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級非遺:杜氏口瘡治療技法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21-06-16 內容來源:中國網
衛輝地處河南省北部、太行山東麓,古黃河北岸,是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自古以來是豫北地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 流中心,歷史悠久,人文璀璨。自西漢高祖二年(西元前205年),始設汲縣,衛輝先後為縣治、路治、府治和道治達二千多年,有“南通十省、北拱神京”之稱。衛輝有比幹廟、望京樓、香泉寺、姜太公故里、戰國古長城、戰國古墓群、孔子擊磬處等國家、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化古跡數十處。深厚的文化底蘊,滋養出載譽百年、傳承有序的衛輝“杜氏口瘡治療技法”。2011年12月,該技法被列入河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
杜家先輩舊居河南浚縣(古稱黎陽),允文允武,家聲遠振。清康熙十八年杜家先祖因功勳受皇帝敕贈榮祿大夫從一品督都僉事前,世襲守備,從此來到衛輝,世代為官。清嘉慶年間先祖永興公在衛輝府守備任上,罹患口瘡,數日無法進食,生命重危,家人遍尋名醫,苦無良方。後有老醫者擅治口瘡,遂延醫問診,果有奇效,藥到病除。後永興公為答謝救命之恩,永興公慷慨接濟,奉養不懈,老者感念不已,遂將此口瘡治療絕技傳與永興公之妻。該老者傾囊相授、悉心指導,選材、炮製、加工、合藥,永興公之妻得其真傳。先輩得此治療口瘡技法後,因身居守備,不掛牌行醫,雖廣施聖手,卻不收診金。
第五代傳承人杜世奎在指導傳承團隊
杜世奎老先生現今已經99歲高齡了,他作為第五代傳承人得以學習該技法。杜世奎從小就隨父母長大,父母又是“杜氏口瘡治療技法”的第四代傳承人,可以説是看著杜家醫術、聞著杜家中藥味兒長大的,俗話説:門裏出身,不學自會三分。他十三四歲便跟隨母親給人看病,把得一手好脈,給人診斷病情認真細心,把家傳的中醫診斷四方法“望、聞、問、切”掌握的熟練靈活。他完整地繼承了該技法真正的精髓,兢兢業業地為當地人民群眾解病痛、去疾苦,受到了廣大患者的好評,二十多歲便承擔起了杜家醫術傳承的重擔。
第六代傳承人鐘德芬、第七代傳承人杜勝強按照杜世奎的指導,以言傳心授的方法領會制藥的每一個步驟和細節,如中藥在炮製中剝皮、切片、切絲、水的浸泡、炒制、粉碎、碾粉、純度、劑量都有嚴格要求,一步之差就會嚴重影響到藥的品質,導致配出的膏藥無效或起反作用。合藥是“杜氏口瘡治療技法”中最具有靈魂和魅力的地方,也是該技法最為獨到的地方,合藥時要將炮製好的中藥和所需器具備好,按照患者病情、年齡、作息習慣、臉色、唇色、舌色、膚色和體質等各個方面的狀況綜合考慮後進行合藥,根據中醫“天人相應”、“內病外治”的原理,將制好的藥膏貼敷于相應的穴位上,以達到溫經散寒,疏通經絡,活血通脈的效果,按季節、時節、日時貼藥稱“按時貼藥法”綜合計量。
“杜氏口瘡治療技法”針對口瘡、口腔糜爛、口腔炎、舌裂、舌疔、地圖舌、口腔白斑、口腔扁平苔蘚等病症都有獨特的作用。杜勝強在杜世奎的帶領下,經過多年的認真實踐和潛心鑽研,廣學萃取,承古納今,中西融合,他們在“杜氏口瘡治療技法”治療單一口瘡疾病的基礎上,又研製出針對治療咽炎、咽喉炎、咽峽炎、聲帶炎、鼻炎等多種病症的外治療法。
傳承人鐘德芬、杜勝強在帶教
杜家的醫技醫德醫風,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衛輝很多人都曾受益於杜家的膏藥。直到現在,衛輝有一道經常可見到的風景線,那就是來自省內外的口瘡患者成群結隊地來杜家求醫。
第七代傳承人杜勝強而今經驗豐富、精神充沛,已經完全繼承了“杜氏口瘡治療技法”,並將該技法傳授于杜春陽和趙正麗。杜勝強提出在自身能力範圍內為廣大貧困戶患者和軍人、勞模等人士減免醫藥費,他説:“ 因為我們祖上數代舍藥才有我們‘杜氏口瘡治療技法’的今天,所以我希望可以回歸初心,造福更多民眾,使得該技法能夠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 阮惠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