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走向世界邁出重大步伐 一張中藥處方的貢獻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23-04-11 內容來源:人民日報
王永炎院士(左三)與葛又文(左二)等科研人員進行交流。
王燕平攝
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對清肺排毒顆粒進行檢驗。
林逸培攝影
3年多來,有一張抗疫的中藥處方,在海內外廣為流傳。
這張處方,共有21味中藥,3服一個療程,僅需100多元,體現了中醫藥“簡、便、驗、廉”的優勢。
這張處方,是中醫藥抗疫“三方”的代表,也是抗疫3年多使用面最廣、使用量最大、使用效果最好、科研成果最多的方劑。
這張處方,早在2020年2月6日就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文推薦使用,後續又被列入第六版至第十版國家新冠診療方案,是治療各型新冠患者的唯一通用方劑。
這張處方叫清肺排毒湯,擬方人為葛又文。
2020年7月,清肺排毒湯組方獲得國家智慧財産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2021年3月,國家藥監局批准由清肺排毒湯轉化而來的清肺排毒顆粒上市。
近日,清肺排毒顆粒在加拿大獲批非處方藥上市,成為我國首個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的抗疫中藥。這標誌著中醫藥走向世界邁出重大步伐。
3年多來,清肺排毒湯成為中醫藥抗疫的標誌性成果,彰顯了中醫藥對全球抗疫的貢獻。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永炎評價:“清肺排毒湯通過中醫藥抗疫百年大考。”
親身試藥擬良方
2020年1月20日,葛又文突然接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王志勇的電話:“現在新冠疫情發生,我們正在多方蒐集有關中醫方劑,請你也針對核心病機儘快擬個方子。”
葛又文意識到,這次疫情的病因、病機、病理遠比以往複雜,對人體的傷害也更嚴重,一個簡單的處方,根本達不到普適、速效、決勝的目的。經過深入研判,統籌考慮快速阻斷疫情傳播和臨床救治的需要,他決定將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麻杏石甘湯、小柴胡湯、射幹麻黃湯、五苓散等4個經典方劑有機組合在一起,精心化裁為一個創新方劑。這個方劑不以藥為單位,而以方為單位,方與方協同配合,使其在同等藥量下産生數倍的效果,寒濕熱毒排出速度更快。
2020年1月22日,葛又文把藥方首先在朋友圈公佈。經過轉發,武漢等地的感染者按方抓藥,發燒、咳嗽、乏力等症狀有所改善。為了驗證療效,葛又文親自試藥。他先吃了3服觀察。後來,又連著吃了12服,其間不斷摸脈、查看舌苔、體會感受。5歲的大兒子咳嗽,他就把方子的藥量減半,讓兒子服用,很快咳嗽就好了。接著,他又讓3歲的小兒子按照哥哥的劑量吃藥,沒有不良反應。
2020年1月25日上午,王志勇到北京西站為第一批國家援鄂抗疫中醫醫療隊送行,望著隊員們的背影,他陷入沉思:如果沒有好武器,戰士怎麼打勝仗?拿出一個有良好療效的核心處方,既是最大的辨證論治,也是中醫藥“大鍋湯”抗疫的歷史經驗。
那段時間,王志勇一直在認真研判多渠道收集來的各種處方。1月26日下午1點,葛又文匆匆走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把擬好的處方遞交給王志勇,並堅決要求參加抗疫。
當天晚上,王志勇反覆揣摩葛又文擬定的處方,徹夜未眠。這個處方頗有創新,不但與幾位院士、國醫大師對核心病機的研判一致,而且在治療肺部疾病的同時,兼顧對心臟、肝臟、脾胃和腎臟協同保護。
時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校長王偉看了葛又文的處方,讚嘆道:“這個處方包含了幾個經典名方,融會貫通,古方新用,組合創新。”
用藥如用兵,抗疫如救火。為了儘快深入驗證這張處方的療效,王志勇決定在多個省份啟動臨床救治觀察。
2020年1月27日淩晨3點,王志勇鄭重寫下一份《承諾書》:“……今天我決定在山西、河北兩省啟動臨床觀察。處方所有權、智慧財産權歸葛又文同志,課題研究成果由課題組成員共用。全部責任由我承擔。”
