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涼茶街坊熱捧 四季皆宜苦盡甘來
春溫夏熱秋燥冬寒,廣東人一年四季都有喝涼茶的理由
廣東人的身體裏,除了血液,還奔涌著三種液體:靚湯、糖水與涼茶。有幾個廣東人不是喝涼茶長大的?嶺南天熱地濕,溫高濕重。從晉代葛洪開始,廣東人充分發揮生活智慧,嘗遍百草,又博取各家之長,推陳出新,創造出源遠流長的涼茶文化。“因時而食、四季皆宜”的涼茶成為廣東人抵抗“春溫夏熱秋燥冬寒”的幫手,被譽為廣東人的“續命水”。2006年5月, 國務院正式批准涼茶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涼茶揚名海內外。喝一口廣東涼茶,成為世人品味嶺南味道的最佳方式之一。
溯源
葛洪研究各種溫病良方
元代出現廣東最早涼茶
進入10月,廣州的天氣漸漸轉涼,“老廣”鍾先生發現皮膚開始變得乾燥。“得煲涼茶去秋燥了。”鐘夫人一邊説,一邊麻利地拿出幹柑橘皮,洗凈後撕成小塊,放入茶杯中,用開水沖泡10分鐘,去渣後加入白糖,一杯全家適宜的陳皮涼茶就出爐了。
涼茶被稱為廣東人的“續命水”
為何廣東人要喝涼茶?原來,廣東屬於典型的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且持續時間長,多雨潮濕,再加上廣東人習慣晚睡,很容易生“熱氣”,即人們常説的“上火”。醫書《太平聖惠方》記載:“夫嶺南土地卑濕,氣溫不同,夏則炎毒鬱蒸,冬則濕暖無雪,風濕之氣易於傷人。”
涼茶被稱為廣東人的“續命水”
中國涼茶歷史久遠,論涼茶始祖,學界一般推崇商祖成湯,他曾指出“藥食同源,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概念,即防病于未然。廣東涼茶鼻祖則是東晉著名醫藥學家葛洪。當時,葛洪辭官從今江蘇句容縣來到嶺南,隱居在廣東羅浮山沖虛古觀,煉丹兼行醫。葛洪發現嶺南之地瘴癘流行,就開始悉心研究嶺南各種溫病良方,又到廣州拜南海太守鮑靚為師,並與鮑靚之女鮑姑結為伉儷,一起行醫救世,留下大量醫學專著。
《肘後備急方》是葛洪留給後人的巨著之一,書名的意思是可常備在肘後(帶在身邊)的應急書,即現代的“袖珍手冊”,其中記載了很多契合嶺南氣候的藥方,如“老君神明白散”“太乙流金方”“辟天行疫疬方”等,都是用來治療瘴癘、四時感冒、嚴寒發熱、溫熱上火等症狀的,與後世的涼茶有異曲同工之妙。百姓根據藥方,用寒涼、解暑、解毒的中草藥煮水飲用,孕育出廣東涼茶的雛形。根據葛洪的理論,嶺南人研發出各式廣東涼茶。
廣州的光孝寺始建於三國時期,為吳國名士虞翻來南海(廣州)後所修。他在園中遍種訶子樹,並將寓所命名為“訶林”(“訶林”匾至今仍懸于光孝寺門上方)。虞翻辭世後,其家人捐寓所為廟宇。到了唐代,光孝寺稱為“法性寺”,彼時,僧人們發現寺內井水清涼甘醇,對咽喉及燥熱諸症甚有療效。寺內主持調查後得知,是井旁訶子樹的果實訶子掉落井中的緣故。後來,僧人們取其井水與訶子、甘草等煎製成訶子湯,成為唐代非常受歡迎的涼茶。流傳至今,演變成現在“老廣”十分熟悉的“上清飲”。
