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新建區:打造名中醫工作室讓中醫藥事業薪火相傳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中醫 -

江西南昌新建區:打造名中醫工作室讓中醫藥事業薪火相傳

2023-11-27 19:27

來源:中新網江西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中醫藥振興,關鍵在人才。近年來,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區不斷加強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名中醫的引領作用,傳承和創新名中醫學術經驗和技術專長,不斷提高中醫藥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術水準,讓中醫藥事業薪火相傳。

“這脈象數弦,肝火有點旺,可能是壓力大熬夜較多,要多注意休息。”走進區人民醫院“江西省名中醫”熊周勇工作室,候診區坐滿了慕名前來求醫的患者。診室內,熊周勇認真地給患者把脈接診。

熊周勇從醫近40年,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具備紮實的中醫內科學、康複學理論基礎,擅長運用傳統中醫藥治療各種常見病、多發病及各種疑難雜症。榮獲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模、江西省名中醫等榮譽。幾十年如一日,一直堅守在診療一線,每年接診近2萬人。

記者注意到,熊周勇在接診時,都會向身旁的醫生講解診療思路。“他會在看病過程中問診,然後對病情進行總結,教導我們認識這種病的特徵,應當怎樣來治療和用藥。”醫生熊賢志介紹説,熊周勇對待他們要求嚴格,常常讓他們背誦《黃帝內經》《傷寒雜病論》等傳統經方。並向他們講解古代醫學名家的治療思想、治療特點等。

熊周勇在區人民醫院傳幫帶了10名醫生,其中不少醫生已成為各科室的領軍人物,有發明專利2項、南昌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一項、參與課題研究4項,發表各類論文4篇。同時,熊周勇作為江西中醫藥大學研究生導師,給本科生、研究生授課。

“一個人的醫術再高明,本事再大,能夠診治的患者也極其有限,只有通過培養學生的方式才能診治更多患者。”熊周勇表示,“名中醫工作室”對傳承、研究與推廣優秀的中醫學術經驗和技術、培養中醫藥人才具有積極的作用,尤其是名中醫“一對多”的師承模式,將深厚的中醫學術經驗産生了蝶變效應。

名中醫到鄉鎮衛生院坐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南昌市名中醫劉曉根是區中醫院醫生,從醫38年,擅長運用中醫藥治療肝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在國家級、省級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主持省、市級課題兩項。從2021年開始,每逢週一,劉曉根便來到溪霞鎮衛生院坐診,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家服務。

“中醫療效很好,我因患糖尿病需要長期注射胰島素,後經過中醫藥調理後,身體明顯感覺好多了。”今年60歲的熊先生説,家門口的名中醫,讓群眾享受到了優質的中醫醫療服務。

“在日常中,我都是用經方治病,讓廣大群眾得到中醫‘簡、便、廉’的實惠。”劉曉根説,成立了名中醫工作室後,他還在區中醫院傳幫帶了2名醫生,並通過每月在院內開展講座、重點病案研討會,以及下鄉義診等活動,培養更多基層中醫藥人才,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滿足人民群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

據了解,截至目前,該區有省、市級名中醫工作室4個。“下一步,我區將全方位、多角度推進名中醫工作室建設,整理、傳承、推廣名中醫的學術觀點、臨床經驗和技術專長,培育更多的中醫藥人才,促進全區中醫藥事業高品質發展。”新建區衛健委醫政醫管和中醫管理股副股長戴勇華表示。(完)

【責任編輯:李哲】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中醫腫瘤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致力於促進中醫腫瘤學術思想落地生根,宣傳腫瘤行業最新資訊動態,促進中西醫結合理論多維度落地幫扶,發揮中醫藥服務能力。

投稿郵箱:zy_zhongliu@163.com

品牌合作:88828053   QQ:225414277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