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的外國朋友圈越來越大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7-01-20  內容來源: 人民日報

成功轉身

從“民間行醫”到“正規執業”

不過,中醫藥在歐洲也是經歷了不少波折,才最終贏得了歐洲人的“芳心”。王梅不會忘記,十幾年前,中醫藥還被荷蘭醫學界視為“偽科學”。2007年,她在萊頓大學籌備第一屆中醫藥研討會時,還遭到了“保守派”的強烈反對。當時,世界衛生組織相關幹事、英國等國業界專家已確認出席。王梅向校長耐心解釋,才最終得到校方支援。

近年來,科技的高速發展已經可以為中藥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品質控制提供科研證據。王梅告訴本報記者,《自然》《科學》等雜誌也發表了多篇支援傳統中醫藥有效性的文獻,荷蘭學界對中醫的態度已經轉變。

荷蘭人注重經濟效益的實用主義特質,推動了中醫藥的廣受認可。王梅舉例説,大部分荷蘭醫療保險公司都可報銷針灸治療70%到100%不等的費用,這是因為他們通過臨床試驗發現,針灸療法“高效又省錢”。在治療肱骨外上髁炎(又稱“網球肘”)時,如果採用西醫物理療法,病患平均需要12次治療才能痊癒,而使用針灸療法,平均治療次數縮短到10次。多家醫保公司很快就將針灸療法納入了保險範圍,鼓勵受保人使用。中醫藥的各類研究項目也得到了政府機構的支援,大有將荷蘭打造成“歐洲中藥港口”的趨勢。

劉保延認為,目前,中醫在國外往往被視為替代醫學,在很多國家尚未得到應有的“名分”。由於中醫在國外大多是個體診所,以中醫為主題的國際課題也較少,又缺乏高品質的研究數據,中醫就容易被認定為“偽科學”。今後,需要開展臨床研究,提供權威的研究數據,為中醫的安全使用和國際化發展提供臨床數據支援;培養中醫的國際化人才,建立針灸國際人才儲備庫。

全歐洲中醫藥專家聯合會主席、巴黎時空針灸研究院院長朱勉生告訴本報記者,隨著近年來中法兩國文化交流不斷深入,法國醫學界和各階層加深了對中醫的認知。2010年,巴黎3家公立醫院對128名醫務人員的肌肉骨骼勞損進行針灸治療,其中,67%的醫務人員都對治療效果非常滿意。“我在巴黎開中醫診所20年,診療了約10萬名病人,其中95%都是歐洲人,大部分病人對療效都很滿意。”朱勉生如是説。

1997年,巴伐利亞療養地巴特菲興的約翰內斯醫院成立了名為“德國中醫堂”的中醫科。醫務主任孫衛中2006年又在萊比錫創辦了中醫療法培訓中心,免費為上萬名德國醫生和康復理療師提供培訓。孫衛中表示,德國醫生熱衷於研究中醫,一方面是因為中醫重在整體和預防,它提供了與西醫完全不同的考察治療病症的思維和手段,另一方面,包括中醫在內的自然療法本身在德國就有傳統。

隨著中醫自身的進一步發展和在國外的實踐推廣,中醫在歐洲成功實現了轉身,從“民間醫生”轉變為“受到國家認可的正規醫學”,甚至在治療某些疑難雜症時,還被視為“最好武器”。芬蘭一位9歲兒童拇指上長了肉瘤,在當地做了兩次手術,把拇指和食指都切了,肉瘤卻還在長,眼看著整個手掌甚至整條胳膊都要保不住了,孩子父母聽到劉保延講針灸的效果,就跟著他來到中國,接受了國醫大師賀普仁的火針治療。經過兩年的治療,除掉腫塊之後,腫塊再也沒長出來。

“一帶一路”

為中醫藥“走出去”提供難得契機

越來越多歐洲人注意到,針灸不像西藥會産生耐藥性和毒副作用。儘管中醫藥在歐洲獲得了不錯的口碑,但一些國家在中醫角色定位、市場準入、法律保護以及中醫療效等方面,卻一直態度“曖昧”,使中醫陷入了尷尬境地。

