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虎壁王氏中醫婦科”傳承人王溫:為更多家庭帶去光明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21-08-10 內容來源:中國網
“在我們山西,有兩個村子很有名,一是杏花村,一提起來就知道是産汾酒的地方,‘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就是指這裡;再就是我們道虎壁村,一提起,就想起來我們道虎壁王氏婦科。”道虎壁王氏婦科第二十八代傳承人王溫如是説。
“道虎壁王氏中醫婦科”迄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以調治不孕不育、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前産後諸病為特色。2011年5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家族譜係與歷史名醫
道虎壁王氏婦科家族行醫的最早記錄可以推算至北宋年間。據族譜記載,王氏一族,源於宋金年間,起于太原晉祠,後遷居於平遙縣東泉鎮。遷居的原因,一是為了躲避戰亂,二是因為東泉鎮盛産草藥。自十一世祖王景幹開始,定居於道虎壁村,世代行醫,如今已經傳承二十九代。
道虎壁王氏婦科的始祖——王厚為金元時期的名醫,禮節名為“泉樂裏三甲”。第四代傳人王時亨乃宋朝進士,一代名醫。第八代傳人王士能,因治愈皇妃痼疾,被封為“大明良醫”並御賜“龍衣”。第十二代傳人王伯輝也因給皇親醫疾有功,被封為“世承先代醫人”。
第十九代傳人王聘宇,為明末名醫,明亡後,與隱居在平遙橋廟教書的醫學大家傅山先生相識並切磋醫術,得傅山醫學理念。第二十代傳人王篤生,為清代著名婦科名醫,對於子孫醫術傳承十分重視,其後人留下家訓:“吾祖王篤生,婦科一醫精;至今二十世,後人遵道行”。
第二十六代傳人王裕普在民國時期被譽為“婦科神手”,新中國成立後,曾出席“首屆全國著名老中醫座談會”,並獻出秘方三則而備受讚譽,是近代王氏婦科的代表性人物。第二十七代傳人王培章人稱“當代傅青主”,因醫術高明,造福一方百姓,連任平遙縣三屆政協副主席。2012年12月,被認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中醫診法(道虎壁王氏中醫婦科)代表性傳承人。
第二十七代傳人王培章(右)和王溫
王溫是第二十八代傳承人,1991年以特殊人才的身份,被引進至山西中醫學院附屬醫院任婦科主任。他自幼秉承家學,四歲時起即隨祖父王裕普、父親王培章接受醫學啟蒙,十七歲獨立行醫至今,在全面繼承家傳醫學的基礎上,對王氏婦科的理論、觀點、診法、方劑均有發展與創新。
王溫説:“我是幸運的,因為受家庭氛圍的熏陶,我自己就喜歡學習中醫,是發自內心的喜歡,而不是被大人逼著學。我經常手不離醫書,做飯時幫著母親拉風箱,一隻手也拿著書看,略微大了點後,一個人拿著一本書,跑到平遙的西城墻上,一看就是大半晌,一本書最後簡直是要把它翻爛了,俗話説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小時候讀的書,我現在還是記得很清楚,可見當時的書,讀的是多麼的紮實……”
守正傳承創新發展
通過一代又一代中醫人經驗的累積,必然會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奇方、妙方,但為什麼王家的藥方八百多年後依舊能得到患者的認可呢?
對此王溫總結了幾點,他説首先醫生也是一種職業,看病對醫生來説也是一個謀生的手段,因此,在師徒傳承的方式中就會慢慢的出現一個“矛盾”,也就是我們老百姓常説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碰到一個“大度”點的師傅還好,如果遇到一個“心眼小”的師傅,可能就會“留一手”,幾代傳下來,這個“留一手”、那個“留一手”,方子最後也就“面目全非”不管用了。但是家族傳承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世界上沒有哪個父親不希望兒子比自己強的,“望子成龍”是每一個父親的心願,傳授的時候不僅會“傾囊相授”,還會格外嚴格、精益求精。
其次是專注的程度不同,“學必專精,而後能有成”,八百年來,王氏始終將主要精力集中在了婦科上,正如程顥所言,“君子之學貴乎一,一則明,明則有功”,專一與專注,造就了王氏婦科的成功。作為一名優秀的王氏婦科後人,不僅需要懂婦科的專業知識,還同樣要注重中醫的基礎理論,以及和不同流派的吸收利用,如陰陽學説、經絡學説、天文地理、氣候季節也都要做到爛熟於心,信手拈來。在王氏的方劑中,會把張仲景、孫思邈、張景岳、傅山的東西融合進去,形成“道虎壁王氏中醫婦科”自己的體系。
第二十八代傳承人王溫
王溫語重心長地強調:如果僅僅靠祖宗留下來的幾個方子,不能做到與時俱進,兼收並蓄,再好的基礎也會慢慢枯萎,難以枝繁葉茂。
所以在繼承家學的基礎上,王溫大膽創新。提出了”凡女子之治病、養生,無不以調理天癸為要”的“旺天癸”觀點,並創“旺癸天神湯”、“暢任湯”、“養血復春湯”、“安和散結湯”等一系列湯方;為了提高診斷的準確性,王溫還提出“少腹為胞宮生殖之募”,創新應用“腹診”,解決了現代女性普遍化粧影響“望診”準確性的問題。此外,王溫創“腹三針”,首次將針灸和道虎壁王氏婦科家傳湯方結合起來,提高了臨床治療效果。
在治療傳統的不孕不育,調經種子,崩漏帶下的基礎上,王溫還對如今多發的“新病”——輸卵管不通、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綜合徵、腺肌症,內膜異位症,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HPV陽性等病也頗有心得經驗。
與時偕行譜新篇
在臨床之餘,王溫還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整理家傳資料、培育後人等非遺的保護與傳承工作之中。他曾與父親王培章同著《傅氏女科家傳應用》一書,獲科技進步二等獎;對父親60餘年的臨床經驗總結,被收錄于《山西著名老中醫經驗集萃》;2018年,王溫與兒子王振興合著《王氏婦科百年傳承錄》,被山西圖書館予以收藏;2020年10月,王溫應邀參加在中國中醫科學院舉辦的“全國中醫婦科疑難病臨床與文獻學術研討會”,為參會醫生授課答疑。
如今王溫已年屆70,本該到了退休的年紀,但仍每天按時到醫館坐診。他説:“由於要培養更多的傳承人,做好傳承發展工作,還要整理祖父、父親和我自己的一些醫案,做好經驗的積累和昇華,我每天只有上午出診。”
王溫在坐診
看到了國家對中醫藥越來越重視後,王溫更是將家傳秘方對外公開申請為製劑,目前養血復春丸、安和散結丸已獲得藥監部門的批准備案;更有女性專用的暖宮貼、泡腳方、婦科凝膠等養生産品也相繼出品。
王溫表示:自己為的不是別的,就是希望能把道虎壁王氏婦科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好好地傳承下去,讓更多人了解、受用,為更多家庭帶來光明與希望,為守護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 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