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整脊技術古籍文獻考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6-09-09  內容來源: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脊柱健康專業委員會標準審定委員會韋以宗 湯耿民(加拿大) 周霞

中醫整脊科是一門繼承創新的學科,調曲復位是其主要技術。而調曲復位所運用的正脊骨十法和牽引調曲法,部分是古籍文獻已有記載而世代傳承下來的,部分是在整理古籍文獻過程中發現,加以研究提高而應用於臨床的。這些技術經過科學研究和臨床實踐總結,明確其操作規範、適應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項,輯錄于2006年出版的《中國整脊學》。爾後又經全國專家論證,作為《中醫整脊常見病診療指南》的主要技術。這些技術都是源自中醫傳統文獻記載,既不是什麼人發明,更不是外國傳來,其中一些技術發明比西醫早幾個世紀。現將這套技術的古籍文獻記載作一簡介。

一、正脊骨十法

正脊骨十法正脊骨法,又稱正骨法,臨床常用有以下十法。

1、按脊松樞法:是按壓脊椎,松解頸胸、胸腰樞紐關節的手法。此法最早文獻記載是《黃帝內經》的《素問•氣府論》:“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素問•繆刺論》:“數脊椎俠脊,疾按之應手如痛”。“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于不足,神氣乃得復”,“病在筋,調其筋,病在骨,調其骨,”(《調經論》),清代,咸豐年間,劉聞一著《捏骨秘法》,其專列“捏脊骨法”,“凡背骨疼,何處疼,一定何處高。治法:用大指向脊骨高處略略一按,與高低脊骨相平,即愈。”

2、寰樞端轉法:用於整復寰樞關節錯位的方法,用手指端提輕輕旋轉復位的手法,此法源於治頸椎創傷,最早記載為元朝李仲南《永類鈐方•風損傷折卷二十二》(西元1331年):”凡摔進頸骨……醫用手挼捺平正”(挼即按、揉)。清朝,日本人二宮獻彥可在中國學習中醫正骨後編成《中國接骨圖説》(又名《正骨范》1807年出版),該書將寰樞椎稱之為“旋臺骨”,“此骨傷共分五證……而左右廢活動者,用熊顧子法第一提之。左右歪邪,項強不能顧者,熊顧母法提頓之……徐徐搶解整理之”。

3、牽頸折頂法:取仰臥位,醫者用手掌牽頭顱,另一手沿頸椎推拿折頂的手法。此法源自《永類鈐方》對頸椎損傷的。元朝《回回藥方》(約1368年):若脖項骨節脫了,其治法一人托向前,一人于骨節上緩揉令其軟,然後入本處。清朝《捏骨秘法》:“捏頭項法(二條)凡脖錯捩(傷跌),俱是向後錯頭,必俯而不直。治法:用左手托住前邊,右手向疼處略稍按,按左手稍有知覺即止”。《中國接骨圖説》名熊顧子法第三(圖1)。

 4、頸椎旋提法:指將頸椎旋轉並向外上方提起的手法,又稱頸椎旋轉法。此法最早文獻記載是西元610年,隋朝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風病諸候》描述養生方導引法:一手長舒,仰掌合掌。一手提,挽之向外,一時極勢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動,兩向側勢,急挽之,去頸骨急強,頭風腦旋,喉痹,膊內冷注,偏風。這是自我旋轉頸椎的手法,其治療疾病是典型的今天稱之為頸椎病的症候。後來,明朝的《按摩導引養生秘書》繪圖説明。《中國接骨圖説》熊顧法,即是此法。“熊顧母法:使患者開兩踵于臀外而安坐,醫在其背後,踐開兩腳而直立,低頭視患者之額上,安右手于額中央,翻左手以虎口挾持其項骨,指頭用力把定髮際玉枕骨下陷處,翻右手截其頤于掌上,前後相圖。左手自肩用力提之,右手應左手之提,自下抬之,務勿不正左右齊一,令右顧三次,然後當患者頭後於胸膛。以左手按額中央,翻右手拉持項骨,載頤于左手掌上如前。令左顧三次”。(圖2

E:\系統文件夾.重要\系統文件夾\Desktop\中醫整脊十法三牽引原文及出處\熊顧子法第三(中國接骨圖説頁45) - 副本.jpg             E:\系統文件夾.重要\系統文件夾\Desktop\中醫整脊十法三牽引原文及出處\熊顧子法第一(中國接骨圖説頁43) - 副本.jpg  

