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黃丸:善治疑難肝病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當前位置: 首頁 - 中國中醫 -

六味地黃丸:善治疑難肝病

2023-08-08 11:27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六味地黃丸用三瀉,意在泄腎濁、滲脾濕、瀉相火,應腎藏精主水之機。本方以補為主,以補腎陰為重,且補中有瀉,寓瀉于補,為通補開闔之劑。

•臨床依據肝腎同源、異病同治理論,在疑難肝病出現肝腎陰虧證時,以六味地黃丸為基本方隨證加減,療效顯著。

六味地黃丸,原名地黃丸,為宋代醫家錢乙所創,是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應用歷史的中醫經典名方。經過歷代的應用和發展,該方的臨床應用範圍逐步擴大,主治疾病和證候相應增多,相關實驗研究不斷深入,其作用機制逐步明晰。筆者基於肝腎同源、異病同治理論,在疑難肝病出現肝腎陰虧證時,以六味地黃丸為基本方隨證加減,取得了顯著療效。現將該方的源流衍變、配伍研究、臨床驗案分享如下。


主治範圍逐漸擴大

       本方始於宋代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卷下諸方》,為避南宋趙桓諱而始稱地黃圓(丸),由仲景《金匱要略》腎氣丸去附子、桂枝,易幹地黃為熟地黃而成,主治小兒腎怯失音、囟門不合、神不足、目中白睛多、面色白等。經過元明兩代醫家的運用與發展,地黃丸發生了變化。首先是方名變為六味地黃丸,這一名稱由明代薛己在《正體類要·正體主治大法》中提出:“筋骨作痛,肝腎之氣傷也,用六味地黃丸。”對於薛己加入六味兩字,歷代醫家有三種認識:一是本方由六味藥物組成;二是突出氣味理念,即地黃味苦、澤瀉味鹹、萸肉味酸、丹皮味辛、山藥味甘、茯苓味淡,故名六味;三則認為《易經》中六為陰數,且為老陰之數,又因腎位居於下、主水,六即成為腎的代名詞,將“六”加在地黃丸前面,醒目地表示本方有滋陰壯水的功效。

       錢乙創立此方,專治腎虛導致的小兒五遲五軟之症,適用範圍窄,受眾單一,並未得到當世人的重視。其後張元素對六味地黃丸給予充分肯定。薛己在《外科樞要·治瘡瘍各症附方》中大讚六味地黃丸:“此方乃天一生水之劑,無有不可用者,世所罕知。”趙獻可在《醫貫·先天要論(上)》中稱讚六味地黃丸為“水泛為痰之聖藥”“血虛發熱之神劑”,更擴大了六味地黃丸的運用群體和施治範圍,增加了六味地黃丸的使用頻率。宋代劉昉在《幼幼新書》裏,用該方治療兒科鶴節(指小兒肌肉瘦薄、骨節顯露如鶴之膝部的羸弱症狀)、慢驚風及虛寒等證。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一書中,六味地黃丸用於治療咳嗽、小便不禁、虛損等。明代《醫學正傳》中記載六味地黃丸治腎經虛損、久新憔悴、盜汗發熱、五臟齊損、瘦弱虛煩、骨蒸瘦弱、下血、咯血等。明代吳崑《醫方考》謂:“腎虛移熱于肺,咳嗽者,此方(六味地黃丸)主之。”龔廷賢《萬病回春》記載該方治形骸瘦弱、無力多困、腎氣久虛、寢汗發熱、五臟齊損、遺精便血、消渴淋濁等。明代趙獻可將命門水火之説大加發揮,靈活運用該方于發熱、痰證、咳嗽、吐血、喘證、喉嚨疼痛、耳鳴耳聾、大便不通、小便失禁及夢遺等多種疾病的治療。清代程鐘齡《醫學心悟》中使用六味地黃丸治療類中風、虛勞、頭痛、痰飲、三消、腰痛、産後喘促等十余種疾病。

衍生出“地黃丸家族”

       從宋至清,六味地黃丸的主治病種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早已突破了原有的兒科病證範疇,真正體現了中醫“異病同治”的學術思想。該方所主治的諸多疾病雖外在表現不盡相同,但其病機均有“腎水不足、腎陰虧損”的特點,所以在此基礎上也出現了六味地黃丸的衍變,通過藥物的加減化裁形成了諸多衍生方。

1.八仙長地黃壽丸(麥味丸):明代龔廷賢《壽世保元》所載八仙長壽丸,由地黃丸加麥門冬、五味子而成,又名麥味地黃丸。此方乃肺腎並補之劑,具有補腎斂肺養陰之功,常用於肺腎陰虛之咳喘、消渴等證。

