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總書記看中國丨讓傳統中醫藥插上現代化産業化的翅膀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中醫 -

跟著總書記看中國丨讓傳統中醫藥插上現代化産業化的翅膀

2023-09-25 10:55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湖水澄碧,綠樹幽幽。

走進“綠色工廠”江中藥谷的固體製劑車間,在經過制粒、壓片、包衣、鋁塑包裝等全自動流水線工序後,一個個小藥片從生産線上“吐出”,整齊排列、裝盒。

在距離江中藥谷不到2公里的江西中醫藥大學的圖書館一樓,有一個中醫藥博物館,那裏展陳了我國中醫的起源、傳承、發展歷程。一位位著名醫家,一本本中醫學著作,一份份中藥標本……無不講述著中國傳統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一定要保護好、發掘好、發展好、傳承好。”2016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江中藥谷製造基地考察時,對中醫藥發展提出重要要求。

2016年2月3日,習近平在江中集團江中藥谷製造基地考察時同企業科技人員在一起。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如何把老祖宗的智慧充分挖掘出來,通過現代技術手段加以保護、傳承,更好地為大眾健康服務?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在促進中醫藥産業發展、推動科研創新方面,華潤江中下了不少功夫。”7月27日,華潤江中黨委書記、董事長劉為權對記者説,“從江西中醫藥大學校辦企業,到省屬國企,再到2019年成為華潤集團的直管業務單元,江中在産學研的道路上步子越邁越大、越走越堅定。”

包括以華潤江中為代表的中醫藥龍頭企業在內,近年來,江西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推進中醫藥強省戰略,堅持用新發展理念引領發展行動,推動中醫藥高品質發展。目前,江西已擁有41個銷售額過億元、5個銷售額超10億元的中成藥優勢品種,成功打造6個以中醫藥為主體的百億元産業集群。

聚焦科研創新,讓中醫藥更好地為大眾健康服務

在華潤江中科研中心,實驗室主任楊明帶領研發團隊,經常為了突破某一項關鍵技術,不斷實驗、推翻、反覆論證,日復一日。

3月,一個依託華潤江中和江西中醫藥大學等單位相關優勢資源的國家級實驗室,正式獲得科技部批准建設。

實際上,在創建國家級實驗室之前,該科研平臺已有十餘年的研發基礎,健胃消食片、復方草珊瑚含片等知名中藥品牌,都是傳統中醫藥通過現代技術轉化的成果,深受市場青睞和百姓信任。

“成功創建國家級實驗室,是華潤江中科研創新的重大成果,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要求的關鍵一步。”7年來,公司科研平臺建設從大到強,從研發部長助理成長為華潤江中副總經理的劉文君,既是見證者,也是主要推動者之一。

“不只中成藥,以中藥材為主要原材料的保健食品的研發、生産和銷售也是華潤江中發展的重要方向。”劉文君介紹。

華潤江中灣裏製造基地中藥液體製劑車間二樓展臺,一件件包裝精緻的中成藥、保健品、食品琳瑯滿目。這些以中藥材為原料的産品,通過藥店、商超、網路銷售平臺等,走進千家萬戶,也讓越來越多百姓對中醫藥文化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當時總書記在這個展臺旁,看得很仔細。對於産品的品質安全、市場、價格等情況,非常關心,問了很多問題。”華潤江中灣裏製造基地負責人鐘志堅回憶道。

在江中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向所有制藥企業提出要求,要增強品質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努力研製和生産質優價廉療效好的藥品,堅決杜絕假冒偽劣,為推進全民健康多作貢獻。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給我們醫藥人,尤其是中醫藥人指明瞭方向,強化了擔當。”鐘志堅介紹,華潤江中已獲批籌建江西省中藥製造過程品質控制技術創新中心,通過過程式控制制來提升産品品質。

華潤江中的固體製劑車間。 人民網 朱海鵬攝

以創建國家級實驗室為例,開展科研協作、聯合,是江西省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的法寶之一。

江西加快科技平臺和高端人才一體化佈局,向國家級大院大所要動能,一批“國字號”重大創新平臺相繼落地。

中國中醫科學院與江西省政府共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健康産業研究所;引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組建贛江中藥創新中心;推動中藥固體製劑製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納入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

去年,江西出臺《“科技+中醫藥”聯合計劃項目管理辦法》,探索建立“科技+中醫藥”聯合立項模式,進一步鼓勵高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企業聯合開展科研攻關。

6月,在池塘荷花開、林間梅子落的夏至時節,由9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8位中醫藥學專家與50余位企業家組成的“才聚江西·智薈贛鄱”中醫藥院士專家團,走進南昌贛江新區中國(南昌)中醫藥科創城、撫州資溪,點讚“一方”“一草”“一藥”的江西科研創新。專家們拋觀點、聊思路、説見地、談展望,“中國中醫看江西”的品牌正在打響。

注入人才“活水”,賦能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

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於人。

2月,華潤江中通過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成功引進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課題組組長、中藥現代化研究中心副主任黃成鋼,探索中藥新藥發展新模式。

黃成鋼研究員的加入,進一步充盈了國家級實驗室的高層次人才隊伍,也給江中研發團隊注入更多新鮮血液。

科研院所是科技研發的主力,“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啟動‘雙棲優聘’計劃,向江西中醫藥大學‘要人’,再引進10位有科研經驗、有學術基礎的教授,為國家級實驗室‘選賢’。”劉文君向記者透露,希望通過校企深度合作,更好地促進中醫藥研發成果轉化。