宋代,政府在嶺南推廣常服藥物湯方,《養氣湯方》就是其中之一,可預防瘴氣保健強身。由此可見,當時防治瘴氣的藥方已經成型。
不過,廣東涼茶之所以稱為“涼”茶,與宋元之間的醫學僧人釋繼洪有關。元代,廣東有一次瘴癘成災,有人用生薑、附子煮水,放冷後飲用,自覺清涼無比,頗有效驗。釋繼洪在撰修《嶺南衛生方》中,將清熱解毒的湯藥稱為“涼藥”,這正是廣東最早的涼茶。
發展
廣東涼茶清代走向商業化
傳林則徐喝涼茶祛除瘴癘
到了清代,人們煮草藥防病治病的習慣已經形成,用生草藥材煲制涼茶的做法已經流行。據《生草藥性備要》記載,生草藥“煲水飲”“煲茶”和“作茶飲”,可以“清暑”“退熱”“去食積”。葉桂、薛雪、吳瑭、王士雄等醫家對外感溫熱病的病因、病機、診治規律進行系統闡發,中醫溫病學派形成。嶺南醫家積極學習溫病理論,又結合地方特點進行研究,為涼茶提供了直接的理論指導。
很快,商業化的涼茶鋪出現在廣州十三行一帶的街頭。美國商人亨特抄錄了一段與涼茶有關的廣告:“萬應午時茶氣味純正芳香;性質溫和,不寒不熱。健脾開胃,止渴生津,祛寒去濕。總之內疾外感,本茶一概適用,豈不神奇?萬應午時茶係按本堂主人歷代家傳之秘方配製而成。所用各藥,均精心挑選,品質超群,不惜工本,飲者無不稱便。”
清朝道光八年(1828年),廣東鶴山縣人王澤邦(小名“阿吉”)病危,獲得一位神秘道長搭救,並受贈一劑涼茶秘方。他拿著這個秘方,來到廣州十三行靖遠街開鋪售賣“吉叔”涼茶,生意漸旺。
1839年,湖廣總督林則徐奉旨南下禁煙,相傳因舟車勞頓、瘴癘邪氣纏身而上吐下瀉,久醫無果且每況愈下。隨從忽聞十三行王澤邦治此頑疾有奇效。林則徐遂登門求醫問藥,藥到病除。林則徐大喜,登門答謝王澤邦。被問及姓名與所用藥名時,王澤邦回答説:“我姓王,大家叫我‘阿吉’,用來為你治病的是幾味不值錢的草藥。”林則徐感慨地説:“藥無分貴賤,不值錢的草藥,貧苦百姓更能受益。如果能將藥煮成茶,使人隨到隨飲,有病治病,無病防病,那就更是為大眾造福無量啊!你姓王,名‘阿吉’,為人行醫老老實實,藥廉效佳,你的涼茶今後就叫‘王老吉’好了。”不日,林則徐命隨從給王澤邦送來一個刻有“王老吉”三個字的大銅葫蘆壺。從此,王老吉涼茶在嶺南名聲大振。
民國時期,廣州街頭有為數眾多的涼茶鋪,大多是“走鬼檔”,一輛四輪小車上高挂一盞玻璃罩燈,車廂內裝兩個大茶煲,車架前方分門別類擺放著茶杯、茶臺架及各類“送口涼果”,檔主一邊揮勺盛茶,一邊叫賣:“百草涼茶,真料菊花銀花涼茶,涼茶……”令人回味無窮。
20世紀30年代前期,涼茶鋪獨沽一味涼茶。20世紀30年代末,有些涼茶鋪放了個壓榨機器在門口,壓榨新鮮蔗汁,也有竹蔗加入茅根一起煲,稱為“茅根竹蔗水”。由於蔗汁和茅根竹蔗水口感很好,幫襯者日漸增多。再後來,桑寄生蛋茶、生魚葛菜湯、龜苓膏等也出現在涼茶鋪面上。
“黃振龍”涼茶則是民國廣州涼茶業的後起之秀。20世紀40年代中期,黃振龍在廣州仁濟路口開設了第一家涼茶鋪,其熬製的癍痧涼茶功效了得,但喝完癍痧涼茶後苦到全身發抖、懷疑人生的經歷,成為一代代“老廣”的集體記憶。
