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相“醫”:海珠醫療幫扶托起貴定山鄉“健康夢”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中醫 -

山水相“醫”:海珠醫療幫扶托起貴定山鄉“健康夢”

2023-11-16 17:11

來源:金羊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醫院好不好、醫術高不高,全靠老百姓的腳步來丈量。能夠治好病、服務好,老百姓自然會做出選擇。”駐村多年, 貴定縣醫療集團總院副院長趙成煬對此深有體會。

在東西部協作對口支援幫扶中,一批又一批業務精湛的廣州援黔醫務專家千里赴黔,將先進的新業務、新技術帶到貴定,為貴定縣醫療事業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

8c5915a3259799b427cc81642ef33075_52328617_22e21215-848f-4a18-84df-5c55ca377917.jpg

海珠區幫扶團隊參與貴定縣2023年第六個“中國醫師節”大型義診活動

“家庭醫生”翻山越嶺,打通群眾就醫“最後一公里”

力量源自團結,組團凝聚合力。今年以來,海珠區“組團式”醫療幫扶團隊以抱團形式對貴定縣轄內的八個街鎮中心衛生院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形成一張多點覆蓋的醫療幫扶網。

在貴定縣昌明鎮中心衛生院,一套因地制宜、動靜結合的海珠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落地生根。海珠龍鳳家庭醫生示範工作站、海珠龍鳳家庭醫生示範工作室悉數建立。通過簽約,老百姓“少花錢、花少錢、不花錢”就可以解決健康所需,為老百姓提供一個健康和諧的醫療服務環境。

4e002b3eff52a2ddda9d32bdbc4628d3_52328617_e86a4024-5f16-4db5-949a-5ad0609a3abb.jpg

家庭醫生到村民家中簽約問診

“廣州市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全國領先,有很多先進的經驗和做法。龍鳳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口幫扶,把先進經驗與本地實際特點進行有效的融合和銜接,創新出適應昌明本地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和體系,解決交通不便利以及人員分散的情況。”趙成煬説。

ca4f0225b7a8ee5a6aee0e486af66e82_52328617_8b56e571-29a6-4b05-ae82-fa2eca81946f.jpg

居民到醫院進行家庭醫生簽約

記者了解到,基於貴州貴定特殊的地理條件與經濟特徵,一些客觀問題擺在醫療幫扶團隊面前。例如,由於貴定村民居住地比較分散,很多村民住在山上,家庭醫生要繞幾個山頭才能抵達村民家中,這也為問診增加了許多工作量。此外,由於許多年輕人外出務工,村裏老人居多,醫患進行電話聯絡和溝通也比較困難。

7d2e1c1981de4cd426f717f56d973b29_52328617_47aa27c1-f9ad-420c-a23f-dc5ae224bfea.jpg

醫療幫扶團隊翻山越嶺開展巡診活動,打通群眾就醫“最後一公里”

為適配貴定當地醫療就診情況,海珠區“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從團隊構成上創新,以縣級醫生作為團隊組長,結合鄉鎮衛生院醫生、公衛醫生、村醫,形成“組團式”家庭醫生,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幫扶。

“看小病的時候,找到鄉鎮衛生院醫生和村醫,但凡疾病情況變嚴重了,或者是出現大病的時候,患者也能及時找到一個縣級的醫生,保證生命週期的健康,提升身體素質和健康素養。”海珠區龍鳳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師盧斌説。

b0d6f4e9d60dab542f8388d395bc7bc4_52328617_00d3b5c8-f745-43ca-88f4-107fcb6cdf5c.jpg

海珠區龍鳳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師盧斌開展全科醫生講座報告

此外,為進一步解決偏遠山區的就醫難問題,海珠區沙園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固定每週四在貴定縣德新鎮光明村開展巡診活動,為當地群眾提供了可及性、綜合性的醫療服務。

截至目前,該團隊已巡診312人次、開展門診教學2次及住院教學查房2次,在翻過一座又一座山中,及時發現和解答村民的疑難病症,提醒病人儘早診治。

35c8ed35a649b41767fce98344e137f6_52328617_86e89991-f07c-490c-8b90-0b4c9b943b7f.jpg

醫療幫扶團隊醫生在村民家中開展體檢

在醫療幫扶之路上,街鎮“健康小屋”的設立意味著慢性病預防及管理、社會健康安全屏障的建立進一步向深向實。

據悉,該項目以推廣方式讓廣大員工增加了對慢性病的認識。目前,“健康小屋”已在貴定縣捲煙廠、海螺水泥廠等企業成立並運轉,深受企業員工的認可。促使工廠員工學會了自我管理的方法,推廣家庭健康管理的有效方式,以點帶面,增強了社區對慢性病的知曉率、治療率和達標率。

