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蘆治好貴妃“怪病”

中國中醫zy.china.com.cn  時間: 2016-03-28  內容來源: 中國中醫藥報

南宋紹熙年間,宋光宗最寵愛的黃貴妃生了怪病,她突然變得面黃肌瘦,不思飲食。御醫用了許多貴重藥品,都不見效。眼見貴妃一日日病重起來,皇帝無奈,只好張榜招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他在為貴妃診脈後説:“只要將‘棠球子’(即山楂)與紅糖煎熬,每飯前吃5~10枚,半月後病準好。”貴妃按此方服用後,果然如期病癒了。

高手在民間,真一點不假。皇帝的寵妃,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頓三餐,頓頓都是山珍海味,積食做下的病根。民間醫認為除了善思與明辨外,還應該講究藥準和巧用。山楂自古為消食積之要藥,且尤長于消肉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引《物類相感志》言山楂:“煮老雞硬肉,入山楂數顆即易爛,則其消肉積之功,蓋可推矣。”所以他選用一味山楂來治太醫們都束手無策的黃貴妃之病,切中肯綮。而山楂的酸味,一般人多不敢恭維,更何況是貴妃又哪耐受得山楂的酸苦呢?證辨清、藥用準,若病人不願服用那也白搭,尤其對於任性的貴妃來説更是如此。要想讓貴妃樂於服用,必須在藥物的使用上做足了文章。而關鍵是要矯正酸味,要矯正緩和酸味,唯有加糖。但是怎樣加,加什麼糖?民間醫大膽創新,經過無數次試製,逐漸摸索岀經驗:他將砂糖,放在紅銅或黃銅的大勺裏熬。熬的時候一要注意火候,火候不到容易發黏,吃時會黏牙;而火候太大,不僅顏色重且吃起來發苦。二要把握稠度,稠了蘸不起來,稀了挂不住。另外、山楂核不好吃且作用甚微,因此要將山楂去核,去核不能將山楂一切兩半,要用小刀在山楂的中間一轉。將核取出後的山楂用竹籤穿上,然後放到熬好的熱糖裏滾一下。熱糖冷卻後,便成為晶瑩透明的糖葫蘆了。

證清藥準巧施用,加上真誠所致金石為開,黃貴妃的怪病自然如期而愈。皇帝龍顏大悅,命如法炮製。後來,這酸脆香甜的山楂傳到民間,老百姓又把它串起來賣,就成了我國的一種傳統小吃——冰糖葫蘆。

(作者:劉小平 湖南省洞口縣中醫院)

責任編輯: 劉璟