定型
廣東涼茶“不涼亦非茶”
良藥苦口雞公欖來“救場”
承前人之雨露,潤後世之福土。在一代代涼茶傳承者的堅守與創新下,廣東涼茶品種如雨後春筍般增加。在廣州黃埔區的廣東省涼茶博物館,公眾能見到配方展示的涼茶有12種,包括沙溪涼茶、西瓜皮涼茶、荷葉涼茶、薄荷涼茶、四時感冒茶、桑菊茶、清熱祛濕茶、陳皮茶、銀花解毒茶等,廣東人藥食同源、因時而食,抵抗“春溫夏熱秋燥冬寒”“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智慧從中可見一斑。
以四時感冒茶為例,其主要成分包括藿香、連翹、牛蒡子、荊芥、防風、柑梗、甘草、菊花、生薑、北杏、川芎等,通過清水三碗煎存一碗溫服,有應對鼻塞頭痛、咽喉不利、痰多咳嗽、消暑利濕的功能。
未在廣東省涼茶博物館展示配方的涼茶還有很多,在“老廣”看來,根據苦味的程度,涼茶大致可分為三級,級別越高、口味越重、顏色越深。
初級的涼茶適合“口渴了,來杯好喝的”,包括茅根竹蔗水、菊花雪梨茶、冬瓜檸檬茶、薏仁祛濕茶、紅棗枸杞茶等,這類涼茶不僅顏色多樣,液體也更通透,喝起來酸酸甜甜,可以説是很“好味”。
到了中級階段,“老廣”要解決的是“熱氣”,口味就不是重點了。羅漢果五花茶的“五花”一般指金銀花、葛花、槐花、雞蛋花、木棉花,後兩者屬南方特有。羅漢果雖然含有豐富的果糖,但幹制、煎煮之後的羅漢果茶並沒有明顯的甜味,“五花”的加入又添了幾許清苦。雖然名字裏有果有花,但羅漢果五花茶的味道算不上很好。
而廿四味涼茶的口味和“清熱解毒”的功效已愈發接近中藥,其實,“廿四味”並不嚴格包含24味草藥,而是以魚腥草、薏苡仁、銀杏葉等多種“寒涼”藥材混合熬製而成,多至“廿八”種、少至十八種。
遇到羅漢果、廿四味都澆不滅的“內火”,“老廣”就會拿出終極“神器”——癍痧涼茶,這款涼茶用20余味中藥構成組合拳,攻擊“濕熱入侵人體造成的熱毒”,這種苦得驚人的黑色藥湯也是無數廣東小孩的“童年陰影”。
許多剛到廣東的朋友,看見廣東涼茶,以為涼茶一定是涼的,也是茶。其實不然,廣東涼茶“既不涼,亦非茶”,前文説到,釋繼洪將清熱解毒的湯藥稱為“涼藥”,但廣東人追求意頭,後人覺得“藥”字太難聽,於是“涼茶”二字在清代取代“涼藥”,廣東涼茶的稱謂終於定性。
涼茶裏雖有個“涼”字,但涼茶一定要趁熱喝,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本地人都知道,涼茶越涼越苦,難喝程度也呈指數級增長,而涼茶裏的“茶”字,也和我們常識中的“茶”沒什麼關係,它是以生性寒涼的中草藥為原料、以清熱祛濕為目的配伍而成的。時至今日,在廣東,凡是能起到清熱解暑、祛濕消滯、生津止渴等作用的草藥飲品,都可稱作“廣東涼茶”。
所謂“良藥苦口”,廣東人在喝完涼茶後常吃一顆雞公欖,以解涼茶之苦澀。因此涼茶與雞公欖或其他果脯成為涼茶最佳拍檔,被稱為“送口果”。在許多“老廣”的童年回憶中,每當去上下九喝了一碗涼茶,就會央求父母再買幾顆雞公欖。喝完涼茶再吃一顆雞公欖,入口清甜爽脆,回味無窮,是苦盡甘來的最佳寫照。
