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中醫藥義診 綻放在身體裏的非遺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9-01-07  內容來源:紅網

  頭痛的市民向醫生描述症狀。

  瀏陽市骨傷科醫院羅醫生為膝蓋痛的張女士進行義診。

  蜜蜂的針拔出後,蜜蜂就死了。

  因肩膀痛想嘗試蜂療的老人。

  用蜜蜂直接刺身體穴位。

  用蜂針刺體。

  拔出蜜蜂的針。

  苗醫田興秀把脈同時還看掌紋。

  苗醫田興秀為市民寫下診斷。

紅網時刻12月27日訊(記者 馮競萱 攝影 陳傑)徒手正骨、蜜蜂刺體、看掌紋診疾,這些罕見的傳統中醫技藝齊集湖南大麓珍寶古玩城,在26日開幕的“非遺點亮美好生活——2017年湖南非遺傳統手工藝博覽會”上為市民送去寒冬裏的一絲溫暖。

來自瀏陽江氏正骨術、郴州陳氏蜂療法、湘西州苗醫藥的傳承人在現場為市民進行免費義診,成為本屆博覽會的最大亮點。相較于其他飲食、手工、服飾技藝展位,中醫展位前聞訊而來的問診市民絡繹不絕。人們對身體的重視似乎遠大於對購物的興趣。身為醫務工作者的姚女士説:“我一身的病都是在尋訪民間傳統醫術過程中逐步治好的,聽説這裡匯聚了高手,就來體驗下。”她是有備而來,午餐便當都準備了。

瀏陽江氏正骨術起源於清代末期,歷經四代相傳,迄今已逾百年曆史,不但正骨手法極負盛名,“法使驟然人不覺,病人知痛骨已合”,傷藥和膏敷帖也療效顯著。第三代傳承人瀏陽市骨傷科醫院榮譽院長江林每週日下午會在長沙江公中醫館坐診,現場為患者正骨,針對疑難雜症開出藥方,市民至少需要提前一個月進行預約。平時江公中醫館以古法養生調理為主營業務,其自製的藥艾條灸療法是一大特色。負責人蔡利介紹:“幾乎不用推廣,許多客戶因為感覺效果好就把全家老小都帶來灸了。”

蜂療是一種以毒攻毒的古老醫術。早在兩千多年前,民間就有了以蜂刺體治療風濕痛的方法,前人把它叫做以毒攻毒。蜂療先行者陳偉的傳人陳海燕、祖湘蒙目前已打破家族傳承,將蜂療推廣向全社會並産業化。祖湘蒙介紹:“我們現在已經面向社會招收傳承人,並將過往積累的資料和經驗提供給湖南中醫藥大學作為本科教材,已制定臨床醫學標準。”現場有不少市民躍躍欲試。涂先生和成先生分別體驗了蜂療法和藥蜂蠟療法,涂先生表示:“只痛了5秒鐘,沒有蜜蜂蜇那麼痛。”記者看到,被蜂針刺過的部位慢慢紅腫起來。“肩周炎刺一次管了一週。”劉先生對蜂療非常認可。而鄭先生因為過敏體質和剛吃過發物的被拒絕體驗蜂療。蜂療對痛風、面癱、風濕、神經系統疾病等療效顯著,但這種療法並非人人都合適,每一次治療都有試敏流程,治療時間並不長,一般為一二十分鐘,療後必須觀察半小時。目前陳氏蜂療在長沙九芝堂中醫館和大漢金橋國際商貿城設有治療點。

位於展館正中心的苗醫傳承人田興秀在現場分外惹眼,84歲高齡的他看起來並不蒼老,身上的舊軍裝挂滿勳章,將患者的手翻來覆去看上一週後,手中毛筆不疾不徐落下,只寫診斷,不寫處方,因為苗藥只能從當地採摘,如果必要得由他們郵寄。苗藥由於取材的局限性,未能全面走向市場,而且由於藥材和診費便宜,經濟效益不高,苗醫在經濟上陷入窘境者大有人在,令苗醫傳承一直都很單薄。田興秀傳授過的學生弟子有四千余人,而正式簽訂師承關係合同的僅張晶爽一人。張晶爽是個東北小夥,談到師承的經歷,他感嘆都是緣分,親眼見識了苗藥的神奇,就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張晶爽介紹:“師傅看脈法獨此一家,不僅把脈還看掌紋。”張晶爽熱心地向市民介紹,用過的膏藥不要扔,放到熱水裏泡腳,可以祛風散寒,溫經解表。

 

責任編輯: 李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