2020年1月27日下午1點,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緊急啟動“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劑臨床篩選研究”專項,首批在山西、河北、黑龍江、陜西4省開展清肺排毒湯救治確診患者的臨床觀察。6天的臨床觀察結果顯示:使用清肺排毒湯的214例新冠患者,總有效率達90%以上。其中,60%以上患者症狀和影像學改善明顯,30%患者症狀平穩無轉重。
2020年2月6日晚上6點50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佈清肺排毒湯前期臨床觀察結果,同時向全社會公佈處方和用法。當天,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文,推薦在中西醫結合臨床救治中使用清肺排毒湯。
疫情發生以來,王永炎院士一直高度關注疫情走勢,他和薛伯壽等國醫大師重點分析了明清兩代疫病流行年表和前方傳回的資料,作出“本次疫情屬於寒濕疫”的判斷。王永炎説,寒濕疫在近三百年來已很罕見。能否準確把握病機,是對中醫的一次大考,同時也是創新的機遇。葛又文擬定並提供的清肺排毒湯之所以能夠快速有效救治新冠患者,也在於精確抓住了這一核心病機。王永炎表示:“我對此方非常贊同。”
效如桴鼓獲認可
葛又文,1987年出生於安徽的一個中醫世家。他幼承家學,熟讀經典。在跟師學習期間,把脈診病,屢起沉疴。一張清肺排毒湯處方,凝聚著他的心血和智慧。
方子靈不靈,關鍵看療效。清肺排毒湯在多個省份的定點醫院使用後,一個個好消息陸續傳來。
某定點醫院負責人一開始並不認可清肺排毒湯,只是礙于面子,勉強留下幾服藥。沒想到,有一名患者只喝了1服就退燒了。另一名患者頭天還高燒臥床不起,喝了1服之後,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動了。從此,清肺排毒湯名聲大振。
河北張家口的一名患者上了呼吸機,不能自主呼吸,也不能自主吞咽,高熱不退。接診醫生向葛又文求助:“能不能用清肺排毒湯?”葛又文詳細詢問了病情,建議將清肺排毒湯兩劑合一加倍量濃煎。幾小時後,收到患者呼吸功能改善的消息。那位醫生興奮地説:“中醫藥對症治療,真是效如桴鼓!”
在武漢的一個隔離點,39歲的李琳持續發燒一週,用了西藥體溫沒有降下來,又喝了清肺排毒湯。接到葛又文的回訪電話時,她還嚷嚷:“這中藥是不是吃壞了?總出汗,還想睡覺。”葛又文問她:“是不是燒退了?是不是想吃飯了?”聽到肯定的回答後,葛又文説:“現在你已經脫離危險期,因為燒得太久,身體虛弱,正在恢復中。”果然,患者很快痊癒。
在湖北抗疫主戰場上,共投放清肺排毒湯湯劑39萬袋、復方顆粒劑50萬劑。湖北以外的10省份66家定點醫院服用清肺排毒湯並納入臨床觀察的確診患者1262例,其中1253例治愈出院,佔比99.28%,包括57例重型患者。所有服用清肺排毒湯的患者無一例由輕型、普通型轉為重型、危重型。
作為清肺排毒湯擬方人,葛又文的貢獻得到了中醫界專家院士的高度認可,王永炎院士和路志正、金世元、薛伯壽、孫光榮、張大寧、唐祖宣等國醫大師分別撰文,闡述了清肺排毒湯的良好效果和作用機理。
2020年3月,葛又文被聘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特聘研究員,與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專家團隊一起開展清肺排毒湯臨床救治、基礎研究和成果轉化工作。
2020年4月17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時任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偉説,各項臨床觀察和基礎研究表明,清肺排毒湯是適用於輕型、普通型、重型新冠患者治療的通用方劑,具有速效、高效、安全可靠的特點。
2021年初,在河北、吉林等地新一輪疫情防控中,清肺排毒湯均作為新冠治療首選方劑。
2022年11月以來,各地相繼出現奧密克戎毒株感染高峰。山東、四川等地根據前期臨床救治經驗,專門發文推薦使用清肺排毒湯,很多醫療機構連夜熬製湯藥向居民免費發放,取得很好的療效。
從原始株到阿爾法、貝塔、伽馬、德爾塔、奧密克戎……3年多來,新冠病毒不斷變異,清肺排毒湯為何依然有效?