傳承
老城區涼茶鋪星羅棋佈
市井間老店仍堅守傳統
1949年之後,廣東涼茶迎來了新的大發展。現代嶺南中醫名家秉承傳統,又與時俱進,開發出更多的廣東涼茶。老中醫梁劍波根據行醫數十年的經驗,創制了“劍波涼茶”;全國知名中醫專家鄧鐵濤對傳統涼茶加以改進,創制“鄧老涼茶”,提出了現代涼茶的理念。
廣東人將一些清熱消暑、祛濕解毒的中草藥配成各式涼茶,開設藥店、攤檔、作坊,誕生出一大批品牌。涼茶業態不斷創新:從最初的街邊水碗涼茶發展到涼茶包,可拎回家煲;又從涼茶粉、涼茶精,發展到涼茶顆粒,人們在家中即可沖泡即飲。
夏桑菊是由夏枯草、冬桑葉、甘菊組成的方劑,早在清朝吳瑭的《溫病條辨》中就有記載。1980年,夏桑菊顆粒誕生,帶動了國內顆粒沖劑的繁榮,至今仍是白雲山星群制藥廠的支柱産品、“老廣”家中常備之物。
從20世紀90年代起,廣東人又開始研製涼茶飲料,使廣東涼茶從藥品轉變為食品飲料,涼茶從嶺南走向全國。21世紀初,紅罐王老吉著力口感主打廣告,火遍全國;廣州本地也開始涌現出黃振龍、平安堂、清心堂、益清元、黎雪珍、徐其修、黎恩涼茶等一批知名涼茶品牌。
漸漸地,市面上的涼茶鋪越來越多。坊間一直有這樣的説法:廣東的涼茶鋪比米鋪還多,每條寬一點的老街上就有一間涼茶鋪,小至私人檔口,大至連鎖店……基本上方圓2公里就有一家,市民隨時隨地可以“整翻杯”(粵語:喝一杯)。時至今日,打開手機端導航APP,輸入“涼茶”兩字,可發現廣州市內有1356間涼茶店,涼茶成為廣東人身邊最常見的飲料之一。
面積小的涼茶鋪,櫃檯放著幾個瓷碗或玻璃杯、幾個鐵壺、幾張寫有涼茶品種的牌子。顧客付費後,拿起一碗濃黑的涼茶,輕皺眉頭喝下去,然後舔舔嘴離開。規模大點的涼茶鋪,櫃檯上擺著兩個葫蘆形的銅壺,顧客到店後往往會點上一碗涼茶或一盅龜苓膏,坐著慢慢品。
這些散落在街頭巷尾的涼茶鋪是“老廣”生活裏最具人情味的存在。若顧客不太懂,老闆還會先詢問:“有沒有咳嗽?鼻涕清還是濁?”然後掀起黃銅鍋蓋,將棕黑色的湯汁舀到瓷碗裏。這多半是廿四味涼茶,不過喝起來卻只有一個味——苦!顧客要一鼓作氣,仰脖大口快快灌下。看到顧客的表情苦過苦瓜幹,老闆會贈“送口涼果”,吃起來酸酸甜甜。一苦一甜的切換之中,老闆還會關心地説:“唔好(粵語:不要)食甘多(粵語:這麼多)煙啦,涼茶飲多亦傷身。”顧客回道:“知啦,今日飲完一杯廿四味,翻去(粵語:回去)會戒口。”
如今廣州的涼茶鋪大多連鎖經營,為顧客望聞問切的涼茶鋪越來越少,不過,市井間依然存有不少老店,可以讓街坊回味當年的感覺。
越秀區德政中路不長,卻分佈著至少4間涼茶鋪。該路160號有黃氏祖傳百暖涼茶店,街坊稍不留意就會錯過。原來,老闆在內巷與沿街鋪之間“橫劈”出一個五六平方米的小房,一個正對街道的四方窗臺就是銷售“櫃檯”,窗臺外兩張小木椅,記者坐下抬頭一看,墻上懸挂著一塊已開裂的白底紅漆手書招牌,手書“黃氏祖傳百暖涼茶店”字樣。
“我開店40多年了,每天早上7點多就起床煲涼茶,連煲4個鐘再賣。”店主黃姨稱一直以來只賣5種涼茶,分別是廿四味、祛濕茶王、菊花雪梨茶、清音茶、感冒特選方。黃姨給記者倒了一杯清音茶,呈棕褐色,初嘗有點酸。“涼茶要趁熱飲,涼咗(粵語:涼了)傷胃啦!酸酸的是楊梅。你牙肉腫痛,喝清音茶最合適。”
