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的中草藥 治療藥效會越高嗎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6-04-25 內容來源: 家庭醫生線上
新鮮的中藥治療效果好,還是較陳的中藥治療效果佳呢?很多人購買中藥的時候都有這樣的疑問,來看看中醫是如何解答的吧。
一、新鮮的中草藥與幹品有何區別
新鮮的中草藥,有效成分沒有被破壞,療效自然顯著一些。如毛茛,醫者常以外敷穴位發泡的辦法治療胃病、黃疸、瘧疾等,療效不錯。可是如用幹品毛茛作用就差了,甚至發不出泡來。
白茅根,無論用於清熱、止血或利尿,都宜使用鮮茅根;
清熱生津的蘆根,也以鮮品療效較好。
鮮地黃與幹地黃都是地黃,但鮮品長于清熱、生津、涼血,而幹品的上述作用雖然弱于鮮品,卻又兼有養陰的效能。
生薑和幹姜,均含揮髮油、姜辣素等成分,但前者鮮品含揮髮油多,能促進發汗,長于解表,因而治療風寒感冒選用生薑較好;後者是幹品,在乾燥過程中揮髮油不斷喪失,姜辣素的含量較高,因而刺激胃液分泌,促進消化功能的作用較強,所以治療脾胃虛寒,常選用幹姜。
大部分中草藥新鮮的與幹的作用大致上是相同的,只是在劑量上有所不同。如馬齒莧除可治療菌痢外,還有利尿作用,但其所含的氯化鉀,新鮮的僅佔1%,幹品可達10%,相差10倍,這與水分的蒸發有關,所以幹品用50克,新鮮的要用200~250克。
二、有些草藥炮製後可降低毒性
有些中草藥如野菊花、金銀花、蒲公英、馬齒莧、薺菜、生地、生薑、白花蛇舌草等,其鮮品與幹品的作用大致相同,只是在劑量上有所不同。如馬齒莧除可治療菌痢外,還有利尿作用,但所含的氯化鉀,新鮮的僅有1%,幹品可達10%,相差10倍。但是,有的中草藥就不能用新鮮的,如半夏、天南星、魔芋、川烏、草烏、附子等均有毒性,須炮製後降低了毒性才能使用。如天南星常用姜或膽汁炮製,再貯藏後使用,故稱制膽星。即使用生南星、生半夏治療癌症,也需用水煎兩個小時以上,以防中毒。
三、一般的藥物越新鮮越好,但煎湯藥時要加量
自己或家人生個小毛病,根據醫書,摘些新鮮的葉子或花煎藥喝,很方便。越是新鮮的藥材,它的藥物成分保留得越好,效果也自然好,如新鮮的蘆薈葉要比蘆薈幹葉效果好,新鮮的蘆薈葉不僅具有蘆薈幹葉的各種功效,而且藥性較蘆薈幹葉更溫和,特別是新鮮蘆薈所含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多聚糖,能提高人體生理機能、促進人體健康、提高免疫功能,是蘆薈幹葉所不能及的。此外,蘆薈幹葉在加工過程中,也會使一些有效成分損失和破壞,所以其作用不如新鮮蘆薈葉片全面。
除了外用,煎藥湯是最常見的服藥方式。新鮮藥材和陳藥煎法一樣,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用新鮮藥材的話,應該加量煎煮,因為它含有較多的水分。
四、需炮製的中藥材,新鮮的沒有陳的好
為了降低藥物毒性、便於保存或為了改變藥物療效的方向,有些藥物必須經過加工,這時新鮮的藥材沒有陳的好。
中藥有時像一匹野馬,要想駕馭它,必須有一根韁繩,中藥中的炮製程式就相當於韁繩。比如半夏、天南星、相思豆等有毒性的藥物,必須要經過炮製,降低毒性才能使用。5顆相思豆就能要人命,這些藥物不僅要用陳的,在煎湯藥時,還應該加長煎煮時間。
此外,韁繩還能改變野馬的前進方向。比如酒炙法,酒能行藥勢,可改變藥性,引藥上行,像黃連主清胃腸濕火鬱結,酒炙後可清上焦火熱;酒能行血脈,如川芎、牛膝等活血化淤藥多用酒劑,有協同作用,可提高療效。
陳藥比新鮮藥材更便於存放,這也是陳藥比較普遍的原因之一。
五、有些中草藥就不能用新鮮的。
如半夏、天南星、川烏、草烏、附子等,均有毒性,須炮製後降低了毒性才能使用。有些藥物甚至陳放愈久,療效愈好。例如橘皮和半夏都宜使用陳放較久的幹品,所以用它們做主藥的一個方劑稱為“二陳湯”。其中橘皮以陳放較久的療效更好,於是取名為“陳皮”;而半夏陳放愈久,毒副作用愈小,所以臨床常用“陳半夏”。又如,艾葉所含揮髮油對胃腸有刺激,而艾葉存放愈久,揮髮油逸失愈多,因而副作用愈小,所以中醫要求使用陳艾。天南星毒性很大,用姜或膽汁炮製、加工和貯存後使用,則可降低毒性,所以臨床一般常用“陳膽星”。即使現在用生南星、生半夏治療癌症,也需用水煎兩小時以上,以防中毒。
不同的中藥材,其效果也不同,不要自己不分新舊中藥的效果,亂加食之。
責任編輯: 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