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角法” 今之“罐”君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6-09-01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拔罐屬於中醫傳統療法之一,俗稱拔火罐,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燒、擠壓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罐吸附於體表特定部位(患處、穴位),産生廣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或瘀血現象,而達到防病治病,強壯身體為目的的一種治療方法。
【拔除膿血的“利器”】
拔罐療法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被稱為“角法”,“角”指獸角。這個稱謂最早記載在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西漢早期醫學帛書《五十二病方》中。其中記載:“牡痔居竅旁,大者如棗,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頃,而張角,絮以小繩,剖以刀。”這裡“牡痔”是指外痔,治療時須先用獸角拔出痔瘡核,然後用線係起來,再用刀割除痔核。由此可見,早期的角法就是利用獸角製造出吸拔力量以輔助治療的方法。
隨著醫學的發展,角法逐漸成為一種較為成熟的外治法,並與針法配合使用而被稱作“針角”。什麼是“針角”呢?據南北朝時陶弘景所撰寫的《補缺肘後百一方》記載,治療“足腫”時先用“甘刀”刺破皮膚,再用“角”嗍去惡血,這就是“針角”療法,即先在病變處進行針刺,再施以角法吸除膿血。如此,“角法”便由原來簡單的輔助吸拔發展成拔除病理産物的療法,擴大了適應症的使用範圍。由於操作簡單,“針角”療法在當時很可能被應用廣泛,以至於屢屢發生誤治現象,於是醫家們也開始關注針角法的禁忌證。東晉醫家葛洪在《肘後備急方》中就強調“癰疽、瘤、石癰、結筋、瘰疬皆不可就針角。針角者,少有不及禍者也。”從而明確了“針角”法的禁忌。
之後“角法”又進入了官方系統,有了更大的發展。如中國最早的官辦醫學校唐代太醫署中,設有醫、針、按摩及咒禁四科,在醫科下又分設“體療、瘡腫、少小、耳目口齒、角法”等專業,由此可見,“角法”當時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受到了政府的重視,被納入了正規的醫學教育體系當中。而唐代醫家甄權在《古今錄驗方》中首次記錄水煮竹筒的方法吸除蛇蝎的毒液,後亦被轉載于王燾《外臺秘要》中,即“鐺內熟煮,取以角蟄處,冷即換。初被螫,先以針刺蟄處出血,然後角之”。這是一種通過用沸水蒸煮竹罐,排除罐內空氣,以吸附在人體表面的方法,被稱為“水罐法”或“吸筒法”。從唐代開始,因竹罐更適合用於水罐法,且取材廣泛、粗細可選、輕便價廉、吸拔力強,逐漸取代了獸角。而到了宋金元時期,人們在單純用水煮竹罐的基礎上配合藥物,把竹罐直接放在湯藥鍋裏煮,然後趁熱拔在患處,以同時發揮吸拔和藥物外治的雙重作用。
在此基礎上,醫家還進一步明確記載了“角法”的使用時機。宋代唐慎微在《證類本草》中提出“治發背,頭未成瘡及諸熱腫痛,以水煮竹筒角之”,也就是説,可以用於治療瘡癰初起之證。宋代《太平聖惠方》指出:“凡癰疽發背,腫高堅硬膿稠焮盛,色赤者宜水角;陷下,肉色不變軟膿稀者不宜水角。” 明代申鬥恒的《外科啟玄》指出:“瘡膿己潰己破。因膿塞阻之不通……如此當用竹筒吸法。自吸去其膿。乃泄其毒也。”由此可見,“角法”既可以在瘡癰初起時拔膿,也可以在瘡癰膿已成將潰未潰時排膿,或是瘡癰已經膿出不暢時使用。
至此,拔罐療法從製作材料、工藝到吸拔技巧,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但在功能上依然是以拔膿、排膿、祛毒、除瘀血等為主治療外科瘡瘍或癰疽一類的疾病,而少有內科疾病的治療。
【家喻戶曉的“神器”】
明清時期是外治法迅速發展的重要時期,此時期“角法”由外而內,有了更豐富的適應症。
清代著名外科醫家吳師機著《理瀹駢文》一書,不僅系統梳理了中醫外治法的源流,對其理論也提出了新的認識,他認為:“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即外治法與內治法只是治療途徑和方法的差異,治病原理並無差別。外治法“雖在外,無殊治在內也”,因此,無論內治法還是外治法,都有殊途同歸之妙。雖然人體臟腑不可見,但通過經絡與體表相連,且臟腑俞穴皆分佈于背部,所以外治背部俞穴就能達到調治臟腑的效果。吳師機還提出“外治者,氣血流通即是補”,成為拔罐療法內病外治的基本原理之一。吳師機在《理瀹駢文》中記載了風邪頭痛、破傷瘀血、黃疸等內科病的治療方法。由此可見,拔罐療法已經從外科拔除膿血發展到調治內科疾病。