2.滋陰八味丸(知柏地黃丸):明代張景岳《景岳全書·新方八陣》所載滋陰八味丸,由地黃丸加知母、黃柏而成,又名知柏地黃丸。該方具有滋陰降火之功,常用於治療腎陰虛、相火旺之男子滑精、婦女崩漏帶下以及急慢性腎炎等。

3.明目地黃丸:明代傅仁宇《審視瑤函》明目地黃丸,由地黃丸加柴胡、當歸、五味子而成,具有補腎養肝明目的功效,常用於腎虛所致目暗不明等眼疾。

4.歸芍地黃丸:明代秦景明《症因脈治》所載歸芍地黃丸,由地黃丸加當歸、白芍而成,具有補腎養陰、補血養肝的功效,常用於骨蒸潮熱,盜汗自汗以及婦女經、帶、胎、産諸疾。

5.都氣丸:清代高鼓峰《醫宗己任編》所載都氣丸,由地黃丸加五味子而成,又名七味都氣丸,具有補腎斂肺、納氣平喘之效,常用於腎虛呃逆、咳喘氣短或潮熱盜汗等。

6.杞菊地黃丸:清代董西園《醫級》所載杞菊地黃丸,由地黃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具有補腎、養肝明目的作用,常用於肝腎不足所致眼花、目痛等眼科疾病及糖尿病併發目疾者。

7.肉桂地黃丸:清代顧世澄《瘍醫大全》所載肉桂地黃丸,由地黃丸加肉桂而成,具有引火歸元之功,常用於腎陰虛引起的虛火上炎諸證。

8.耳聾左慈丸:清代淩奐《飼鶴亭集方》所載耳聾左慈丸,由六味地黃丸加柴胡、煅磁石而成,具有滋補肝腎的作用,常用於肝腎陰虛所致耳鳴耳聾、頭暈目眩等。


配伍簡析

        六味地黃丸組方由熟地黃八錢,山茱萸、幹山藥各四錢,澤瀉、丹皮、白茯苓(去皮)各三錢組成。經過數百年驗證,臨床療效確切,組方配伍嚴謹合理,被譽為“補陰方藥之祖”。歷代醫家對六味地黃丸的配伍規律均有不少論述,由於學術流派不同,相關論述也有差別。其中爭議的焦點,一是該方用藥“三補三瀉”,是否屬於補益劑?二是該方雖用大劑量熟地補腎陰,但又有山萸肉、山藥,是否為補腎劑?

       筆者認為,六味地黃丸是補益劑,更是補腎劑。《醫方集解》謂:“古人用補藥必兼瀉邪,邪去則補藥得力,一闔一辟,此乃玄妙,後世不知此理,專一于補,必致偏勝之害矣。”本方配伍具有“三補”“三瀉”的特點,但方中熟地黃用量是山萸肉、山藥兩藥用量之和,且“三補”用量明顯多於“三瀉”。方中雖有丹參、茯苓、澤瀉等滲利活血藥,但其用量較小,且意在泄濁腎、滲脾濕、瀉相火,應腎藏精、主水之機。

        總之,本方以補為主,以補腎陰為重,且補中有瀉,寓瀉于補,為通補開闔之劑。


治肝病驗案

       慢性肝病多與肝、脾、腎三臟功能失調密切相關。肝病日久及腎,肝木易化火,傷耗腎陰,導致肝腎陰虧,病情加重。筆者臨床依據肝腎同源、異病同治理論,在疑難肝病出現肝腎陰虧證時,以六味地黃丸為基本方隨證加減,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以下列舉兩則驗案。

肝硬化頑固性腹水案

       張某,男,60歲,既往有飲酒史,患酒精性肝硬化十年余,伴腹水一年余。曾長期服用利尿劑,效果不佳。于2019年6月來我院住院治療,刻下症見:面色灰暗,皮膚、鞏膜輕度黃染,腹部脹大,臍部突出,皮膚乾燥。夜間不能平臥,腹脹,納食減少,行走困難,下腹輕度浮腫,小便不利,大便溏,日一次,睡眠差,口渴欲飲,但不敢飲,舌質紅絳,苔少,舌體腫大,舌下靜脈迂曲延長,脈弦細。血常規檢查:白細胞2.5×109/L,血小板52×109/L。肝功能檢查:總膽紅素63umol/L,白蛋白30g/L,球蛋白40g/L,谷丙轉氨酶82IU/L,穀草轉氨酶98IU/L,鹼性磷酸酶180IU/L,γ-谷氨酰轉肽酶320IU/L,凝血酶原活動度60%,尿常規檢查:尿膽原++,尿膽紅素+。彩超報告:肝硬化,門靜脈高壓,脾大,大量腹水。

診斷:西醫診斷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償期)、脾功能亢進、門靜脈高壓、低蛋白血症、頑固性腹水,中醫診斷為臌脹、肝積(肝腎陰虧,瘀熱內阻)。

