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擾動心神,中醫教你安然度夏不煩躁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7-06-08  內容來源: 羊城晚報

  端午過後,天氣異常悶熱,氣溫一下子飆到35℃-36℃,熱浪滾滾。網友直呼,酷夏來得太迅猛。中醫認為,夏季屬火,其性熱,通於心,主長養。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沙醫院中醫科副主任中醫師鄧聰指出,夏季天氣炎熱,陽光猛烈,這個季節的特點就是暑邪當令,所以從順應自然的角度講,我們不要厭惡日長天熱,反而要平心靜氣,此時養生主要在疏肝養心、清熱消暑、增酸生津。

  夏季養生,注重疏肝養心

  夏季養生要疏肝養心。一方面“夏氣與心氣相通”,炎熱的夏季極易擾動人的心神,出現煩躁不安、心緒不寧;另一方面肝在志為怒,憤怒時肝氣亢盛,“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屬火的心氣也會隨著屬木的肝氣而充盛,使“通于夏氣”已十分旺盛的心氣“太過”。

  通俗地講,就是在夏季,天氣讓人容易煩躁,但我們自己卻不能被環境左右,要注意精神的調養,保持神清氣和、心情愉快、安閒自樂。這能有助於預防生氣發火而導致的血壓升高、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夏季中午是一天中氣溫最高的時候,也是手少陰心經循行的時間(11~13時),心經氣血最旺,“壯火食氣”,此時心氣容易耗傷,所以奉勸各位上班族,午休一會兒能夠養心,午休時間以30-60分鐘為宜。

  此外,夏季應順勢利導,注意養護陽氣,切勿損傷陽氣。避免一些貪涼的壞習慣,如過吃生冷、吹空調過冷過久、睡地板等都會使寒邪進入體內損傷陽氣。

  多食清熱生津的食物

  夏季暑邪當令,機體出汗多,有的人動一動就大汗淋漓,中醫講“汗為心液”,出汗多就容易耗損人體心陰,導致耗氣傷津,繼而出現身體倦怠、乏力、少氣懶言、口乾咽燥等症狀。因此,鄧聰建議,在出汗多時,可適當多吃養陰清熱生津的食材,如蓮子、百合、西洋參(花旗參)、太子參、沙參、玉竹、麥冬、石斛、銀耳、雪梨等。

  同時,入夏后人體臟腑肝氣漸弱、心氣漸強,酸入肝、苦入心,所以最好能夠採取“增酸減苦”飲食原則。鄧聰認為,可適當多吃些酸味食物,如番茄、檸檬、烏梅、葡萄、山楂、鳳梨、芒果、獼猴桃等。酸性收澀,可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且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此外,中醫認為“暑多夾濕”,尤其南方潮濕氣勝,可適當多吃清熱消暑、健脾利濕的食材,如赤小豆、扁豆、薏米、芡實、淮山、茯苓、白術、蒼術、蘆根、竹葉、荷葉、西瓜等。(記者張華 通訊員 黃月星)

責任編輯: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