尤其,清代的趙學敏在《本草綱目拾遺》中詳細總結了拔罐療法在當時應用的具體情況,同時,也是“火罐”一詞最早出現在文獻中。即“火罐,江右及閩中皆有之,係窖戶燒售。小如人大指,腹大,兩頭微狹,使促口以受火氣,凡患一切風寒,皆用此罐。以小紙燒見焰,投入罐中,即將罐合於患處,或頭痛則合在太陽、腦戶或巔頂;腹痛,合在臍上。罐得火氣合於肉,即牢不可脫,須待其自落。患者自覺有一股暖氣從毛孔透入,少頃火力盡則自落……治風寒頭痛及眩暈、風痹、腹痛等症。”通過這段文字,我們可以看出,清代初期的拔罐過程已經和現代的拔罐方法基本一致,不僅使用了投火法,免去水煮的不便,而且罐具也多用窖戶燒制的專用陶罐或瓷罐。從中可以推測,當時拔罐的應用應非常廣泛和普及,以至於有窖戶專門制售拔罐用的罐具。在臟腑經絡學説的指導下,拔罐療法作用於各種不同的腧穴,起到引邪外出、疏經通絡、流通氣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從而大大地擴展了拔罐療法的治療範圍。甚至,明代宮廷御醫方賢在《奇效良方》一書中記載,以酒罈為罐具,燒紙錢入內,再以壇口覆蓋在肚臍上,成功救治了溺水的患者,這是將拔罐療法用於厥證的急救治療中的典型事例。
【現代拔罐的神通】
如此神通的拔罐療法,其臨床應用特點如何呢?可以總結為以下幾方面。
拔罐可分水火
拔罐是將罐具採用多種方法吸拔在人體上的一種中醫療法。拔罐的本質是真空負壓,讓罐體在空氣壓力的作用下貼在人體部位上。但是形成真空負壓的方法很多,我們可以簡單的劃稱為拔罐分水火。也就是説,有火罐,也有水罐。火罐是用火使罐中空氣膨脹,進而産生吸力的方法。而水罐則是將罐子泡于熱水或藥液中,使得罐中空氣由熱變冷,也可以形成負壓。因此,拔罐就有了“水火”之分。成了人們日常使用的兩大方法。
拔罐會有動靜
拔罐不單純是個力氣活兒,它有動有靜。所謂靜是指“坐罐”,就是選擇好拔罐部位後,一直留在原地,又稱為“留罐”。這種方法可以將局部深層的邪氣吸拔而出,從而使得機體臟腑經脈功能恢復正常。所謂動是指“走罐”,就是拔罐後運用手法和適當的介質在背部反覆推動,用以疏通經絡,調節機體功能。動靜相配,才使拔罐技術如此生動靈活,拔罐效果更加突出。
拔罐具有久暫
拔罐還有久暫之分。久就是長久,就是在局部留罐的時間比較長。暫就是暫時,對於拔罐而言就是選用“閃罐法”,在臨床中,“閃罐法”和“坐罐法”往往同時使用。閃罐常常用於疏風散邪,又稱為“閃火法”,常常用於面癱患者的治療,經過閃罐治療的患者局部風寒邪氣得以消散,還是微微發熱,確是宣散邪氣的好方法。而坐罐也可以驅邪氣,唯一不同的是驅邪的作用更強。
拔罐可曉層次
拔罐雖然作用於人體機表,但其實還是有層次之分的。具體而言,根據貼罐的力度以及手法的不同,可以針對皮肉脈筋骨的不同層次産生不同的調理作用。也正因如此,拔罐的不同作用具有了針對內外不同的調節效果。一般而言,我們都認為拔罐就是緩解疲勞、祛風散寒治療表淺的病症,殊不知拔罐其實可以治療內科病。據文獻記載並驗之臨床,中國很多臨床家發明特色拔罐技術,對哮喘、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甚至肝硬化等頑固疾病進行臨床治療,産生了神奇的療效。打破了人們的常規認識,深化了學術界對拔罐技術的認識。
拔罐還知古今
拔罐技術從古到今,已經數千年了。雖然歷史中世界一些國家都在應用拔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拔罐法在中國得到了最大的發展,從最早的角法,到後來陶罐、瓷罐、玻璃罐、砭石罐、塑膠罐,乃至不銹鋼罐……直至現代最流行的真空抽氣罐,有的裏面還設計有磁極。目前最為時尚的罐具稱為“砭石罐通儀”,兼具刮痧、艾灸、拔罐的功能。
隨著中華文明的復興,中華醫學也在逐漸升溫,拔罐作為中醫藥學當中的一個療法日益在百姓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醫學不是一種簡單的療法,更不是經驗醫學,它是融合道、理、術于一體的醫學體系,值得我們認真去思考研究。“道在日用平常之中”,拔罐的精髓就蘊含著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大道。在醫學未來發展的路上,可以預見,中醫藥將日益發揮著更加獨特的作用和力量。
責任編輯: 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