王志勇説,中醫治病的宗旨是針對核心病機和臨床症狀扶正祛邪,並不是直接殺滅病毒,這也正是中醫藥抗擊疫病“以不變應萬變”的優勢所在。
制度創新“探路石”
一張處方如何變成一款新藥、如何變成發明專利?清肺排毒湯給了一個答案。
這張處方,不僅成為中醫抗疫的“利器”,而且成為制度創新的“探路石”。
長期以來,我國基本按照西藥的標準審批中藥。為此,很多中醫界專家認為,“以西律中”不符合中醫藥發展規律。中醫藥的生命力在於療效,幾千年來,每一個經典藥方都是經過人用驗證的。中藥是否安全有效,要從臨床去判斷,不能僅靠小白鼠“點頭”。
2020年9月,國家藥監局將中藥註冊分類中的第三類古代經典名方中藥復方製劑,細分為“按古代經典名方目錄管理的中藥復方製劑”和“其他來源於古代經典名方的中藥復方製劑”,明確了以清肺排毒湯為代表的抗疫“三方”的轉化路徑。
2020年12月,國家藥監局發佈《關於促進中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按照中藥特點、研發規律和實際,構建中醫藥理論、人用經驗和臨床試驗相結合的審評證據體系。
2021年3月,國家藥監局按照藥品特別審批程式,在標準不降低、程式不減少的前提下,基於充分的臨床證據,經過嚴格的現場核查,批准清肺排毒顆粒上市。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獲得清肺排毒顆粒上市許可持有人資質。
過去,我國藥品註冊制度是上市許可與生産許可“捆綁式”管理。也就是説,藥品批准文號只頒發給具有《藥品生産許可證》的生産企業,科研機構、科研人員不具備獨立獲取藥品上市許可的資質。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的藥品管理法(第二次修訂)增加了“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有關內容。
如今,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作為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現已委託漳州片仔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産清肺排毒顆粒,為藥品管理制度改革闖出一條新路。
一張已經公開的處方,能否受到專利保護?這是我國智慧財産權領域遇到的一個新課題。
2020年2月6日,葛又文提交了清肺排毒湯的處方專利申請。隨後,王志勇也向有關部門提出加快清肺排毒湯專利審查的建議。
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按照特事特辦的原則,對清肺排毒湯進行了專題研究。當時,專家們認為,清肺排毒湯是在傳統經典名方基礎上的發展創新,屬於我國中醫藥領域在抗疫實踐中産生的創新成果,理應受到專利保護。但遺憾的是,清肺排毒湯的方劑及應用在其申請日之前已被完整公開披露,成為公眾知曉的技術。所以,清肺排毒湯不具備新穎性和創造性,不能被授予專利。
一張處方因緊急用於臨床救治而公開,難道就失去了獲得專利的機會?經過反覆論證,國家智慧財産權局決定打破“藩籬”,支援創新。2020年7月,葛又文的清肺排毒湯組方獲得國家智慧財産權局頒發的發明專利證書,成為我國首個治療新冠病毒感染的中藥復方製劑專利。
清肺排毒湯組方專利的誕生,也促進了相關法律的修訂和完善。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專利法規定,“在國家出現緊急狀態或者非常情況時,為公共利益目的首次公開的”,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在申請日以前六個月內,不喪失新穎性。
2022年7月,清肺排毒湯組方榮獲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獎銀獎,是這屆中國專利獎中唯一獲獎的中藥抗疫組方專利。
走向世界邁大步
2023年4月4日,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消息,清肺排毒顆粒在加拿大獲批非處方藥上市,成為我國首個進入發達國家市場的抗疫中藥。這標誌著中醫藥走向世界邁出一大步,圓了幾代中醫藥人的夢。
加拿大衛生部在我國已批准的清肺排毒顆粒所有適應症基礎上,根據相關研究成果,增加批准了“用於流行性感冒上述症狀者”的新適應症,使其應用範圍更廣。同時,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取得清肺排毒顆粒的品種註冊、生産認證、貿易銷售許可3個環節的全鏈法定資質。
“此次清肺排毒顆粒在海外上市,我國採取了獨立自主的國際持證新模式,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所長王燕平説,作為清肺排毒顆粒的國際持證商,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全鏈條把控該藥的海外註冊、生産和銷售環節,保護了藥品的實際所有權,避免了以往出口藥品被境外代理商持證的被動局面,也為保護國際智慧財産權提供了新路徑。