“除了雙棲人才,2016年以來經過引才、培育,公司自有研發團隊博士人數逐年增加。”劉文君介紹,今年公司校招了50名研發管培生,進一步擴充研發人才隊伍。

技能成才,技能強企。近年來,江中在擴大高層次人才隊伍的同時,也重視産業工人隊伍建設。鐘志堅介紹,公司打造了“雛匠、能匠、巧匠、倔匠”四級孵化平臺,儲備和培養技能人才隊伍。同時,創建“勞模創新工作室”“潤藥工匠創新工作室”“先進製造研究室”,激發産業工人創新活力。

2022年8月,《江西省關於加強新時代中醫藥人才工作的實施方案》公佈。根據方案,江西將對中醫藥職稱評審進行改革,中醫藥高級職稱晉陞單獨分組、單獨評審、單設比例,破除“唯學歷、唯論文”論,將“師帶徒”列入評審業績成果條件。同時,最大限度放寬對基層中醫藥人才的晉陞條件。

近年來,江西培養了一批名醫大師、中醫藥領軍人才和國醫大師。目前,全省有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2人,國醫大師3人、全國名中醫6人,岐黃學者2人、青年岐黃學者6人。

萍鄉市湘東區,中醫師正在為群眾進行針灸治療。 李佳鈺攝

6月6日,江西省中醫藥管理局印發《江西省中醫藥人才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促進中醫藥人才向基層流動,推廣“縣管鄉用”“鄉管村用”和人員編制統一調配、流動等制度。

“從人員待遇、發展空間、執業環境、社會地位等方面建立吸引、穩定中醫藥人才隊伍的長效激勵機制。”江西省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搭平臺促融合,加快構建中醫藥産業現代化體系

逛夜市還能體驗中醫養生,是種什麼體驗?

近日,九江都昌市民王女士在東湖廣場逛夜市時,就體驗了一次針灸治療。“施針過後,僵硬的頸椎舒緩了許多。”王女士説道。

在撫州市宜黃縣,鳳岡鎮新斜村的村民也經常能在家門口享受到熱敏灸的溫熱感,附近的中秋熱敏灸康養小鎮更是常年吸引著慕名而來的“灸客”。

如今的江西,越來越多的縣域,像宜黃縣、都昌縣一樣,將中醫藥文化與旅遊發展相結合,全力打造集旅遊觀光、休閒度假、中醫康養為一體的健康養生旅遊目的地。發展中醫藥産業,江西不僅在縱向的探索、挖掘、發展,也在試著橫向的凝聚、跨界、打造。

中國(南昌)中醫藥科創城研發孵化中心項目主體結構通過驗收,樟樹市35個億元以上醫藥項目集中簽約,南昌、九江等地紛紛開展中醫藥夜市健康服務……以“政府統籌+産業整合+文旅結合”的模式,挖掘弘揚本土中醫藥文化,江西構建中醫藥産業現代化體系,新的格局已經徐徐打開。

在樟樹岐黃小鎮裏,藥工正在進行樟幫中藥炮製技藝展演。 人民網記者 時雨攝

作為首批獲准建設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示範區的7個省份之一,江西以“小切口”推動“大改革”,3市6縣在中醫藥服務模式、産業發展、品質監管等方面先行先試。

由贛江新區牽頭,江西中醫藥大學、華潤江中等單位共同創建的國家中藥先進製造與現代中藥産業創新中心,深入開展中藥先進製造核心技術攻關、中藥關鍵技術裝備研製和中藥品質標準體系構建,探索産學研一體化新機制。

2022年11月16日正式啟動的湘贛粵港澳中醫藥全産業鏈協同發展聯盟,聚焦“科、種、工、貿、醫”全産業鏈建設,下設“中藥材合作中心”“中醫藥産業化合作中心”“中醫藥科技創新合作中心”“中醫藥商貿合作中心”,將探索“研發在大灣區、産業化在湘贛粵、市場向海外”的湘贛粵港澳中醫藥産業合作創新模式,加速優質中醫藥資源在粵港澳大灣區流動。

藥材好,藥才好。“中藥材原料的品質問題,是限制中醫藥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除了做好生産,還需要打通産業的上下游,提升中藥品質。”劉為權介紹。2022年以來,著力打造現代産業鏈“鏈長”成為國資央企的關鍵工程,華潤則是中醫藥産業鏈鏈長央企。

“産業鏈的建設,便是希望從上游開始,從中藥材的品質開始,保障中成藥品質。”劉為權説,目前江中正立足於中藥加工——往上游,向指導中藥材種植延伸,往下游,向中醫藥的應用拓展。

當前,江西也在提升中藥材品質上下功夫,建設了54個“定制藥園”和47個省級森林藥材科技示範基地,35個中藥材開展了追溯體系建設,打通了從藥園到藥廠的高品質供應鏈。

如今,創新資源加速聚集,江西省中醫藥産業發展條件得天獨厚。據統計,2022年,全省中藥産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17.68億元。仁和藥業、華潤江中、江西青峰藥業、江西百神藥業進入全國醫藥工業百強。

根據《江西省“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江西省將在政策制度、治理體系上求突破,依託中醫藥創新平臺,促進中醫藥優質資源更加充足、配置更加合理,提高中醫藥服務大眾健康的能力。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託,答好中醫藥現代化之問,讓中醫藥事業更好地為維護人類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江西走出堅實步伐。

【責任編輯:李哲】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中醫腫瘤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致力於促進中醫腫瘤學術思想落地生根,宣傳腫瘤行業最新資訊動態,促進中西醫結合理論多維度落地幫扶,發揮中醫藥服務能力。

投稿郵箱:zy_zhongliu@163.com

品牌合作:88828053   QQ:225414277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