治則:滋補肝腎,涼血活血,健脾利水。西醫常規治療同步進行。

處方:生地30g,山萸肉15g,生山藥15g,丹皮15g,澤瀉15g,茯苓15g,大腹皮30g,白茅根30g,椒目10g,茵陳30g,太子參15g,炒白術30g,生龍牡各15g,土鱉蟲10g,醋鱉甲10g,五味子15g,生甘草6g。7劑,日1劑,水煎分2次服用。

二診:患者尿量增加,食欲好轉,體重減輕,腹脹減輕,腹圍減少,但仍感腹脹、口渴,舌質紅,苔少,舌體胖大,舌下靜脈同前,脈弦細。效不更方,上方改生地45g、生山藥30g、澤瀉30g,加知母10g。

三診:彩超檢查結果提示腹部中等量腹水,化驗檢查結果提示肝功能好轉,諸症減輕,舌質紅,苔少,舌下靜脈顯露,脈弦細。上方加地骨皮15g、枳椇子15g,以善其後。

服藥1個月余,腹水消退。仍以六味地黃丸加減化裁,半年後肝功能指標恢復正常,至今未再出現腹水。

按該患者為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償,酒精為濕熱之患,久病必瘀,瘀熱內阻,痹阻肝絡,長期服用利尿劑,使陰津虧耗,而腹水並沒有減少,此肝脾腎功能失調,氣血水搏結于腹中。口服利尿藥物治標不治本,反使肝腎陰虧加重。方選六味地黃丸,肝、脾、腎三臟同補,且用澤瀉泄腎水,丹皮清肝熱,茯苓滲水濕;加大腹皮理氣利水,白茅根清熱利水,椒目利水消腫,茵陳清熱利濕;選太子參、炒白術、五味子,加強健脾養陰作用;生龍牡、土鱉蟲、制鱉甲,軟堅散結活血;生甘草調和諸藥。陰虛臌脹治療頗難,利水易傷陰,養陰易助水濕,六味地黃丸補肝脾腎之陰,泄水濕熱之邪,標本兼治,使頑疾得愈。

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案

       康某,女,52歲,2010年因口乾、眼幹、納差就診,查出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應用熊去氧膽酸治療,肝功能一直異常,故來尋求中西醫結合治療。症見:面色灰暗無光澤,皮膚、鞏膜輕度黃染,口乾口渴,眼幹澀,皮膚瘙癢,大便幹結,小便正常,舌質紅,苔少,舌下靜脈迂曲延長,脈弦細數。肝功能檢查:總膽紅素52umol/L,間接膽紅素23umol/L,直接膽紅素29umol/L,谷丙轉氨酶62IU/L,穀草轉氨酶43IU/L,鹼性磷酸酶170IU/L,γ-谷氨酰轉肽酶138IU/L,白蛋白32g/L,球蛋白40g/L。血脂、血糖、腎功能正常,血常規、尿常規、甲胎蛋白均正常。自身免疫性肝炎檢查:抗核抗體陽性,抗平滑肌抗體陽性。彩超報告提示膽管局部不規則狹窄,膽囊壁增厚、膽汁淤積。

診斷:西醫診斷為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中醫診斷為黃疸、陰黃、肝積(肝腎陰虧,瘀熱內結)。

處方:生地30g,山萸肉15g,生山藥15g,丹皮15g,澤瀉10g,茯苓10g,枸杞10g,菊花g,黃柏g,知母10g,火麻仁30g,地膚子15g,白鮮皮15g,五味子15g,炙甘草6g。7劑,日1劑,水煎服。同時仍口服熊去氧膽酸250mg,每日3次。

二診:服上方7劑後眼幹澀、口乾渴症狀減輕,皮膚瘙癢症狀消失,大便每日1次,舌質紅,苔薄少,脈弦細。上方減火麻仁15g,繼服15劑。

三診:服上方後諸證進一步減輕,舌質淡紅,苔薄少,脈弦細。上方去枸杞、菊花、地膚子、白鮮皮,加生龍牡各15g,土鱉蟲、制鱉甲、地骨皮、丹參各10g。15劑,煎服法同前。

患者服藥後肝功能恢復正常,近十年無明顯不適,肝功能始終正常。

按該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由於治療手段有限,早期診斷、評估和監測具有重要意義。該患者臨床表現為血分瘀熱、肝腎陰虧證,用六味地黃丸為核心處方,隨症加減,肝腎同治,從根本上改善患者陰虛內熱的體質,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長期效果明顯。


【責任編輯:李哲】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中醫腫瘤頻道是中國網的重點頻道,致力於促進中醫腫瘤學術思想落地生根,宣傳腫瘤行業最新資訊動態,促進中西醫結合理論多維度落地幫扶,發揮中醫藥服務能力。

投稿郵箱:zy_zhongliu@163.com

品牌合作:88828053   QQ:225414277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