1、熊顧子法第三                       2、熊顧法

  5、提胸過伸法:患者端坐,術者站在背後用膝頂上段胸椎,雙手抱胸後伸,或僅用雙手抱起過伸胸椎的手法。此法源自唐朝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西元652年)“兩手相叉頭上過,左右申肋,兩手拳反背上,掘背上下三遍。兩手反提,上下直脊三遍”。元朝《永類鈐方•風損傷折卷二十二》:“胸脅傷:凡胸前跌出骨,不得入,令患人靠突處,用兩腳踏患人兩腳,卻用雙手抬其肩胸起,其骨自入”。清朝《中國接骨圖説》稱為“糜風法”:“ 糜風母法:使患者叉手盤立,醫坐其背後,立右膝跂左踵,置臀于跟上,右腕當脾俞,其指頭向脅肋骨橫推之,其肘尖架住膝頭,以為用力地。插入左手于腋下,屈臂如軒,伸五指橫左乳上,掌後腕骨在胸肋擁抱之,使患者體微仰,而撓于後。右手承載患者體,以微推出意轉回之。其回也,左手從肩,右手從腰,徐徐為之,勿疾速焉”。

  6、胸腰旋轉法:指旋轉胸腰段的手法。此法源自《備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兩手相叉頭上過,左右申肋十遍,兩手拳反背上,掘脊上下三遍。兩手反提,上下直脊三遍”。《中國接骨圖説》稱之“糜風法”:“糜風子法第二:使患者正立,佐者一人在前跋扈,以兩手搭住患者兩肩上,醫蹲患者背後中央,跗兩手肘尖于兩膝頭。兩腕骨橫當胛骨下。四指斜向兩腋擁之,佐者推右肩,則醫捺右胛承之,推左肩則捺右胛承之,如被靡風狀,左右數次“。

 7、腰椎旋轉法:指旋轉腰椎的手法。此法源自《備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兩手搽左右捩身二七遍,兩手捻,左右扭肩,兩手抱頭,左右扭腰二七遍”。捩:旋轉、扭轉之意。《中國接骨圖説》稱為“燕尾法”:“燕尾母法:使患者上其右髀側臥而半屈其膝,醫立其腰後,跋扈折腰,以左手掌,捺罨髀樞尖骨。右手屈四指,鉤住膝頭舉試之。要髀骨尖頭入于掌心,若不入則更為焉。更屈承舉膝頭,托送患者乳下季脅間,乘勢向下頓挫回轉之。當其回轉曳伸也。左掌以推髀樞尖,帶自外面向於背之意,以掌推臀則應機而復焉”。

8、腰骶側扳法:患者側身,術者按壓骨盆及上胸段,反向側扳的手法。此法源自《中國接骨圖説》之騎龍法“ 騎龍母法:使患者俯臥,而伸腳屈右膝,醫立在腰側,開兩腳跋入其右足於患者胯間,屈腰下左手探求腰間脊骨之合縫處。逆掌押其骨尖,下右手持膝頭,屈上如燕尾法,乘勢回轉曳伸之。當其回轉曳伸時,以左掌緊捺骨尖,要在中其肯綮焉

9、過伸壓盆法:患者俯臥,術者將患側下肢後伸,用肘按壓骨盆髂嵴的手法,《中國接骨圖説》稱燕尾法“燕尾子法第二:使患者側臥如母法,插入疊被于裹簾所縛傷股間,佐者對立患者面前,兩手持被前端,醫右手斜合持補後端。而提舉之,左手緊捺髀骨尖。回轉如母法。其右手不及腳,只被中將送之也。亦要徐遲其曳也,乘勢而復其位。(圖3

E:\系統文件夾.重要\系統文件夾\Desktop\中醫整脊十法三牽引原文及出處\燕尾子法第二(中國接骨圖説頁73) - 副本.jpg                 E:\移動硬碟\盤3\My Documents\書稿\中國整脊學書稿\整脊史講義\裁剪_23.jpg

3、燕子尾法第二                     4、《永類鈐方》頸椎快速復位法

10、手牽頂盆法:患者仰臥或側臥,術者一手牽患肢,用足跟頂壓骨盆的手法,源自《中國接骨圖説》稱為“燕尾法”:“燕尾母法:使患者上其右髀側臥而半屈其膝,醫立其腰後,跋扈折腰,以左手掌,捺罨髀樞尖骨。右手屈四指,鉤住膝頭舉試之”。

