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中醫張勇是沙特富豪夢寐以求的醫生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7-06-13 內容來源: 華西都市報
張勇醫生。
很多人認為“中醫越老越吃香”,而在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一位看起來40多歲的中醫的診室,患者卻絡繹不絕。他叫張勇,是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成都市中醫名醫館主任醫師。只見他指尖沉浮,沉著專注的眼神,總能看透病灶的來龍去脈。其實張勇今年已60歲,之所以看上去年輕,緣于他的“養身之道”,每週都去健身、游泳,他説:“這樣才能在工作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其實張勇在業界早有名氣,他的獨門秘方,是肺間質纖維化獨創新療法,所謂“補腎納氣治本,開肺化瘀治標”。他曾是醫院最年輕的門診醫生,獲得了國家級名中醫、四川省名中醫、國家級師承導師等眾多榮譽。日前,張勇又被評為2016年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12日,面對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的採訪時,張勇謙言:“患者的口碑才是我的根基,最大程度地減輕病人的痛苦,是醫生的天職。”
疑難之症/
他“啃”古籍獨創療法 治肺間質纖維化
張勇畢業于成都中醫藥大學,從醫已經30多年了。上世紀80年代,
張勇接觸了許多肺間質纖維化和肺癌患者,他們似乎沒有被治愈的希望,這讓張勇感到深深惋惜,但同時也激起了他的“鬥志”,“那麼多病人得不到治愈,我必須攻克它。”於是,張勇開始尋求新的治療方式。
從此,張勇每個週末都會“泡”在四川省圖書館,“每天就背兩個麵包,帶一瓶水,在圖書館一直呆到閉館。”張勇説,他在《黃帝內經》《傷寒論》等中醫經典、名家著作中尋找線索,再結合臨床整理了30多萬字的筆記,還做了7萬多張便於記憶的卡片。
經過三年多的潛心研究,張勇總結出一套自己的“獨門秘笈”,採取“補腎納氣治本,開肺化瘀治標”的中醫方法治療肺間質纖維化,使病人的通氣功能得到改善,免疫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中醫藥真的是博大精深,很多治病的方法都能在中醫經典中找到答案。”張勇説,雖然他找到了新的治病方向,但在學術上的研究並不能停止,不斷地為病人尋找治病良方,“最大程度地減輕病人的痛苦,這是醫生的天職。”
成名之作/
“救活”重病老太成最年輕掛牌醫師
一般情況下,醫院有資格出門診的醫生都要有高級職稱要求,但當時只有中級職稱的張勇,卻憑藉精湛的醫術和患者的口碑獲得了醫院和患者的認可,年僅30歲的他,“破格”成為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的門診掛牌醫生。“金盃銀盃不如患者口碑”,這句話在張勇身上得到了充分體現。但讓張勇開始“名聲大噪”的,還要從救治鼓樓街的鄧老太説起。
1991年的一天,有人到醫院找到張勇,説有個太婆患了肺間質纖維化,快要撐不下去了,希望他能幫忙想想辦法。“我蹬著自行車就去了。老太太大口大口地出氣,脈若細線。”張勇按照自己獨創的方法給老太開了方子,並叮囑老太家人,如果第二天老人能半坐起來喝點稀飯,就有希望了,“結果三天后,她果然能半坐起來喝點稀飯了,四天后就能下地自己去上廁所了。”不適症狀得到極大緩解。
從那之後,“這個醫生太神了”之類的話,便被傳開了,前來找他看病的人絡繹不絕。
驚世之舉/
背藥罐跨國救人讓沙特富豪“點讚”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張勇獲得的榮譽也越來越多。成都市第三屆“十大傑出青年”、四川省首屆傑出青年中醫、成都市十佳醫務工作者。隨著名譽而來的,還有各地慕名求診的患者,從省內到省外,甚至國外的病人都來找他。
2003年2月,張勇接到了來自瑞士日內瓦的電話,電話那頭的患者是一名肺間質纖維化的沙特富豪。當時,世界知名的肺科專家、德國蓋森大學醫學院的格林格教授領銜的醫療組,在為這個老人治療,但無法解決問題。
接到邀請後,張勇根據對方醫生發來的9頁病歷及醫生口述的情況,開始準備中藥。10月,簽證、請假等手續辦好後,張勇帶著50多味中藥和一個中藥罐登上了去日內瓦的飛機。
接下來,張勇先為老人開了三服中藥並指導工作人員熬藥,服藥4天后,老人的呼吸順暢多了,又吃了幾天,老人居然可以取下氧氣罩了。幾個月之後,這位富豪已經可以到戶外散步了。
見識到中醫是神奇後,老人希望張勇能留下當他的私人醫生,並開出了豐厚的回報,但張勇拒絕了。“中醫的根基在中國,醫院培養了我,我還有那麼多病人,他們是我的根基。”張勇説,他也答應這名富豪,如果需要再來看病,他會立刻趕來。
年輕之道/
每週鍛鍊身體保持良好精神狀態
“沒想到把脈也能獲得這麼高的榮譽。”張勇説,在他的認知裏,能獲得國務院政府津貼的,都是在航空航太、研究導彈等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人。要知道,獲得這份榮譽的人,要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事業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成效顯著併為同行所公認才行。
在獲得過這個榮譽的人中,張勇算得上是“年輕人”,但今年已經60歲的他看起來只有40多歲,這得益於他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和堅持運動。
他曾經熱衷於體育文藝,籃球、美聲都是強項。但為了事業,他把這些愛好都放棄了,唯有兩樣至今保留——健身和游泳。每週三晚上,張勇都會去健身、游泳鍛鍊,理由卻還是跟工作有關,“這樣我才能在工作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周家夷攝影劉陳平
責任編輯: 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