心端),阻斷血流,達到止血的目的。
2、發生骨折的處置
發生骨折後,應設法固定骨折部位,防止發生位移。固定時,應針對骨折部位採取不同的方式,可用木板、木棍加捆綁的方式固定骨折部位。受傷者發生骨折無大量出血,且事故發生地離醫院較近時,可讓受傷者原地不動,等待醫生救助。
3、呼吸心跳停止的處置
對呼吸與心跳停止的傷者,應採取人工呼吸與胸外心臟按壓的辦法進行搶救。人工心肺復蘇需要接受專門的訓練,才能在現場救助他人時使用。受傷者呼吸與心跳停止時,正確及時的現場救護可挽救其生命。
(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長征醫院)董蘭 王芳 朱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