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古渡變身傳播中醫橋頭堡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6-05-20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咸陽古渡,曾為秦中第一大渡,是古代絲綢之路的橋頭堡,這裡是關中東西大道的分界線,東來西往的人從這裡渡過渭河,踏上絲綢之路。咸陽古渡遺址附近出土了大量文物,為人們研究當時的經濟、文化、軍事提供了重要的物證。
中醫藥令海外人士折服
上世紀90年代,醫療保健品産業在咸陽蓬勃興起,以505神功元氣袋、秦龍神枕、神刀、神針、神脈為龍頭的醫療保健品企業達150多家。隨後,步長、白鹿、健民、金裕等一大批醫藥保健品強勢企業脫穎而出,品種多達600多種。
如今的咸陽,憑藉陜西中醫藥大學更名的契機,以中醫教育為載體,向海外推介中醫。
來自西班牙馬德里的23歲姑娘瑪麗亞,就讀于西班牙格拉納達五行中醫學校。去年7月,所在學校委託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安排數名學生來中國進修學習1個月。
瑪麗亞爭取到了這次機會。“西班牙是一個老齡化的國家,西班牙人自古也重視養生,而中醫正好應用在老年人健康保健領域。”
如果説瑪利亞還只是一個初入醫學大門的小學生,來自哈佛的醫學專家,在很多人眼中或許已經是頂尖權威的代表。
7年來,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都會舉辦“中美婦科腫瘤診療技術國際學術交流會”,耶魯大學醫學院Thomas Joseph Rutherford教授,已經成為該院的老朋友,每次開會必定出席。讓他如此堅持的原因,則是對中醫的拜服。
他第一次到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時,曾給一位腫瘤病人做了手術。他根據多年經驗判斷,那位病人病情不甚理想,甚至會離世。沒想到他第二年再來時,病人已經基本康復出院,遠遠超出了他當初的判斷。一問才知,患者在術後,接受了國醫大師張學文的中醫康復調理,身體素質明顯改觀。
院長寇久社説:一個個神奇治療、一次次驚嘆感慨,讓美國來訪人員,親身感受到了中醫藥的博大精深。美國主動提出,希望進一步合作,探索中西醫結合的治療。
培養海外中醫學子3千余人
“新的平臺賦予了我們更好的發展空間。”陜西中醫藥大學校長周永學説。
賈成文是陜西中醫藥大學一名針灸教授。他帶過的學生,有來自馬來西亞、哈沙克斯坦、俄羅的,也有吉爾吉斯斯坦、南韓、日本等國家。2007年跟賈成文學習的美國人告訴記者,現在正跟師學習針灸,準備回國開辦診所。“只要把畢業證在大使館公證過,回國就可以開診所。”
1990年,大學開始對外交流合作,50個國家和地區的3000名海外學生接受教育。沙特國王、上合組織、白俄羅斯奧委會主席、耶魯大學都曾是這裡的座上客。時任模里西斯副總統班敦曾在此求診。
對他們而言,相比于西醫,學習中醫性價比更高。在校每年學費1.7萬元,而西醫則是中醫學費的3倍以上。周永學説,低廉的學費吸引了東南亞學生來咸陽學習中醫,下一步,大學將與德國、泰國開展校際合作,通過師生交流、科研項目申報、西部交流等載體,做好中醫藥跨國交流。
周永學説,未來,陜西中醫藥大學將爭取與孔子學院合作,嘗試建設中醫孔子學院。
探索中醫康復海外發展
陜西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更是從機制上開始了探索。
他們以股份制陜西華元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為起點,探索多元化發展模式,要構建起來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保健,中醫為特色的傳承、傳播基地和疑難雜症診療中心。
院長賀豐傑説,轉變思維,從注重醫療服務、疾病治療轉向健康維護。這要求醫院輸出管理、技術、標準和服務産品,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建醫療聯合體,通過發展中醫特色突出的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醫院等形式,凸顯中醫藥特色。
如何吸引海外群體前來?賀豐傑想到了陜西文化旅遊。無論是藥王山、名勝古跡、博物館、中華老字號名店,還是中藥材種植基地、藥用植物園、藥膳食療館等資源,都成為他手中的資源牌。
不僅如此,賀豐傑説,醫院將全面推進多層次的中醫藥國際教育合作,吸引更多海外留學生來華接受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短期培訓和臨床實習。整合中醫藥科研優勢資源,為境外機構提供科研外包服務。
現在,他們已經籌備到境外開辦中醫醫院、連鎖診所等中醫藥服務機構,建立和完善境外行銷網路。
責任編輯: 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