一張中藥處方,為何短時間內能在加拿大獲批上市?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臨床基礎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馬艷認為,清肺排毒湯以其顯著的臨床療效、明確的作用機理、良好的安全性,以及海外民眾的廣泛使用和多國科研醫療機構的主動參與,贏得了發達國家的認可,也為其在全球推廣奠定了堅實基礎。
3年多來,馬艷一直在跟蹤統計清肺排毒湯的全球科研成果。她説:“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清肺排毒湯可顯著改善新冠患者的臨床症狀,縮短核酸轉陰時間和病程,降低轉重比例和病亡率,針對不同變異毒株及特殊人群療效確切。”
2021年,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李靜團隊對湖北武漢15家醫院收治的8939例新冠確診病例,進行了回顧性數據收集和研究分析。結果表明,使用清肺排毒湯組患者死亡率顯著低於未使用清肺排毒湯組患者,且沒有發生急性肝損傷或急性腎損傷的風險。
海軍軍醫大學張衛東教授團隊的多項研究證明,清肺排毒湯可通過多成分、多靶標對機體起到整體調控作用,從而在改善臨床症狀、避免或緩解炎症風暴的同時,調整改善宿主體內環境,增強清除病毒能力,降低復感復發風險。
中國科學院院士高福團隊的研究顯示,亮肽素可抑制新冠病毒的活性。通過高效液相指紋圖譜和高分辨質譜發現,清肺排毒湯含有亮肽素。這一研究成果進一步闡釋了清肺排毒湯的作用機制。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京團隊從抑制炎症因子風暴與改善免疫抑制兩個途徑,闡釋了中醫藥治療新冠的免疫調節機制。在具有抑制炎症風暴作用的98個中藥中,清肺排毒湯排名第一。
自我國向全世界公佈清肺排毒湯的處方和用法之後,一些國家也借鑒中國經驗用於臨床救治。南韓醫學協會于2020年對2324名新冠患者使用中草藥情況進行了調查,中國的清肺排毒湯在治療發熱時首次使用比例排第一名。調查結果顯示,清肺排毒湯有效改善了新冠患者臨床症狀。
目前,已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研究團隊相繼發佈了清肺排毒湯防治新冠的相關研究成果,包括加拿大、美國、英國、德國等發達國家,顯示了國際上對清肺排毒湯的高度關注。
■記者手記
呼喚更多良醫良方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西醫結合、中西藥並用,是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點,也是中醫藥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的生動實踐。”
3年多來,我國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人口大國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跡。以清肺排毒湯為代表的“三藥三方”成為疫情防控的有力武器,彰顯了中醫藥的獨特優勢和卓越價值,為中國乃至全球抗疫作出重要貢獻。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一個價值巨大的寶庫。正如屠呦呦從東晉葛洪的《肘後備急方》中獲得靈感提取青蒿素一樣,葛又文從《傷寒雜病論》中吸取智慧擬定清肺排毒湯,從而進一步驗證了《黃帝內經》理論的正確性、《傷寒雜病論》方劑的可靠性,也表明中醫藥在疫情防控和增進人民健康中大有可為。我們要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切實把中醫藥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
清肺排毒湯擬方人葛又文是一位年輕中醫,雖然沒有響亮的頭銜和耀眼的光環,但他憑藉紮實深厚的中醫功底,在抗疫中大顯身手。人才是中醫藥發展的第一資源。中醫藥振興發展,離不開優秀的院士專家,也需要發現和起用更多像葛又文這樣的人才。我們要堅持“破四唯”和“立新標”相結合,遵循中醫藥人才成長規律,完善中醫藥人才評價體系,營造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社會環境和發展氛圍,為中醫藥振興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支撐。
當前,中醫藥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發展時機。期待更多良醫良方競相涌現,推動中醫藥事業更好地傳承創新發展,為維護人類健康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 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