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大好時機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9-10-25  內容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 題: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大好時機

新華社記者田曉航、陳聰

青蒿素拯救數百萬生命、針灸風靡全球百餘國家……作為中華文明的傑出代表,中醫藥不僅為中華民族繁衍昌盛作出了卓越貢獻,也對世界文明進步産生了積極影響。

近年來,我國中醫藥服務體系日益完善,科研水準快速提升,“中國小草”“針灸銅人”走向世界,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駛入快車道。隨著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中醫藥必將給百姓帶來更多獲得感。

獨特優勢護佑百姓健康

重視整體、注重“平”與“和”、辨證論治……中醫藥獨特的健康觀、疾病觀和防治觀,蘊含了深邃的哲學思想。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中醫藥發展,近年來,更把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通過堅持以人為本、中西醫並重、辨證統一中醫特色優勢和現代科學技術,中醫藥在常見病、多發病、重大疑難病、傳染病防治和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醫藥法規政策不斷完善,在防病治病、人才建設、科技創新、特色産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

為了讓越來越多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上中醫,我國出臺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等舉措,為基層“強筋健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已有98.5%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7.0%的鄉鎮衛生院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中醫藥是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治未病、疾病治療及康復中有著獨特優勢和價值作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于文明説,隨著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到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中醫藥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大有可為。

人才科研兩翼齊飛助力創新發展

要為群眾提供全生命週期健康服務,發揮好中醫藥傳統優勢,既需要人才隊伍水準提升,也需要科研能力支撐。

中醫藥高等教育已培養出近200萬名中醫藥專門人才,師承教育與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和繼續教育有機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正在構建……為了讓中華文化瑰寶“代代相傳”,我國加快培養各類中醫專業人才,一批國醫大師、全國名中醫不斷涌現。

中醫藥走向現代化,提升科研能力建設水準至關重要。

當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重點專項已立項支援83個項目,累計投入超過10億元;40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14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一批高水準中醫藥科技創新平臺不斷建立完善。

在傳承和創新共同發力之下,中醫藥科研成果不斷涌現。2000年以來,中醫藥行業共獲得國家科技獎勵117項,其中,屠呦呦獲2016年國家最高科技獎。

“幾千年的發展實踐表明,中醫藥不斷吸收和融合人類的先進技術和人文思想,我們要做好系統挖掘、整理和利用,在創新中産出更多成果。”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説。

中醫藥加快“走出去”

作為一名“懂中醫”的家庭醫生,斯洛伐克駐華大使夫人歐根尼婭·貝洛娃曾見證針灸的奇跡。

“一個晚期癌症病人嘔吐、噁心,無法進食,經過中醫針灸治療後,當晚就能和家人一起吃飯。原本坐輪椅過來就診的他,後來竟可以自己走進診所……”

以針灸為代表,中醫藥正闊步走向世界——

中醫藥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我國政府已同40余個外國政府、國際組織、地區主管機構簽署了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3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辦了數百所中醫藥院校和學堂,培養本土化中醫藥人才。

越來越多國家以法律法規形式確立了中醫藥在本國的重要地位。中藥在五大洲部分國家以藥品和保健品等形式註冊,中藥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

在中國向亞非拉69個國家派遣的醫療隊中,中醫藥人員約佔醫務人員總數的10%。中醫療法神奇的療效,中國醫生負責的態度和精湛的醫技,一次次贏得受援國政府和人民“點讚”。

專家表示,我國的醫藥典籍博大精深,中醫藥的生命力在於創新,要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強關鍵技術裝備和藥物研發,加快實現中醫藥現代化,讓中醫藥更好地惠及全球。

責任編輯: 李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