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大學教授教你如何把零食變“藥食”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9-01-24 內容來源:生命時報手機版
受訪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 李曉君 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 隋 晶 本報記者 單祺雯
阿膠糕、茯苓餅、龜苓膏、薄荷糖、涼茶、酸梅湯等,很多中藥零食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認為多少都會有些養生作用。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李曉君和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隋晶提醒,中藥零食本身也承載了中藥的性質,要根據體質、環境等有選擇地食用。
阿膠糕。阿膠與人參、鹿茸並稱“中藥三寶”,市面上用阿膠製成的保健食品很多,如阿膠糕、阿膠棗等。中醫認為,阿膠味甘性平,可滋陰潤燥,對血虛、面色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等病證有很好的滋補效果。但阿膠屬於滋膩食物,吃之前應辨別體質,比如大便不成形的脾虛患者、口苦口臭的濕熱人群、血液黏稠度高者、經期女性、感冒發熱者不宜服用。另外,吃阿膠還有一些講究。冬季是一年四季中進補的最佳季節,所以冬至後服用阿膠效果最好,阿膠糕或阿膠棗每天吃3~5個即可。服用期間飲食要清淡,儘量避免吃生冷、油膩、辛辣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茯苓餅。茯苓餅主要由茯苓細粉、米粉、白糖等加工而成,其保健作用來源於中醫常用的利水滲濕藥——茯苓。中醫認為,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腎經,有健脾和中、寧心安神的作用。平時適量吃點茯苓餅可增強食欲、助消化,對腎虛所致四肢水腫、小便不利也有食療效果,但不可過量食用。另外,茯苓餅中含有蜂蜜、白砂糖等,血糖偏高者應儘量少吃或不吃。
龜苓膏。龜苓膏具有清熱解毒、滋陰補腎、潤腸通便的功效,早在明末清初時,皇親貴族們就愛吃龜苓膏養生。如今,龜苓膏的配方更加科學,受到大家追捧。不過,龜苓膏有清熱排毒作用,偏寒涼,胃寒和脾胃虛弱的人建議少吃。另外,龜苓膏中的龜板有興奮子宮、活血化瘀的作用,所以孕婦最好不要吃。
薄荷糖。薄荷(學名“銀丹草”)是臨床常用的中草藥,驅風、消炎、鎮痛、止癢效果顯著。大家常吃的薄荷糖裏含有少量薄荷提取物,有發散風熱、清利咽喉的作用,清涼的口感使得很多嗓子不舒服的人都喜歡含上一顆。但薄荷糖藥性寒涼,脾胃虛寒、容易腹瀉及消化不良的人不宜服用。
涼茶。現代人口味重,火鍋、燒烤、麻辣香鍋等食物都可能讓人上火,很多人的緩解方法就是喝涼茶,有人甚至經常拿它當飲料喝。涼茶是由菊花、金銀花、甘草等中藥煮沸後加糖所制,可清熱解毒、清肺潤燥、解暑、散結、消腫,從這點來看,涼茶不失為一種有效的保健飲品。涼茶雖好,但絕對不可大量飲用。從中醫角度看,涼茶性味正如其名,陽虛、寒證體質的人(表現為怕冷、四肢發涼、面色蒼白)不宜飲用。兒童和老人也要少喝,兒童脾胃功能尚不完善,不能及時調整和適應寒涼刺激,容易腹痛、腹瀉;老人經常喝涼茶,陽氣容易受損,或導致消化系統病變。
酸梅湯。酸梅湯由烏梅、山楂、甘草煎煮而成,可開胃消食,健康人群可適量喝一些。但市面上銷售的酸梅湯含有大量糖,而且通常是冰鎮的,所以不建議糖尿病患者、脾胃功能差、經常燒心及濕氣重的人飲用。▲
責任編輯: 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