馬路對面,德政中路183號則有茗山草藥涼茶店,附近還有黎傳涼茶與黎雪珍涼茶。茗山草藥涼茶店門口還懸挂著一串串葫蘆,象徵老闆娘懸壺濟世的心意。她會依據顧客的身體情況推薦涼茶,並不一味追求多售。“這家店是爸爸傳給我們兩姐妹的,開了幾十年了,和附近老街坊都很熟悉。”
德政中路,黎傳涼茶受到人們歡迎
廣州市海珠區革新路16號有山草堂草藥涼茶。這是一家開業40多年的涼茶老鋪,一直堅持現場煲制,不僅吸引了本地人,還有海外同胞打“飛的”回來喝涼茶。店內涼茶品種不多,但款款皆為經典,尤其是招牌廿四味,對付喉嚨疼痛頗有效驗。煲得黑不見底的藥汁,一口下肚,化不開的苦直涌喉嚨中,但酸苦過後,喉嚨痛自會減輕,真可謂“苦盡甘來”!
革新路,山草堂草藥涼茶店舖內,老闆娘在倒涼茶
革新路,山草堂草藥涼茶店舖內,藥材琳瑯滿目
創新
遍佈神州成非遺
科研助力銷全球
2006年5月25日,國務院正式公佈涼茶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粵港澳21家涼茶生産企業的18個品牌54個秘方及術語受到《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公約》及我國法律的永久保護。
在廣州,廣州王老吉藥業、廣州市香雪制藥、加多寶、廣州黃振龍涼茶、廣州養和醫藥、廣州養和堂鄧老涼茶、廣東健生堂、廣州白雲山和記黃埔、廣州平安堂涼茶、廣州市金葫蘆涼茶、廣州潤芯堂涼茶、廣州清心堂涼茶、廣州市蔡濟陽堂涼茶、廣州市潘仲明涼茶、廣州不二碗涼茶、廣州市黎泉涼茶、廣州佳德醫藥17家機構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涼茶秘方以及術語、企業代表性傳承人。
“非遺”成為最佳代言人,助力廣東涼茶走向世界。2020年,廣東涼茶産量已達200萬噸(含港、澳地區),銷售範圍已覆蓋全國及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義大利、德國、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近20個國家。
王老吉穩坐涼茶頭把交椅,2020年-2022年的復購率保持在40%以上。在壯大涼茶産業過程中,王老吉打造的“吉文化”開了飲料禮品市場的先河。數字化浪潮興起後,姓氏罐、吉言罐、吉慶罐等定制罐成為深受年輕人喜歡的爆款。如今,椰柔、荔小吉銷售額均破億元,刺檸吉還開闢出天然高維c飲料的賽道,助力貴州刺梨、廣東荔枝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致富果”。
當下的涼茶行業已有近500億元的市場規模,如何走向國際成為新的挑戰。在廣東涼茶走向全國、進軍海外的過程中,很多人會問:廣東人説的“上火”究竟是什麼?為什麼熬夜會“上火”?著急會“上火”?為什麼涼茶能“去火”?