數據顯示,“組團式”醫療幫扶推動貴定縣慢性病防治、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及40歲以上人群大腸癌等重大疾病的篩查與干預控制,走村入企訪校推進“健康小屋”建設。僅2022年,先心病篩查35700人,覆蓋8個街鎮133所幼兒園、小學和教學點,借助東西部協作力量及廣州優質醫療資源,讓手術患兒得到全免費治療。

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業務規培將“輸血”變“造血”

今年以來,海珠區衛生健康局選派醫療領域管理和學科帶頭人16名專家到貴定開展“組團式”幫扶。

手術示教、能力提升培訓、産科高危妊娠管理、中醫推拿業務指導、全科助理醫師規範化培訓……海珠區“組團式”醫療幫扶團隊跨越山海阻隔、以智技賦能貴定縣醫療,有效提升了全縣醫務人員對常見病、多發病及急診急救能力,由“輸血”向“造血”轉變,實現幫扶最終目的。

圍繞上述培訓活動,僅2022年1至9月,海珠區援黔醫療隊一共開展理論授課26次約500人次,教學查房46次,病例討論15次,門診帶教20次。2020級學員在醫師資格考試中通過率達81.25%,貴州省助理全科醫師結業考試通過率92.3%。

海珠區幫扶團隊醫生莫曉婷在貴定縣婦幼保健院開展醫護人員培訓

在技術層面,海珠區援黔醫療幫扶團隊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填補多項技術空白,讓老百姓不出遠門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海珠區援黔醫務幫扶隊隊長王麗英介紹,今年以來,海珠區16名醫務工作者到貴定縣實施幫扶,覆蓋全科醫生、康復、婦科、婦幼保健、兒科、公衛等,駐點在婦幼保健院、貴定縣人民醫院、貴定縣中醫院及鄉鎮中心衛生院,開展3項新技術,如中醫康復科的陽掌綜合療法和小兒推拿,産科的孕産婦體重管理。

海珠區素社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醫師晏輝介紹説,為了提高貴定縣社區衛生院基層孕産婦健康管理的服務能力,她親自去到基層,對全縣從事孕産婦健康管理的醫務人員和村醫開展了兩輪全員培訓,推廣孕期體重管理新技術,科普孕期營養知識。在廣黔醫療幫扶資金支援下,她推動申報的2023年貴定縣孕産婦健康智慧數字化管理項目順利落地。

140fe7fe65f06a0a8ed2834d93bb849c_52328617_ba40f0a3-0e41-497b-bf8c-b12cadb14742.jpg

海珠區素社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醫師晏輝開展專題講座

據悉,該項目推進貴定縣人民醫院數字化圍産營養門診建設及全縣孕産婦健康智慧管理,填補了貴定縣人民醫院孕期營養門診空白,提高了全縣孕産婦保健服務能力。“我們通過開展孕産婦保健特色服務,建立起‘網際網路+婦幼健康’服務模式,讓每位‘準媽媽’享受一站式、連續性、人性化的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晏輝説。

此外,海珠區醫療幫扶團隊通過協調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等結盟醫聯體單位,與貴定縣醫療集團總院搭建了遠端會診和培訓平臺。遠端會診、視頻會議、雙向轉診及影像、心電的遠端診斷……海珠區搭建橋梁,有效解決了棘手病症及疑難雜症。日常工作中,海珠區援黔醫療幫扶團隊還會通過開講座、義診培訓、教學查房、內科幫扶等方式對當地醫療人員進行培養。

貴定縣昌明鎮中心衛生院院長梁成超表示,海珠區援黔醫療幫扶團隊用心用情援助、突破地域限制,真正達到“大病不出縣、小病不出村”的目標,進一步提升了老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當地一些兒童由於父母外出務工,從小跟隨老人生活,在飲食上多以湯泡飯為主,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營養的膳食......通過龍鳳街道帶來的家庭簽約醫生模式、兒科建設協作、遠端醫療會診,對個體進行針對性支援治療,慢慢調整孩子的生長髮育,最終實現了幫扶目標。”梁成超説。

山水相“醫”,大愛無疆。多年粵黔協作,兩地同心同德,薪火相傳間,凝聚的是數批援黔醫務人員的深情厚愛。他們以精湛醫術、創新方法,有效提高當地的醫療水準。同時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貴定縣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貢獻“海珠擔當”。

文 | 盧佳圳 李春煒 陳港波

圖 | 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李哲】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中醫腫瘤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致力於促進中醫腫瘤學術思想落地生根,宣傳腫瘤行業最新資訊動態,促進中西醫結合理論多維度落地幫扶,發揮中醫藥服務能力。

投稿郵箱:zy_zhongliu@163.com

品牌合作:88828053   QQ:225414277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