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筋動骨,調養有則(中醫講壇)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6-04-22 內容來源: 生命時報
俗話説,“傷筋動骨一百天”。筋骨一旦受傷,往往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休養才能痊癒,調養得好才不至於留下後遺症。從現代醫學來看,一般骨骼和軟組織修復大都需要兩三個月,但也不能一概而論,例如兒童大腿骨折基本一個月左右就可癒合,而成年人大腿骨折往往三個月都難以痊癒。
中醫把“筋”和“骨”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來看待。“傷筋動骨一百天”其實僅僅是“筋骨並重”調治原則的部分體現。中醫治療筋骨的損傷,需要根據病人的年齡、職業、傷情、骨折部位、身體狀況等具體分析,進行治療和康復。總結起來,中醫治療骨傷疾患遵循四個原則——動靜結合、內外兼治、筋骨並重、醫患合作。
動靜結合。受傷初期應該完全靜養,避免受傷部位承重或移動,待傷處依靠自身的修復達到初步連接後,便可通過適當的活動來幫助其恢復原有的彈性和韌性。但過於靜養,躺在床上一動不動也不行,那樣會導致關節僵硬、功能障礙等問題。
正確的做法是根據傷情儘早開始恢復性鍛鍊,但要避免過分活動,以免留下後遺症。例如,手指肌腱斷裂通過手術縫合修復後,在術後第一週即可對傷指進行輕度的被動牽拉活動,能有效降低肌腱粘連發生率。
另外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是,受傷後較長一段時間內,傷處需要“溫養”。例如最常見的踝關節扭傷,要避免冷水衝淋或者受風著涼,最好佩戴護踝,否則容易導致局部遺留隱痛、天氣變化時足踝不適、易於反覆扭傷等後遺症。
內外兼治。內指全身,外指局部。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在損傷早期,通過內服活血化瘀類中成藥,可以減輕腫痛等症狀;中後期則通過補益肝腎、強筋壯骨來促進恢復。
以崴腳為例,經醫生檢查排除骨折脫位後,重在局部外治法。早期可服用三七膠囊、雲南白藥、桃紅四物湯等活血化瘀類中成藥,配合局部外敷消炎散,佩戴護踝、支具或石膏固定;中期可服用和營止痛湯、新傷續斷湯等,繼續固定,每天多活動腳趾、膝關節及小腿肌肉;後期可服用舒筋活血湯,糾正不當的走路姿勢,選擇更為舒適的鞋子,防止再次扭傷。損傷的中後期均宜用鹽包熱敷傷處,加入少許生薑片或蔥須,活血效果更好;還可以用加入白酒或醋的熱水泡洗後,按揉傷處三五分鐘,以感到酸、痛、癢為度。
筋骨並重。《黃帝內經》有雲:“骨為幹”、“筋為剛”,筋骨並重指的是軟組織與骨的調治,二者不可偏廢。骨折早期治筋,可利用筋對骨的牽拉、約束作用,更好地達到骨折復位的目的;中期調筋可改善骨折部位的血液迴圈,促進骨折癒合、筋脈柔和暢通;骨折後期養筋具有疏通經絡、濡養筋脈之效,促進骨折肢體功能恢復。
醫患合作。整個治療和康復過程都需要醫患的相互配合。患者要聽取醫生的建議,在損傷早期和中期要堅持固定傷處,堅持抬高傷處肢體消腫,給軟組織以充分的休息時間和環境,並且要在醫生指導下敢於進行傷處肌肉收縮的鍛鍊,後期在支具保護下進行鍛鍊、按摩和熏洗。
責任編輯: 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