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止慢性病井噴 中醫藥大有可為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6-09-18  內容來源: 光明日報

當前,我國正面臨巨大慢性病風險。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超過80%的病患死於慢性病。有專家預言,若不及時干預,在未來十幾年,我國慢性病將呈井噴式暴發。因此,能否扭轉這一局面,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未來興衰。

我國疾病譜正在發生巨變

伴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我國疾病譜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各種慢性病高發,且患病人數不斷攀升。日前,由世界衛生組織、國家衛生計生委等機構聯合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全國慢性病人數近3億人,已成為國民最主要的健康威脅。而這些慢性病中,超過六成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導致的。

與此同時,我國國民慢性病預防素養現狀也不容樂觀。國家衛生計生委的一項調查顯示,我國居民中具備基本健康素養者僅為6.84%,而其中慢性病預防素養最低,不足5%。因此,當務之急是從源頭遏制其發生。

多數慢性病其實可以預防

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腦血管疾病、腫瘤、慢性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已有科學研究證實,大多數慢性病都是可以預防的,如果有更多人了解不當生活方式造成的危害,並加以合理干預,這一現狀就能獲得極大改善。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晉指出,如今的醫療模式正在從以治病為目的,追求高科技運用,導致醫療費用持續上漲等,向預防、養生、保健為主的方向轉變。對此,中醫藥大有可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曹洪欣表示,幾千年來,圍繞著健康維護,中醫學已形成了從養生、治未病早期干預,到辨證論治、扶正祛邪等系統整體的理論體系和豐富的防病治病方法和技術,在維護健康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醫治未病優勢突出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在防病治病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據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王琦介紹,早在兩千多年前,醫家聖書《黃帝內經》中,就把養生防病作為主導思想,強調“治未病”。

與此同時,中醫養生文化歷史悠久,對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發揮了很大作用。英國學者李約瑟曾説,在世界文化當中,唯獨中國人的養生學是其他民族所沒有的。王琦介紹説,養生最早見於《莊子·內篇》,所謂“生”,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是保養、調養、補養、護養之意。“養生”的內涵,一是延長生命時限,二是提高生活品質。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醫藥事業國情調研組執行組長陳其廣認為,相對而言,中醫藥學更多是傳統農業文明的産物,信守“天人合一”“天人相應”。而人自身也是一個各部分間密切關聯的“小宇宙”,患病主要是人體功能出現了問題,如陰陽失衡。因此強調養生——防重於治,強調辨證施治——著眼整體調整,強調“固本培元”“扶正祛邪”——保護和增強患者自身內在的抗病機能。可見,對於生理上的“弱勢群體”,中醫藥優勢更加明顯。

因人制宜干預可事半功倍

隨著時代變遷,當下的治未病已形成三個比較明確的概念,即“未病先防”“既病防變”“愈後防復”。張晉表示,可通過運用治未病的五駕馬車,即食療藥膳、運動、心理、藥物、非藥物適宜技術,使公眾不得病或者少得病,尤其是少得大病。

張晉強調,治未病的範疇,不是僅僅局限于養生與未發生疾病,還可更多地應用於已發生的疾病。中醫有一個説法叫“見肝知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先安未受邪之地”,也就是説即使這個人已經有疾病了,但還未引起某個臟腑的病變,我們就要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先保護好馬上就要可能受到波及的臟器。

此外,王琦提出,解決好中國人的健康問題,必須用中國式方法,而中式方法離不開中醫治未病,中醫治未病則離不開體質辨識。王琦解釋説,中醫治未病需要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而體質辨識是其“抓手”,給治未病提供了方法、工具與評估體系。以中醫理論為指導,按照人體生理、心理及發病傾向等特徵,將人群的體質進行分類,之後再進行“因人制宜”的干預,效果事半功倍。

責任編輯: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