二、牽引調曲法

1、頸椎牽引法:指用頸頜四頭帶牽引頸椎的方法,是頸椎病常用的治法。此法源自元朝《永類鈐方》治頸椎骨折脫位,該書“風損傷折卷二十二”載:“凡摔進頸骨,用手巾一條,繩一莖,係在杠上,垂下來,以手巾兜下頦下方令腦後繃接繩頭,卻以瓦罌一個,五六寸高,看木凳淺深,斟酌高低,令患人端正坐其罌上,令伸腳坐定。醫用手挼捺平正,説話不覺,以腳踢去罌子。在左,用手左邊掇出;在右邊右邊掇出。又一法,令患人臥床上,以手擠其頭,雙足踏兩肩即出”。後世《骨繼療法重寶記》據此文繪圖示(圖4),清朝胡廷光編《傷科匯纂》(西元1808年),將此法名“汗巾提法”(圖5)。而法國人加利森(Glison)吊帶應用是17世紀。1933Grutchfield才報導應用快速牽引復位頸椎骨折脫位。由於社會因素,導致醫學界認為頸椎牽引是西醫的發明,實際上“加利森吊帶”較中國醫學晚300多年。

2、骨盆牽引法:指用布兜繃骨盆和上半身進行對抗牽引的方法。中醫整脊主張青年人可用仰臥位牽引,中老年人用俯臥位牽引,稱“一維牽引”。此法源自14世紀元朝的《永類鈐方》,該書“風損傷折卷二十二”載:“腰腳臀盆兩腿膝傷,凡腰骨損斷,先用門扉一片,放斜一頭,令患者復眠,以手捍止(即雙手攀門板邊上),下用三人拽伸,醫以手按損折處三時久”。意思是讓傷者俯臥于頭低腳高的門板上,雙手攀門板,用三人拔伸雙下肢,醫者用手按壓損傷處。這是一種過伸牽引復位法,而西方醫學應用此法在20世紀,稱華生——瓊斯氏法(Watson—Jones)較中國醫學晚6個世紀。《回回藥方》也記載這種過伸牽引復位法,該書卷三十四載:“治脊梁骨的法,……凡是近臀的平骨有損折,其治法極佳。若損傷向裏疼與簽,尤其大小腿的骨皆麻了。此等治法,令病人覆臥,用有力者二人扯其大腿,又令一人扶其胸膈,並乎,醫人用力揉其臀輳接碎骨,後縛搨藥拴係之,方令病人仰臥,以一硬枕放脊背骨下”。這是過伸牽引手法復位後,腰背墊枕法。此法至今還應用於臨床。該書還記載:“若此骨損折,近臀將一長布片內貯棉花或毯子多少相勻縫一帶如捎子入胯內,用有力者二人前後各舉一頭向上扯拉”。這是用布兜牽引骨盆的最早文獻記載。

3、二維牽引調曲法:此法用於腰椎間盤突出症並單下肢痛的方法。二維指骨盆和痛肢二個方向的牽引調曲法。此法源自《永類鈐方》的過伸牽引復位法,將牽雙下肢,改為僅牽引痛肢。

4、三維牽引調曲法:此法用於治療腰椎前滑脫症,仰臥位懸吊雙下肢及骨盆的方法。所謂三維,指骨盆和雙下肢三個方向,源自清朝胡廷光的《傷科匯纂》(西元1815年)的“腹部枕缸法”:“夫腰骨斷者令患人伏臥凳上,又縛其兩足兩腿于凳橫木,如此則鞠曲其腰,折骨自入窠臼矣。是治折斷陷入之腰骨”。胡氏此法是治療過伸型腰椎骨折(即骨折向前移位),而臨床常見的腰椎前滑脫與骨折前移位同理,因此,改良此法讓患者仰臥,懸吊雙下肢和骨盆,使滑脫復位。

5、四維牽引調曲法:此法通過牽引雙下肢,使腰背過伸懸吊,達到牽引兩側腰大肌和豎脊肌(四組肌肉)調整椎曲的方法。此法源自《永類鈐方》的過伸牽引復位法以及危亦林《世醫得效方·卷十八》(西元1337年)的懸吊法:“背脊骨折法,凡剉脊骨不可用手整頓,須用軟繩從腳吊起,墜下身直,其骨使自歸窠,未直則未歸窠,須要墜下,待其骨直歸窠”。

 

 

 

 

責任編輯: 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