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中醫”濃墨重彩繪出中醫傳承畫卷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9-10-30 內容來源:中國網
上海市徐匯區是近現代文明的發祥地,也是海派文化的發源地,更是“海派中醫”的重要傳承之所,在這裡,“海派中醫”一直以其匯流百川的大氣、個性鮮明的魅力、不斷求變的創新,不斷造就中醫的繁榮鼎盛之貌。
近日,記者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來到上海益大本草園進行實地調研,進一步了解中醫藥種植生長方面的知識。據介紹,益大本草園由滬上著名中藥世家、上海康橋藥業有限公司創辦,園內栽有多種中草藥且具有藥用研究、傳統中醫藥文化展示等多種功能。在益大本草園記者感受到濃郁中醫藥科普氛圍。園內環境優美,小橋流水、樹木蔥郁,景觀豐富雅致。
該園圍繞“中醫藥科普”讓學生認識更多中草藥種植為核心,向廣大市民和在校學生開放,為中草藥教育提供現場科普教育示範。園區負責人介紹,園內現有600多個品種的中草藥植物,同時也是上海中醫藥大學的教學實踐基地。讓大家在學習中醫同時能近距離觀察中藥植物,知道它們的外觀,了解它們的性味,加深對藥用植物的認知。由此可見注重人才培養也是上海中醫藥傳承發展工作的重點。
中醫藥人才培養要在培訓規範的基礎上推行師承教育才能薪火相傳,生生不息。上海一直在這方面走在改革前列,以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為例,早在2015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作為一項國家制度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的時候,就建立了首批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示範基地(也是上海唯一 一家中醫醫院)。
記者了解到,醫院率先成立了“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辦公室”、“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教研室”,負責和承擔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各項日常事務及協調管理工作,制定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管理、培訓、考核等各項制度,基地教研室成員直接參與住院醫師培訓中的業務問題決策、品質評估和基地考核,突出專業人士在住院醫師培訓中的專業管理。組建醫學教育委員會,院長擔任醫學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各部門聯動,著力解決阻礙教學發展和品質提高的關鍵性問題。
同時,為了保障教學品質,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醫院提供了設備設施完善的學習場地,例如各類型多媒體教室、會議室,每個病區均設有示教室,另外設有圖書館和電子閱覽室,共有館藏圖書32000余冊,電子圖書8000余冊和完善的文獻資訊檢索系統。實際操作是學以致用的重中之重,醫院為此建立1000余平米左右的醫學模擬實訓中心、考試中心和住培師資培訓與發展中心。醫學模擬實訓中心設有中西醫臨床技能實訓、模擬病房、OSCE考站、中央控制室等多個區域,內外婦兒針灸骨傷等訓練項目齊全,擁有解剖模型、穿刺模型,中醫推拿模擬儀、虛擬腹腔鏡、高級3G模擬人等價值1500萬元的模擬教學設備。
去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印發《關於深化中醫藥師承教育的指導意見》,提出支援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中藥的師承教育,構建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和繼續教育有機結合,貫穿中醫藥人才發展全過程的中醫藥師承教育體系。
龍華醫院意識到如果中醫失去了中青年的支援發揚,那中醫藥事業的創新發展將成為無根之木。於是,龍華醫院2001年在全國首創“名中醫工作室傳承模式”,並堅持“以建立名中醫工作室為載體,全面實施中醫藥的繼承、發展、創新工作,推進醫院內涵建設”的發展戰略。現如今,龍華醫院逐漸完善形成了以“名中醫工作室”為基礎的中醫藥學術思想傳承模式,至今龍華醫院先後成立了39個各級各類的名中醫工作室,其中國醫大師工作室4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17個,上海市名老中醫學術經驗研究工作室29個。並於2010年成立“名中醫學術思想傳承辦公室”統一協調、督導名中醫工作室及中醫流派建設。
“名中醫工作室傳承模式”的最大特點是以病房、門診、講座傳授三位一體,多渠道開展學習與繼承,以錄影、錄音、數據庫、文字等不同形式保留名老中醫診療過程和經驗,師生共同應診。老師對學生有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過去師生往往缺乏溝通,目前這種模式讓師生可以圍繞一致的目標,共同成長。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展開展有針對性的課程教育,進行相應的學術指導,以身示範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與行為規範。
“名中醫工作室傳承模式”也注重中醫內涵建設:發揚了特色診療技術,形成了綜合治療方案,提高了臨床療效;更進一步的是通過總結、凝練和提升了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形成“龍華醫院中青年名中醫---龍華醫院名中醫---上海中醫藥大學名中醫---上海市名中醫---國醫大師”的一整套工作室人才培養新模式。讓中醫藥人才在此進行正向迴圈,為新人輩出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