德國中醫學會會長岑春華介紹説,目前,從事針灸治療的自然療法師的待遇遠遠低於正式註冊的執業醫生,而多數從事中醫的德國華人只能取得自然療法師資格。孫衛中看到,德國醫生針灸學會的會員都必須是德國的執業醫生,同時接受過中醫培訓。德國不承認中國的醫生資格和中醫藥大學學歷,這使很多中醫師無法以醫生身份在德國行醫。

荷蘭菲他格拉斯科技公司首席科學家貝爾特·范·杜安一直致力於人參量産化工藝的標準化和優化。杜安告訴本報記者,作為植物藥,如何一直保持相同的生産標準,做好品質控制,包括農業種子規範、工業生産規範,以及規範的有效性評估等,是中醫藥進入歐洲的最大瓶頸。此外,“中醫藥的翻譯也會讓西方人在接受時産生疑惑”。目前科學界公認的傳統中醫藥翻譯為“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但在西醫理念中,只有生病才會服“藥”,無病服藥反而會有損健康。因此,在推廣中醫藥時,不應忽視中西方對“藥”理解上的文化差異,尋找更合適的詞彙突顯中藥的“預防性”。

中國藥企人員流動性極大,也成為一個阻礙。王梅表示,以優良藥品生産品質管理規範(GMP)認證為例,藥品只有符合歐盟GMP標準,才有資格在歐盟國家遞交入市申請,且每3年復檢一次。然而,歐盟GMP檢查人員3年後復查時,企業相關人員已全部“換血”,就會造成對其作業規範的“不信任”,加大復查難度。

李振吉坦言,首先,由於較大的文化差異,要西方接受“天人合一”這樣的中醫理論知識很難;第二,歐洲很少有支援中醫藥發展的法律法規;第三,中醫藥的發展會給所在國家的民營醫療機構帶來衝擊和競爭;第四,中醫藥自身的研究和創新較薄弱,在國際化推廣時沒有優勢。今後,中醫藥行業一方面要練好內功,加強中醫藥的數據和療效的研究,發表有國際影響力的研究文章,提高中醫藥的科技含量和國際學術水準;另一方面,要選派國內優秀中醫藥人才到國外舉辦中醫藥培訓班,開展國際會診等,發揮“潤物細無聲”的推廣作用。

吳中朝則表示,當前,中醫在歐洲的推廣以民間為主,要開設政府主導的針灸醫院和中醫院有很大困難;能否擴大將針灸納入基本醫療保險的覆蓋面;目前針灸在歐洲以針為主,方法較為單調,今後要擴大針灸的多品種應用,提高療效。

“在中國,針灸重在養氣,而在德國,針灸主要用於慢性病治療。每一種文化都有自己的傳統,這些傳統匯聚時彼此都會發生變化,因此,針灸從業者也需要重新適應和變化。”在北威州設立了骨科診所的德國醫生針灸學會前董事于爾根·巴赫曼對本報記者説。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實施,為中醫“走出去”提供了難得的契機。近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的《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要求,到2020年,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作建設30個中醫藥海外中心,頒布20項中醫藥國際標準,註冊100種中藥産品,建設50家中醫藥對外交流合作示範基地。

目前,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已經發佈了17個標準,包括發佈制定了“中醫藥常用的名詞術語翻譯標準”,收集了中醫藥常用名詞術語6000多個條目,先後發佈了中英、中法、中西、中葡、中意、中俄、中匈的對照標準。李振吉告訴記者:“如果名詞沒有標準,中醫藥很難進行國際推廣”。

劉保延建議,為了讓針灸獲得更多青睞,中國可與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針聯等多邊組織,以及各國孔子學院等開展機構間合作,並建立世界針灸基金,對各地的針灸研究項目和人才培養提供支援,並開展針灸的臨床研究計劃,舉辦“一帶一路”針灸文化傳播活動。

責任編輯: 李哲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