為此,2023年,王老吉與暨南大學共同完成了一項科研項目,首次揭開了“上火”的神秘面紗,並揭示了廣東涼茶“瀉火”的原理。暨南大學教授、中醫學院副院長何蓉蓉介紹,“上火”是中醫基礎理論衍生出來的概念。很多人都體會到,喜怒憂思等不良情緒、熬夜以及食用辛辣或者油炸食品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引起“上火”。課題組從情志應激誘導“疾病易感性”的獨特視角切入,將“上火”定義為一種廣泛存在於多種病理過程中的“疾病易感態”。數據表明,情志應激、攝入油炸或者辛辣食品等引起的“內熱”狀態,會顯著增加肌體對各種疾病的“易感性”。嶺南人使用中草藥為原料熬製的涼茶,有清熱祛濕的功效,能通過多靶標協同達到“下火”的作用。這一研究成果為涼茶國際化提供了科學依據。
目前,在海外“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廣東涼茶”,王老吉計劃啟用全新英文品牌,讓“中國王老吉”成為“世界王老吉”,向世界傳播涼茶文化、吉祥文化。
從最早的大碗茶,到如今擺上餐桌的涼茶飲料,從治病救人的初衷到健身養生的理念,廣東涼茶文化不斷傳承創新:以癍痧涼茶為原料,製作“冰廣式”;在濾紙上倒入涼茶沖劑,製作“手衝涼茶”……人們在玩出新花樣的同時更注重“未病時防病、治未病之病”,形成了獨有的防病養生文化。
無論時代怎麼變,廣東人對涼茶的眷戀歷久不變,上火了喝涼茶,濕氣重了喝涼茶,感冒了喝涼茶……四時皆宜的涼茶就像廣東人的“續命水”,伴隨著廣東人走過一個個春夏秋冬,讓人們體會苦盡甘來,品味悲喜人生,感受嶺南文化裏難忘的味道。
廣東涼茶小史
東晉
東晉著名醫藥學家葛洪來到嶺南後,在長期防治疾病過程中,用中草藥煮水飲用,孕育出廣東涼茶的雛形。
宋代
宋代,嶺南常服藥物湯方由政府刻石推廣,《養氣湯方》就是其中之一。
元代
元代,名醫釋繼洪在《嶺南衛生方》中將清熱解毒的湯藥稱為“涼藥”,這是廣東最早的涼茶。
清代
1828年,王澤邦發明瞭水碗涼茶,熬製成後人最熟悉的一種廣東涼茶。
上世紀四十年代中期
20世紀40年代中期,黃振龍在廣州仁濟路口開設了第一家涼茶鋪,癍痧涼茶是其特色,喝完癍痧涼茶,苦到全身發抖成為一代代廣州人的童年記憶。
二〇〇六年
2006年,涼茶成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來自粵港澳的21家涼茶生産企業的18個品牌54個秘方及術語受到《世界文化遺産保護公約》及我國法律的永久保護。
傳統製作工藝
傳統涼茶的製作流程一般包括藥材的切割研磨、稱量、浸泡、入煲、加水、熬製等基本步驟。
切割研磨
藥材的切割、研磨主要是使原本較大的藥材分成小塊,令藥材在熬製中增加與水的接觸面,減少熬製所需的時間;其次通過切割、研磨的藥材體積較小,也方便準確稱取。
稱量
為保證藥材的用量達到其配方的要求,一般在藥材浸泡前均需要經過嚴格稱取。過量的藥材會使涼茶藥效過強,容易對人體産生不良作用,而過少則會降低功效,不能達到正常的保健作用。
浸泡
經過浸泡後的藥材,水分滲入,溶解藥材的有效成分,從而保證藥效。
入煲
由於藥材在熬製中會産生複雜的化學反應,所以煲涼茶以陶瓷器為最佳選擇。另外,陶瓷的傳熱性能緩和,受熱均勻,有利於涼茶熬製。
加水
古代對熬製用水較講究,《本草綱目》提到的用水就分為天水、地水兩類,共43種之多。對現代人而言,凡可供飲用的純凈、無雜質的水都可用來熬製涼茶。
熬製
一般涼茶熬製宜“先武后文”,即先用武火煮沸,然後用文火保持微沸狀態,以免藥汁溢出或煎煳。此外,涼茶熬製時不宜經常“揭蓋”攪拌,因為涼茶藥性多芬芳辛散,如果反覆“揭蓋”,會令藥物中的揮發成分隨之升散,從而降低涼茶功效。
不欲極饑而食,食不過飽;不欲極渴而飲,飲不過多。凡食過則結積聚,飲過則痰癖。不欲甚勞甚逸,不欲起晚,不欲汗流,不欲多睡,不欲規造異巧。冬不欲極溫,夏不欲窮涼。
——晉·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